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4500米海拔的西藏回到海拔不足4米的上海,醉氧渐渐袭来~一并将一帆工作坊的收获慢慢沉淀,流现出一段旅程的体悟,于是将它们一一记录下来~~~
在带领八月西藏心途之旅前,我就留意到一帆工作坊的讯息。我非常相信自己的直觉,一帆的照片与见到的文字,与当下的我非常相应,但时间有所冲突,于是,在心中种下一颗渴望的种子,待时机成熟时开花结果。当时,好友Amore发起了参与课程的众筹,我立马支持了她,因为我感知到,这对她很重要。
奇妙的是,也正源于这颗种子,完成西藏行后,Amore发给了我一张写有一帆开设工作坊初心的图片,她的一言一语声声击打着我的心,“从体验中拿到生命的改变”,这不也是我做西藏心途之旅的初心吗?于是,立即决定在拉萨多呆十天,9月1日,我走进了活出怦然心动人生的成都工作坊。
参与工作坊有两个目的,一是作为学员的身份,投入与体验工坊的每一个活动;二是作为活动策划者的角色,了解与学习一帆在工作坊中的活动环节设置,及其背后的策略。整整三天,我在两个角色中穿梭,收获满满。
第一重身份:作为学员的体验,最让我触动的活动与环节 ---
1、疗愈内在恐惧的歌德观察
我们常常说,要跳出旧有的框架与模式。可是,我们在无意识中不断重复与限制自己的模式究竟是什么呢?透过与自然连接的哥德式观察,我发现了一个根植于内心的恐惧。
歌德观察,是开启感官认识自然,且与之连接的一种方式。当我们跟随一帆的引导去到花园中,找寻一种对自己富有吸引力的植物时,我觉察到直觉的第一眼,竟是树底密密麻麻的根系相连。虽然当时立马生起了评判之声,“它们那么丑,我才不要选它!”可往前走了几步,这幅画面依旧独占了我的内在视觉。我知道,就是它了。
回到原地,我在露出地面的根系面前蹲了下来,静静观察它们,与它们连接,也与我的内在相连。不多时,我惊讶地发现那是根植于我心中的一个深刻的恐惧:我想要深入地连结,但我异常恐惧连结。所以它既吸引着我,又被我深深地抗拒着。
此时此刻,我开始不断地由外到内地觉知,继而内观,并与这些紧密相连的根系同频共振。接着,我取出画纸,开始不断用绘画的方式为自己展开无声的疗愈之旅。借由一次次观察根系之间的环境、细节、状态,完成一次又一次同频共振(感知转化)后,我竟发现自己的意识改变了,我接收到“连结是安全的”,“我可以既做自己,同时又紧密相连”的讯息。
回到课堂,跟随活动环节的设置,我拿起了又一张画纸,我将内心的转化描绘了下来。那是紧密中透出的一道道光点,而每一个光点为我带来了新生的希望与光明,它充盈着无限的创意与契机。
透过与自然的连接和观察,我看到了与他人、与自己连结中无意识的限制,并透过内在的转化达成了一个新的自由与新的世界。而这个转化,也在现实中实现了。回来后,我申请了U.hub在上海地区的召集人,10月的西藏阿里心途之旅也有了新的合作,与他人和自己在连接中的卡点也在另一个U型理论的活动中被根本性的呈现与转化……更多的连接与可能正在慢慢展开。
2、穿越卡壳的3D建模
3D建模是U型理论中的一个工具。它以沙盘的形式呈现案主内心深处某个困扰的原型模式,透过东南西北四个视角予以观察,来感知整个事件中或从未发现的细节,以此来找到内心深处真正的渴求,与达成目标更为合适的路径与方法。
这个活动同样给了我深深地触动。沙盘中的呈现与我在歌德观察中的觉知如出一辙,我认为我只有透过自己的努力去达成梦想,却忽略了周边想要给予我的很多支持伙伴(家人)的力量。事实上,我可以选择将同频的人与资源连接起来,共创与共赢朝向同一个目标。而这,反而是我当下最为需要与重要的焦点所在。
而更为惊喜的是,与我同在一组的伙伴聂,她也是我的一面犀利无比的镜子。在她的沙盘中,她也发现了类似的情境。沙盘告诉她:你不是一个人,这条路可以有很多支持的力量,你的焦点在连接。所以,在她摆起第二个沙盘时,她告诉我:慢慢悠悠地走向梦想与目标,无需执着于一定要沿着那条最短的距离走,反而是内心真正的渴望。
3D建模的流程虽然看似简单,但它折射出,当我们从局部视角来到全局视野,抵达上帝之眼,更在不同空间中移动,我们的观念也会随之发生变化。空间改变对我们的观念意识影响之大,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这,就是我们古人所称为的风水。联想起当离开我们所熟悉的环境,行走在与我们原有的历史文化反差巨大的地方,它往往会对我们的观念、行为与价值观带来巨大冲击。可是,这就是一个机会,一个由空间所带来的人生蜕变的改变契机。我们所有人生中的卡壳,都是因为我们固着在单一的思维模式中,是我们的念限制了自己,空间,会助于我们打开高度与广度对于我们念的限制。
3、镜像呈现的案例诊断
四人一组的案例诊断环节,在于不带评判的状态去聆听每个人的故事与困惑。而透过每个人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它就像是一面镜子,我们或多或少、或深或浅、或曾经经历或正在遭遇的,我们都可以从他人的身上看到自己在生活层面或心灵层面的某种发生。
我们小组的一个伙伴讲述过一个细节。她说,她难以进入更亲密的关系,她不相信自己可以被人深爱,于是当他人靠近时,她就转身逃掉……这段描述,至今令我印象深刻。我记得当时,我将她的这段话予以重复与强调:我们希望得到他人的看见、呵护与爱,但是当他人更靠近我们时,我们因为某种害怕而将自己包裹起来或躲起来,让他人看不见。一个是期冀得到大家看见与支持的我,另一个是希望以躲藏的方式得到保护的我,如何共同满足呢?只有真正被看见的我们,才有可能得到给力的支持。
所以,去看见那个害怕受伤、害怕不值得得到支持、害怕无法得到爱的自己,鼓励自己去勇敢地站出来、站在他人面前,也站在自己的跟前,给予自己爱与救赎。如此,才有可能得到爱,继而被他人看见、被他人深爱。
我也要感谢她,透过她,我看见了另一个无比需要支持与爱的弱小的自己。我在说给她听,也在说给自己听。因为,你,也是另一个我。
4、自然流现正念转化的人生传记
话说,人生传记也是具有相当威力且令人震撼的环节。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人生故事。将它讲述出来,你会发现,它们会呈现出不同的情绪与认知,不管是看似平顺的故事,主角或也有遗憾;看似跌宕的经历,当事人或乐在其中。我们无法对任何一个人的人生指手画脚,你不是他,也或许你如此这般同样经历一番,却又是另外一个完全不同的版本。每一个人、每一个经历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
且令我相当讶异的是,因为曾对30多年当乖乖女的经历心怀愤怒,认为这完全是虚度人生,所以也对父母有所不满。但这一次,我惊讶地发现,那时的“被安排”正是我最好的选择,在我力量不够、对自己与世界信任不够的时候,那段经历着实是最优的“安排”。
所以,这场回顾,让我对自己的人生有了颠覆性的看法。每一段经历都有属于自己的价值与意义,它不是白费的,也正由于它的存在,所以才激发出我内心更深层的勇气与动力,去追寻自己的生命道路,不管有多艰难,不管有多少的阻碍,都去迎向它。因为那段乖乖女的体验,已经足够。
正是无数个我才形成了现在的我,正是无数段历程才整合成我现在的样子。在不知不觉中,自然流现帮助我“重写”了人生传记的某些负面篇章,不得不说,这是场域、这是伙伴们带给我的生命的礼物。
第二重身份:作为活动策划者的视角,我从一帆工作坊中学到的是 ---
1、共同创造的场域
一帆工作坊的场做得非常棒,她与学员共同创造了一个温暖包容、值得信赖、互持有爱的场域。
场域的能量,往往与导师的能量状态有着极大的关联。一帆的状态是特别好的,轻盈、开放、敞开、没有期待,没有想要刻意hold住或为满足大家期待的紧缩感,好似每一个参与者都可以是场域的中心,她亦会观察每一个参与者的状态,所以整个场域的能量流动非常顺畅。场域的共振,也共创了大家在体验中探索、在探索中收获、在得到中感恩的心灵连接的氛围。
一帆曾对我说过一句话:相信场域,把场域交给大家,每个人都可以对场域会有贡献。
2、互动环节的设置
基于U型理论设置的工作坊互动环节,以下载模式-自然流现-感知正在生成的未来贯穿工作坊的三天的进展。
我观察到,单单只是唱诵,从第一天开始时的齐声唱到分声部唱、再到流动唱,这个环节的体验已是非常丰富,它构建起从整体共振、小团体共鸣、以及在融合与连接中做自己的逐步深入的体验过程。透过感知,我们已经自然而然地拿到了这个环节背后某种具有更深意义的东西。
三天的工作坊整体有开启与结束环节,每天的工作坊有启动有结束,在每一个互动环节都会安排了学员的个人体验分享,极尽所能去展现触及心灵的振动……在一个放下头脑评判的场域中,每个人与自己、每个人与自然、每个人与他人的连接得到了充分的流动。游戏环节的设置,更是让大家变身欢乐的小孩,尽情地乐在其中,以至于工作坊结束之后,伙伴们的感情也是好得超乎想象,无与伦比。
3、环境布置的细致与用心,小蜜蜂们的爱之助力,更让我感知:活出怦然心动的人生,你,并不是一个人。
唯有真实的体验才会带来生命真正的改变。真实、真诚、本真的身体力行,是具有强大的影响力的,一帆以她阳光般的微笑与谦卑,让我们看到生命可以如此美丽。
感恩,我去了一帆的工作坊,我与这位带给我许多体验、领悟与人生激励的姑娘有了很多深入的交流与互动;感恩,因一帆之缘,我结识了让我怦然心动与无限热情的U;感恩,与这么多同频的伙伴一齐走在同一条充满希望与热情的道路上;感恩,在西藏心途之旅后,我会以U的方式将心途之旅带入上海。人生充满了无限可能,一众朋友、新生成的体验与感知成为了我从工作坊中带走的最好的礼物。
谢谢你们,我爱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