孩子竟然偷钱!我该怎么办?

采访|李玲      采访专家|风铎

女儿偷拿了妈妈的钱

周一下午两点,王琴午休后准备去买菜。当她拿起挂在衣架上的单肩小挎包时,却觉得不太对劲。挎包里层的拉链,卡着一张钞票的一角。她拿出钱数了一下,二百元。她记得清清楚楚,周五下午,她拿了三百元钱,准备去购物,当时有事儿耽搁了,现在就变成了二百元。

是女儿,没错,是她。这个周末,老公出差不在家,从周五晚上到今天早晨,家里只要她与女儿两个人。

想到这里,她感到全身的血液都涌到头上,同时,她狂跳的心将要冲出胸膛:“女儿偷钱!女儿尽然偷钱?自己辛辛苦苦养大的女儿竟然有了小偷的行为?”

她像热锅的蚂蚁般挨到中午,迫不及待地赶到了女儿的学校。在学校操场上,九岁女儿低着头向妈妈承认,她早晨趁妈妈没注意,拿走了妈妈一百元钱。

王琴生气地问女儿钱哪里去了,女儿说买了巧克力,已经分给同学了。

碍于在学校,王琴强压住了自己的情绪。她感到脊背一阵阵冒凉汗,就是在这样的心情下,她来到了我的咨询室。

听王琴讲了事情的经过后,对她说:“我理解,你现在很生气也很寒心,觉得女儿背着你偷偷拿了钱,而且,还用这些钱给同学买了东西!”

王琴的眼泪一下子就涌了出来:“我觉得自己真是失败呀,把孩子教育成这样!”

很显然,王琴陷入了非理智的自我攻击。

“我能理解你现在的感受。不过,事情也许未必像你想的样子。你愿不愿意回忆一下,小时候你是否没有经过父母的同意,偷偷拿过家里的一些东西呢?不仅仅是钱哦!”

“我拿过妈妈的口红吧……”王琴嘟哝着。

“那你觉得自己是小偷吗?或者觉得你父母很失败吗?”

王琴轻轻摇了摇头,她的情绪平静了不少。

很多时候,父母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会因焦虑而陷入一种很不理智的状态,很容易给孩子贴上相关的标签,进而又去攻击自己的教育方法。

其实,父母要想很好的教育孩子,是需要透过孩子表面的行为,去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需求、情绪、感受的。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作同理心,也就是我们大多数人所说的共情。

父母认为的满足未必是孩子需要的满足

王琴告诉我,她家家庭条件中等,不过从来不会亏了孩子,吃穿用的她都经常给孩子买品牌的。

学校里只准家长每周给孩子一次零花钱,她也每周只给孩子一次零花钱。

“你觉得她对零花钱的需求被满足了吗?”我问道。

“这个我没有问过,按理说吃和穿用我都给她买了,她有什么不满足?”王琴说道。

“那她这次用钱去干什么了?”我问。

“请同学吃巧克力了,这也是我最生气的,那这还能有够啊!”王琴说道。

显然,王琴说的满足,与孩子内心中的满足,是不同的。

很多时候,家长会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认为孩子应该满足了。但实际上,家长给予满足的,未必是孩子需要的。比如,孩子可能不太在意妈妈给她买了什么牌子的衣服,但是她会很需要一个与同学一模一样的文具盒,可妈妈却不肯给她买这个文具盒,这个时候,孩子的内心就是不满足的。

总之,除非我们愿意去同理孩子的需求,否则不能轻易断言孩子一定得到了满足。

我问王琴:“假如你女儿当面向你要钱,说要给同学买东西,你会给她钱吗?”

“我以前给过呀,学校也规定,每周只能给一次……”

王琴没有正面回答我的问题,我们每个人在遇到事情的时候,经常会不自觉地给自己找理由,这是一种心理防御。卸下盔甲的前提是我们感觉是安全的、接纳的。

我说:“我理解,你想做个好妈妈,也在很努力地做个好妈妈!”

泪水再次湿润了王琴的眼眶,她说:“是呀,我希望自己的女儿有自尊,而不是花钱买了东西去讨好同学!”

接下来,在我的引导下,王琴又说了好几个不希望女儿花钱给同学买东西的理由,诸如大家若是习惯了,那总向女儿要怎么办;无缘无故的花钱给别人,自己很心疼;凭什么花钱的是女儿……

王琴能直白地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能够看出,她在一点点卸下内心的防御。我对她自我坦露的行为表达了肯定。

被父母接纳和尊重的孩子才有高自尊

“您刚才说希望女儿有自尊,如果这正是她获得自尊的一种方式呢?”

王琴显然没有想到我会这么问,她微微一愣:“那我倒是愿意,但我觉得这就是一种讨好。”

我笑笑说:“一般来讲,六七岁的孩子会通过交换礼物来获得友谊,您的女儿九岁了,还这么做,的确让您觉得有些不舒服。但是,孩子出现一个偏差的行为,一定是有原因的,她或许正是因为没有通过其他的途径获得被认可被尊重,才通过这种给别人买东西的方式来获得的。不管怎么说,她的行为中,有着对尊重的渴求对吧?”

听我这么说,王琴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我告诉王琴,一个高自尊的孩子,首先是被父母接纳和认可的,其次,是被父母尊重的。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会尊重自己,也会通过更合适的方式去获得友谊。

王琴告诉我,经过刚才的沟通,她反思,在他们家中,这两方面的确做得都不够好。丈夫工作繁忙,很少能陪伴女儿,女儿小时候想让爸爸讲故事,爸爸经常眉头一皱,让女儿到一边去。后来,女儿渐渐地与父亲的关系很疏离了。

王琴从女儿出生就做起了全职妈妈,她内心中常常找不到价值感,因此,脾气难免急躁。她承认,有时候,她会将莫名其妙的怒火发到女儿身上。

“现在想来,这可能都是导致女儿自尊心不高的原因。”王琴说道。

与父母的关系是其他关系的基础

对于王琴的反思能力,我及时地进行了鼓励。并告诉她:“孩子与父母的关系模式,是她其他关系模式的雏形。因为在与父母的关系中,没有得到充分的接纳和尊重,她在其他的关系中也会感觉到是卑微的。但是对于被群体接纳的归属感,是每个人内心强烈的需求。于是,她很可能通过送朋友礼物的方式来求得大家的接纳、关注和尊重。当然,这只是我们根据您说的情况在推测,具体的情况还需要您与女儿沟通。”

王琴表示,为了女儿,她愿意做出改变。她想要回家后,与女儿心平气和地沟通一次。

一个星期后,王琴再次来到了我的咨询室。她告诉我,女儿长这么大,这是她与女儿最亲近的一周。

原来,上周一王琴女儿放学回家后,特别紧张,她以为妈妈会因为她偷偷拿了钱而大发雷霆,让女儿没有想到的是,妈妈不但没有发脾气,还给自己做了她爱吃的鱼香肉丝。

吃过饭,王琴与女儿坐在沙发上,和颜悦色地问女儿:“你今天给同学分享了巧克力,大家开心吗?”

女儿看到妈妈没有发脾气的苗头,便笑笑说:“开心呀!”

“你是觉得妈妈给你的零用钱不够是吗?”

女儿点点头说:“嗯,我想要给同学买东西。”

“哦,妈妈知道了。你想经常给她们买,还是偶尔买呢?”

女儿说道:“经常买。那样她们就会和我玩了!”

王琴心里一紧,女儿果然是通过这种方式来获得别人的接纳认可。她不知道怎么办,于是摸了摸女儿的后背说:“哦,这样啊!”

“那次谈话结束后,虽然也没有想出什么办法,但我发现女儿与我的关系一下子近了很多。女儿总喜欢追着我说着说那,以前可不是这个样子。”王琴说道。

“是呀,其实孩子都是渴望有机会向父母敞开心扉的。”我说。

王琴点点头:“看来过去的确是太忽视孩子的需求了。”

紧接着,王琴问我:“那您说,我就要一直给她钱,让她给同学买礼物吗?”

我笑笑说:“不会一直买下去的。”

在孩子还没有在群体中找到被接纳的方式时,可能暂时需要送礼物的方式来获得尊重和关注。但是,随着她与妈妈关系的改善,她相信自己是被接纳的,她内在的自信心和力量感会增强,到时候,她就会通过其他的途径来获得友谊了。

接下来,我与王琴一同探讨了近期支持孩子的方式。比如,与孩子一起去给同学买礼物,然后由她自由支配;也可以在原有的零花钱基础上多增加一些,并跟孩子一起规划用其中多少钱来给朋友买礼物;还可以邀请孩子的朋友到家里来做客,借此帮助孩子建立起与同学的关系。

王琴表示,这些方法她都可以做到。她说,她现在已经感受到女儿对友谊的需求了,而不再担心女儿会变成一个小偷。

对于女儿不久后能在朋友中感受到温暖和尊重王琴也很有信心。

“就像您说的,父母和孩子的关系模式是她其他关系模式的雏形,只要我做到接纳和尊重女儿,我相信她与别人的关系也会越来越好的。”王琴看上去释然而放松。

你可能感兴趣的:(孩子竟然偷钱!我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