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空如矣——读《我心绽放》有感

空空如矣——读《我心绽放》有感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我心绽放》是一本“三无”的公益自助读本,无作者,无编者,无出版社。由发心猛烈,热心助人的吴师兄等人将其老师在北大、清华等名校演讲的内容原本地记录成册,供发心自我成长、自助助人、助人自助的热爱公益的有缘人免费阅读学习。

      这书没有作者的介绍,没有自序他序,没有任何的吹棒和加持,只是原汁的演讲语言记录。没有评论与比较,没有说其好与坏,全凭读者自己去学习与体悟。这是一本不被待见的书,因为她是免费公益的读物,没有价格,看不到价值。

      因为是“三无”作品,自然少了对其的想象和期望,少了光晕效应。相反,在读书的过程中,自我的意识加强,多了一种轻蔑和评判,满满的“我执”上来了,像狐狸一样,想满足自己贪婪的欲望,又狐假虎威地把说者比下去。因说者书上无名,觉得“无名”说得没有道理,都是“假大空”的教化而已。空空如矣。

      书中有讲“怎么变成有福报的人”、“内心的财富”、“与人沟通的智慧”、“问世间情为何物”、“滋心养智”、“心底无私天地宽”,这样的文章、论述、表达、语言,我们经常看到、听到,觉得是小儿科了,老生常谈,老和尚念经。无法引起内心的波澜,激发不了自己的兴趣,也猎奇不到新鲜的秘方。读完之后,“空空如矣”,失望,内心的失落。

空空如矣——读《我心绽放》有感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抬头看到案头上那么多包装精美,那么多大师大家的名作,那么多的自荐他荐序,那么多的名誉名人光环,那么多地销售排行榜第一之一等的作品。读过之后也是“空空如矣”。

        未读之前,那是一团火焰,燃烧起自己的激情与欲望,读着读着火焰慢慢熄灭,读到最后已是灰飞烟灭。有一种被推销、被消费、被欺骗的感觉,什么也没有,空空如矣。

      读书真的没用吗?而我现在又“爱上”了读书,随手拿着书就能读。由原来的目的性很强到现在的漫无目的。原来是用读书来疗愈自己,认识自己,现在主要是用读书来打发自己,陪伴自己。读书由工具变成了生活的一部分。

      我曾经是一个读书读伤的人,见到书很反感很恶心,读书读得抑郁了、焦虑了、失眠了,就差没进疯人院。考上大学,算上抓住了生命最后一根稻草,将书扔得远远的,觉得生活才是一本书,自己才是一本书。只要好好去生活,好好爱自己就可以了。我把更多的时间用在健身和消遣上,继而是用在工作上。但我依然不知道如何去生活,去爱自己。特别是在困难面前,在身心耗竭的时候,我被生活和身心把自己拖到了最黑暗的深渊。我陷入到了更加严重的抑郁、焦虑、失眠了,我感到疯人院如幽灵,冷不丁吓我一跳。我手头的稻草就是对家人孩子的爱,以及孩子家人对我的爱,我还想抓一些实用的可疗愈自我的稻草。

      在这情绪和能量最低的时候,我又接触到了书,那是一些认识自己,了解心理的书,我开始读心理学了。我开始学到认识自己,认识情绪、感受、认知,认识思维以及思考的模式。去觉察观照自己的起心动念、身心反应,去打开自己与人交流分享。去锻炼身体,保持有节律的生活,去付出、陪伴家人和孩子……边学习边实践,我慢慢从深渊里爬出来。我从见到一束光到现在生活在阳光里了。

      我现在习惯地乐意地关心孩子,关爱家人,关照邻里,关注环境,对生命和环境充满了无限的好奇和热爱。当然,我依然会有情绪的起落,有失落失望,有愤怒抑伤,有恐惧焦虑,我可以清明地觉察关照到这些,并与之相处。我觉察到这种滋味并不好受,去允许接纳压力和痛苦的存在。我认识到这些都是滋养我成长的养料,是生活生命的一部分。

      我觉察到我跑题了,一切都是“梦幻泡影”,空空如矣。

      犹如书中所说,要去体悟“空性”、“无常”、“利自他”,去追求真理、真相。那生活的真理、真相在那里呢?她一定不在书本里,那仅是一堆文字、符号而已。她也不在某人的言论里,那仅是个人的思想、信抑、幻觉巴了。我们无法从书本、他人那里学习到真理,她在每个人每个生命的心理,需要我们用爱、慈悲和智慧去体悟,用生活和生命去实践。钥匙和宝藏都在我们的生命里,也许书本和他人可能是一束光,让我们看到我们所拥有的一切。

      空空如矣,生命如初。

空空如矣——读《我心绽放》有感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空空如矣——读《我心绽放》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