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07 关于会昌开元地望的几个问题的思考

前日晚,正与小儿做睡前最后斗争,老熊来电未接,在微信上聊了几句,倒是勾起了不少话题:

2017-08-07 关于会昌开元地望的几个问题的思考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2017-08-07 关于会昌开元地望的几个问题的思考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2017-08-07 关于会昌开元地望的几个问题的思考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这里面包含了会昌时期钱的几个问题,2011年时俺曾写《会昌时期铸钱考察报告》一稿,因小女出世而未及细改和发布。
关于会昌时期铸钱,俺有两个基本的认识,可以作为讨论的基础:
1、会昌时期铸币的机构:在会昌以前,由唐庭中央管理下的钱监、钱坊的铸币活动其铸本是中央拨发的,成本要核销,铸币分配使用“三分法”即上供、留使、留州的财政统配政策。会昌年间,各地藩镇对唐庭的离心倾向越来越重,但是唐朝一统的制度并没有泯灭,在铸币活动中仍然设有中央政府的铸币使(兼)、盐铁使等管理全国的铸钱监、院,各地方的铸钱坊则由地方首长兼任道铸钱使管辖。因此对唐朝会昌年间的下放铸币权活动要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知;“许诸道观察使皆得置钱坊”是仅限于各地藩镇设置铸钱坊一级的铸币管理生产单位,而原来国家级别的铸钱监、院则仍旧是直接归国家直属并由唐庭直接委派铸钱监官。只不过此时由于各地方大多都有了各自的铸币生产机构,原来铸钱监铸币分配的“三分法”则改为全部上供中央财政,而地方铸钱坊铸币的分配制度改为只是按比例上交国库少部分(上供),余下的全部由地方藩镇自己支配使用。铸钱监和铸钱坊同时鼓铸是会昌时期铸钱的特色。
2、会昌时期的铸币:会昌时期,全国范围中央直属的铸币活动隶属京畿铸钱使管辖,铸钱使柳仲郢曾明确指令国家的铸钱监鼓铸的铸币不背署文字,但因受会昌时期铸币文化的影响个别铸钱监的铸币亦背署纪地的文字,例如“蓝”字“洛”字等,扬州两大铸钱监铸币背署“昌”字亦在此列。这就是会昌时期中央与地方关系在具体问题上的具体表现。此时地方铸钱坊的铸币则大多背署纪地文字。
一、对韩洄罢江淮七监的认识
《旧唐书》卷四八云:(建中元年九月)户部侍郎、判度支韩洄上言:“江淮七监,岁铸钱四万五千贯,输于京师,度工用转送之费,每贯计钱二千,是本倍利也。今商州有红崖冶,出铜益多,又有洛源监,久废不理。请增工凿山以取铜,兴洛源故监,置十炉铸之。岁计出钱七万二千贯,度工用转送之费,贯计钱九百,则利浮本矣。其江淮七监,请皆罢之。”复以“天下铜铁之冶,是曰山泽之利,当归于王者,非诸侯方岳所有。今诸道节度都团练使皆占之,非宜也,总隶盐铁使”。皆从之。

基于《旧唐书》并非信史的观点,对上述文字可以有这样的基本理解:
1、在建中时期,扬州丹阳监、广陵监、宣州梅根监、宛陵监、鄂州凤山监、郴州桂阳监、信州玉山监等江淮七监承担着正常的铸币任务。韩洄罢江淮七监之议后,或停,或为地方利用。
2、洛源监重开。
3、在建中时期,诸道节度都团练占铜铁矿冶,分润渔利。
二、关于会昌八监皆铸会昌开元的看法
饶州永平监、扬州丹阳监、广陵监、宣州梅根监、宛陵监、鄂州凤山监、郴州桂阳监、商州洛源监等会昌八监自唐中后期开始活跃,直至北宋形成四大监的格局。
在刚入手日谱学习会昌开元版别时,曾感慨长江中下游各地钱坊集中出一些较少的版式系列。比如著名的尨字版,计有昌、洪、润、洛、襄、蓝、广等,大字、遒劲、狭开等也有类似的情况。
对应会昌八监,丹阳、广陵、永平、洛源涉及其中。这种现象可以理解为铸钱监掌握着这些版式的版模或者造型方法,在完成中央铸币计划之外,也铸地方的会昌开元。而对于以前认为孤立出现的独立造型仿写中唐版式,如容弱之于潭、遒劲之于鄂、润等,也可认为是桂阳、凤山、丹阳等监技术输出的结果,有如平头通阔缘小昌之于广陵、会昌体修版洛之于洛源这类明显的在会昌新体钱基础上独立造进铸带字的会昌开元的情况。而宣以低头通为主,会昌时主流的平头通并不多见这种特殊情况,放在宣州两大监体系中也有讨论的空间。
笼统的说,会昌八监皆铸会昌开元的看法是成立的,但参与的程度,当地是否还有铸钱坊则要一一独立考察。
三、会昌开元暂不可考之地望
背署平字者,旧说为记河北道平州。但是,会昌时期的平州已经不为唐朝的行政范围所及更谈不上开展鼓铸活动。亦有为北京铸说,但不知是指何时的北京。唐时的北京(都)即并州,即太原府。时下的北京,唐时为幽州,唐时距离今之北京近处的河北道定州有一个北平县,紧靠的深州有一个安平县,无论何地铸币背署平字都似乎不妥当。俺认为平字铸地暂时无法确定确切的地望。
背署兴字者,旧说为记兴元府。但是,会昌时的兴元府以降格为梁州其铸币背署梁字,兴字或为兴州(今略阳)钱坊所铸。
背署桂字者,旧说有记桂阳监说,亦有记桂州钱坊说。今日来看,桂阳监应在潭州治下,应从桂州钱坊说。
背署丹字者,旧说有记丹阳监说。现今的看法,丹阳钱监或铸昌字,或铸润字。丹字或为丹州钱坊,或暂不可考。

背署永字者,旧说有记饶州永平监说,实则背署永字的铸币距离唐时规模大钱监永平监的生产工艺水准相差太远,永字或为记永平年号,或为署记永州钱坊。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7-08-07 关于会昌开元地望的几个问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