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举例说明影晌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能力是在先天素质的基础上,在后天生活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通过一定的活动而发展起来的。影响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因素如下:
(1)先天素质
素质是能力形成的自然前提,如果没有基本的素质,便不会有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具备某些先天素质的人比不具这种素质的人更容易发展相应的能力。例如,生来失明的人难以发展绘画能力;生来聋哑的人,也不可能成为歌唱家;遗传或胎儿期脑障碍所造成的素质缺陷是智力发展的障碍。
但是素质只是为能力发展提供了可能性,素质不等于能力本身。具有相同身体素质的人,可能发展多种能够不同的能力;良好的素质由于没有良好的培养训练,能力也可能得不到应有的发展。
(2)环境和教育
素质只是为能力发展提供了可能性,要把这种可能性转变为现实,还需要在后天的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个人的勤奋努力才能实现。环境对人的能力的影响是指每个人一生中所处的具体环境对人所施加的影响。这其中包括儿童的家庭学校和社会各方面的因素。例如:
①家庭环境的影响。
儿童出生后如有人照顾,经常和他讲话他的言语交往能力就发展得快,如果将他放在一个照顾不周的孤儿院里,他的能力发展就明显地迟缓;很多小画家、小音乐家、小书法家都出身于爱好艺术的家庭或音乐世家。
②学校的影响。
在学校,学生通过系统的接受教育,不仅可以掌握知识和技能,而且还能发展能力和其他心理品质。课堂上学生学习各门知识,课外活动小组可以发展他们其他方面的天赋和才能。
③社会的因素更为重要。
社会提倡何种能力,社会成员便会倾向于发展某种能力。许多家长从小就让孩子学习弹琴、舞蹈,这就是受社会的大环境影响。
(3)实践因素
人的各种能力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最终形成起来的。环境与教育等外部条件对人发生作用必须通过人本身的实践。历史上许多杰出人物、创新能手之所以表现出惊人的才能与成就,大都是应社会历史的要求,参加变革实践的结果。儿童的知识能力、特殊才能也都是应生活、学习的要求经过积极活动认真锻炼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人的能力还和他们所从事的职业活动相联系,不同的职业活动对人们提出不同的要求,从而也发展了相应的能力。实践活动越多样,劳动分工越精细,能力的个别差异也就越明显。例如:长期从事管理工作的人,组织领导的能力得到发展,善于观察群众的情绪和思想动向,善于处理人群中的各种人际关系,善于在纷繁复杂的情况下做出正确的决策。长期工作在高炉前的炼钢工人,发展了根据火焰颜色判断壁炉温度的能力,能从火焰颜色的变化,正确判断壁炉温度的变化。整天和油漆打交道的油漆工人,辨别漆色的能力得到高度发展,能分辨的颜色达到400-500种。
3.说明当代心理学的重要研究取向。
当代心理学重要的研究趋向主要有:
1.生理心理学的研究
2.行为主义的研究
3.心理分析的研究
4.认知心理学的研究
5.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研究
4.什么是心理学研究的外部效度?影晌外部效度的因素有哪些?
(1)外部效度的含义
①研究的外部效度是指研究结果能够一般化和普遍化到样本来自的总体和其他变量条件、时间和背景中去的程度,即研究结果的普遍代表性和适用性。
②外部效度可细分为总体效度和生态效度两种。
总体效度指研究结果能够适用于被试所来自的总体的程度与能力。要使研究结果适用于总体,就必须从总体中随机选取样本,使样本对总体具有代表性。
生态效度是指研究结果能够概括化和适用于其他研究条件和情景的程度和能力,提高生态效度必须考虑如何使进行某一特定研究的条件与情景对其他条件、情景有一定的代表性。
(2)影响外部效度的因素
①研究被试的代表性差。
被试代表性差不能把结论推广到全体范围内。在选取被试时,必须按照随机化原则进行抽样,保证样本对总体具有代表性,今后在实验设计、数据分析、推论结果时会减少误差。
②研究变量的操作定义不明确,测量方式信度、效度差,致使研究可重复性减小。实验设计时需要考虑全面,各个步骤都需要清晰、明确、可操作性强,这样可使研究者重复实验,从而检验结果是否一致、科学。
③研究对被试的反作用。
在实际研究过程中,研究本身(如对被试行为、态度的测量)可能改变被试的典型行为。在正式实验前应进行前测或者练习实验,观察被试反应以降低对实验的不良影响。
④事前测量与实验处理的相互影响。事前测验可能对被试产生练习效应或者疲劳效应,影响实验结果,不能够进行推广结论。要尽量避免事前测量对被试的影响,污染实验设计。
⑤多重处理的干扰。当被试多次接受实验处理或同时参加多个实验时就会因参加研究经验增多、各项处理的相互影响等发生各项处理之间的干扰。
⑥实验者效应。指实验者本身的个性、动机、情绪及其他细微而无意的行为影响被试,把研究目的、结果的期望等在无意中传递给被试。
⑦研究与实际情景相差较大。如果研究与实际情景相差较大基本上不能够把实验结论推广,因为此实验结果只适合该情景,不能保证对于其他的情景同样适合。
⑧被试选择与实验处理的交互作用。指研究被试的各种特征(如年龄、动机、对研究的态度)会使实验处理的效果具有特定的含义,从而影响研究结果的普遍性。
在研究设计时,要提高研究的外部效度,必须注意在研究中消除和控制上述各种影响因素。
5.试述评注意的认知理论。
对注意的认知理论的述评如下:
注意的认知理论包括选择性注意的理论和认知资源理论两大类。
(1)选择性注意理论
选择性注意理论认为,注意受人的信息加工系统的结构的限制,人不能对作用于自己的所有刺激进行注意。
其主要关心的问题是:注意的选择作用的实质,人脑对信息的选择究竟发生在信息加工的哪个阶段上。它主要包括过滤器理论、衰减器理论、后期选择理论和多阶段选择理论。
①过滤器理论
a.内容:布罗德班特提出过滤器理论。该理论认为,神经系统在加工信息的容量方面是有限度的。当信息通过各种感觉通道进入神经系统时,由于设置在神经系统某个部位的过滤机制,使部分信息获得通过,并接受进一步的加工;其他的信息就被阻断在这种机制的外面,而完全丧失了。神经系统的过滤作用表现为"全或无"的性质,通过的信息完全通过,没有通过的信息就完全丧失了。
b.评价:过滤器理论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它无法解释人对有意义材料的信息加工和注意分配等现象。
②衰减器理论
a.内容:特瑞斯曼提出衰减器理论,有机体总的加工能力是有限的,在信息加工系统中存在某种过滤器。但过滤器不是按“全或无”的方式工作,而是按衰退的方式工作。主张当信息通过过滤装置时,不被注意或非追随的信息只是在强度上减弱了,而不是完全消失。特瑞斯曼认为,不同剌激的激活阂限是不同的。有些刺激对人有重要意义(如自己的姓名),它们的激活阔限低,容易激活。当它们出现在非追随的通道时,容易被人们所接受。
b.评价:衰减器理论承认注意的分配,可以解释注意中的
突破
现象及没被注意的信息的广泛加工现象。可见该理论比过滤器理论灵活,更有弹性。
衰减器理论与过滤器理论对于过滤装置的作用上有不同的看法,但二者都主张人的信息加工系统的容量有限,因此,对外来的信息必须经过滤装置加以调节。并且两种理论都假定信息的选择发生在知觉分析之前,只有经过选择以后的信息,才能受到进一步的加工、处理。
③后期选择理论
a.内容:多伊奇等人提出的后期选择理论的主要特点有:一是所有输入的信息都在知觉水平上受到充分的分析,然后才进入过滤或衰减的装置,因而衰减作用不是在知觉分析之前发生的;二是个体用记忆中存储的信息来检验从外界直接输入的信息,当直接输入的信息与记忆存储的信息相关时,这种相关的外部信息才受到选择,因此,选择作用具有很大的主动性;三是选择表现在反应阶段,存储的信息不同,作出的反应也不同。
它假定所有的信息都到达了长时记忆,并激活其中的有关项目,然后竞争工作记忆的加工。
b.评价:后期选择理论很好的解释注意分配现象,因为输入的所有信息都得到了加工。也能很好解释为什么特别有意义的信息容易引起人的注意,因为其意义是储存在长时记忆中的。但是这个理论假设所有信息都进入中枢加工机制,不够经济,而且也不能很好地解释早期选择现象。
④多阶段选择理论
a.内容:约翰斯顿和海因兹提出的一个较灵活的模型,认为选择过程在几个不同加工阶段上都有可能发生。该理论假设是:在进行选择之前的加工阶段越多,所需的认知加工资源就越多;选择的阶段依赖于当前的任务要求。
b.评价:多阶段选择理论看起来更有弹性,比较灵活,并提出任务要求对选择阶段的影响,避免了过于绝对化的假设带来的难题。
(2)认知资源理论
认知资源理论与选择性注意理论不同,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注意,即人们是如何进行资源分配来完成认知任务。虽然注意的资源分配理论不能单独解释注意的各个方面,但是它还是很好的弥补了注意的瓶颈理论。
①认知资源理论
a.内容:该理论认为,第一人的认知资源是有限的,对刺激的识别需要占用认知资源,刺激越复杂或加工任务越复杂,占用的认知资源就越多。当认知资源完全被占用时,新的剌激将得不到加工。第二输入刺激本身并不能自动地占用资源,而是在认知系统内有一个机制负责资源的分配。这一机制可以受人控制,人们把认知资源分配到重要的刺激上。个体的唤起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资源量。在一定范围内,个体的唤起水平越高,相应的认知资源就越多;超过了这个范围,唤起水平的增加可能会导致认知资源的减少。
b.评价:认知资源理论的加工原则与前人的理论有所区别,但是很多心理学家认为它过于宽泛,过于模糊。对于在注意上似乎元法相容的竞争型任务,注意的瓶颈论的解释更加合适,而认知资源理论似乎能更好地揭示复杂任务的分配性注意现象。
②双加工理论
a.内容:该理论认为,人类的信息加工有两类,即自动化加工和意识控制的加工。其中自动化加工不受认知资源的限制,不需要注意,自动进行。这些加工过程由适当的刺激引发,发生比较快,也不影响其他的加工过程。在习得或形成之后,其加工过程比较难改变。而意识控制的加工受认知资源的限制,需要注意的参与,可以随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进行调整。
b.评论:双加工理论可以解释很多注意的现象。例如,解释人们通常能够同时做好几件事的原因,这种解释这比选择注意理论更科学。
6.若有A、B两个变量,其中A为两个水平,B为四个水平(bi、b2、b3、b4),试写出:
(1)2x4完全随机化多因素实验设计的基本模式;
(2)2x4完全重测多因素实验设计的基本模式;
(3)2x4分组重测多因素实验设计的基本模式(若A为组内变量,B为组间变量)。
答:(1)完全随机多因素试验设计即要求每个被试接受一种自变量水平的实验处理,每种实验处理由不同的被试进行。
(2)重测多因素实验设计是指每个被试接受所有自变量水平的实验处理,该题目为两因素实验设计,第一个变量有2个水平,第二个变量有4个水平,因此每个被试应该接受2x4=8个实验处理。
(3)分组重测多因素实验设计是指每个被试在同一个自变量上接受所有水平的实验处理,该题目有两个自变量,就是说每个被试在自变量A或者B上,接受所有的实验处理。可见,完全随机化多因素实验设计需要较大的被试量,需采用独立样本方差分析来处理;完全重测多因素实验设计中同一组被试需接受全部6种实验处理应采用随机化区组多因素方差分析;分组重测多因素实验设计则将上述两者结合在一起。
7.论述操作定义的作用并举例说明其常用的设计方法。
(1)操作定义的含义
操作定义指对于一种现象用测量它的程序作为它的定义,即用可感知、可度量的事物、事件、现象和方法对变量或指标做出具体的界定、说明。比如,用韦氏智力测验分数代表学生智力水平,用各科成绩的平均数代表学生的学习成就。操作定义的最大特征是它的可观测性,做出操作定义的过程就是将变量或指标的抽象陈述转化为具体的操作陈述的过程。
(2)操作定义的作用
在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中,操作定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①它有利于提高研究的客观性。
操作定义是用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事物、现象或方法来界定或说明研究变量或指标,这就使得研究变量或指标成为可直接感知、操作的东西,因而有利于提高研究的客观性。
②它有利于检验研究假设。
检验研究假设就是要看它对变量间关系的预测是否正确。只有给变量作出恰当的操作定义,才能够测量变量及预测变量间关系,这样才可能检验研究的假设。如果不能给变量做出明确的操作定义,那就不可能对研究假设进行检验。
③它有利于提高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的统一性。
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对象复杂,所研究的变量、测量的指标含义众多,如果研究者对研究变量、指标理解不同,就可能产生许多研究误差。有了明确的操作定义,不同研究者对不同的研究对象进行研究时,就可以按照统一的标准和方法进行研究,从而提高研究的统一性。
④它有利于提高研究结果的可比性。
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的许多课题常常需要进行横向对比或纵向对比,如比较不同经济与文化发展水平地区的青少年的价值观差异、采用交叉系列设计研究历史因素对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影响。如果研究变量指标无明确的、统一的操作定义,那么在不同研究地点或不同时间所得的研究结果就无法进行比较,自然也就无法达到研究的预期目标。
⑤有利于研究的评价,结果的检验和重复。
给研究变量、指标下了明确的操作定义,也就提供了它们的具体含义、如何获得等方面的详细信息,有助于其他研究者对研究进行评价,或进行重复研究以检验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在实际研究工作中对同一问题的研究有时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变量与指标、操作定义的不同是常见的主要原因之一,这在评价得出不同结论的同类研究时尤需注意分析与考虑。
(3)操作定义常用的设计方法
①方法与程序描述法
方法与程序描述法是通过特定的方法或操作程序来给变量下操作定义的一种方法。在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中,研究者常常要采用一定方法或程序去引起拟研究现象或状态的发生。如通过一定方法或程序使被试产生挫折、紧张、焦虑状态。在这种情况下,设计操作定义的关键不是对挫折、紧张、焦虑等心理状态本身做出描述,而是要创造或找到一种能引起上述状态的特定方法或程序。例如,"挫折"在操作上可以定义为通过阻碍一个人达到其渴望的、近在咫尺的目标而使该个体所发生的一种心理状态;"饥饿"在操作上可以定义为剥夺个体进食24个小时后个体存在的状态。
②动态特征描述法
动态特征描述法是通过描述客体或事物所具有的动态特征来给变量下操作定义的一种方法。比如,按照此方法,"一个聪明的人"在操作上可定义为善于解决问题、运算灵活、记忆速度快的人;"饥饿的老鼠"在操作上可定义为为得到食物而每分钟压低杠杆十次以上的老鼠。在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中,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人,具有许许多多的动态特征,并通过行为客观地表现出来,因此,动态特征描述法在设计操作定义时应用得比较普通。
③静态特征描述法
静态特征描述法是通过描述客体或事物所具有的静态特征来给变量下操作定义的一种方法。比如,按照此方法,在操作上可将"一个聪明的人"定义为知识渊博、词汇丰富、运算技能多、记忆东西多的人。在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中,研究者常采用静态特征描述法,通过描述客体或事物的静态构造性质、内在品质和特征等,来给变量下操作定义。静态特征描述法适用于采用问卷、测验等方法进行的研究,可以用来定义各种类型的变量。
④综上所述,设计操作定义就是用可感知、可度量的具体事物(如学生的具体年龄、具体学习成绩分数),或具体现象(如迟到、早退、旷课、逃学、违反纪律次数),或具体方法与程度来描述、说明变量;
同一概念、变量可以用不同的方法下操作定义;
有的操作定义易于设计,简单、明了,有的则较复杂,设计起来难度较大。在研究中,研究者应善于选用最适宜的方法给假设的变量设计操作定义,使变量能被具体、客观的指标明确界定与测量。
8.论述人格形成的影晌因素。
人格形成的影响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生物遗传因素
遗传是人格不可缺少的影响因素。遗传因素对人格的作用程度随人格特质的不同而异。通常在智力、气质这些与生物因素相关较大的特质上,遗传因素的作用较重要;而在价值观、信念、性格等与社会因素关系紧密的特质上,后天环境的作用可能更重要。
人格的发展是遗传与环境两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
(2)社会文化因素。
①社会文化塑造了社会成员的人格特征,使其成员的人格结构朝着相似性的方向发展,这种相似性使得每个人能稳固的"嵌入"整个文化形态。
②社会文化对人格的影响力因文化而异,这要看社会对顺应的要求是否严格。越严格,其影响力越大。影响力的强弱也要看行为的社会意义,对于社会意义不大的行为,社会容许较大的变异;而对社会意义十分重要的行为,就不容许有太大的变异。如果一个人极端偏离其社会文化所要求的人格特质,不能融入社会文化环境中,就可能被视为行为偏差或患有心理疾病。
③社会文化对人格具有塑造功能,这表现在不同文化的民族有其固有的民族性格。不同的民族居住在不同自然环境中,有着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他们在民族性格上的差异,显示了社会文化环境和自然环境对人格的影响。
(3)家庭环境因素
家庭环境因素主要表现为家庭对子女的教育作用,父母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方式教育孩子,使其逐渐形成某些人格特质。家庭教养方式不同塑造了人们不同的人格特质。研究发现,家庭的差异和教养方式的差异对人格发展和人格差异有重要影响。在权威型的教养方式下,孩子容易形成消极、被动、依赖、服从、懦弱,做事缺乏主动性、不诚实等人格特征。在放纵型教养方式下,孩子多表现为任性、幼稚、自私、野蛮、无礼、独立性差、惟我独尊、蛮横无理,胡闹等。在民主型的教养方式下,孩子能形成一些积极的人格品质,如活泼、快乐、直爽、自立、彬彬有礼、善于交往,富于合作、思想活跃等。不同的家庭塑造了人们不同的人格特质。
(4)早期童年经验
个体早期的经验对人格的影响,一直受到心理学家的重视。人格发展受到童年经验的影响,幸福的童年有利于儿童发展健康的人格,不幸的童年也会使儿童形成不良的人格。但二者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溺爱可能使孩子形成不良的人格特点,逆境也可能磨炼出孩子坚强的性格。早期经验不能单独对人格起决定作用,它与其他因素共同决定着人格的形成与发展。
(5)学校教育因素
①学校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施加影响的教育场所。教师对学生人格的发展具有指导定向的作用。教师既是学校宗旨的执行者,又是学生评价言行的标准。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产生着巨大影响。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风格,在专制型、放任型、民主型的管理风格下,学生表现出不同的人格特点。
②学校是同龄群体会聚的场所,同伴群体对学生人格具有巨大的影响。班集体是学校的基本团体组织,班集体的特点、要求、舆论和评价对于学生人格的发展具有"弃恶扬善"的作用。
少年同伴群体结构分明,它具有不同于孩童与成人关系的"少年亚文化"特征。在这个相对"自由轻松"的群体中,个体实习着待人接物的礼节与团体规范,了解什么样的性格容易被群体所接纳。对于不良的少年团伙,对少年人格发展影响极坏,学校、家长及社会要使学生远离这种群体。
(6)自然物理因素
自然环境对人格不起决定性的作用,但在不同物理环境中,人可以有不同的行为特点。生态环境、气候条件、空间拥挤程度等这些物理因素都会影响到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如热天让人感到烦躁,形成易暴躁的性格。
(7)自我调控因素
人格的自我调控系统就是人格发展的内部因素。人格调控系统是以自我意识为核心的。自我调控系统的主要作用是对人格的各个成分进行调控,保证人格的完整统一与和谐。它属于人格中的内控系统或自控系统。具有自知的人,能够客观地分析自己,不会把遗传或生理方面的局限视为阻碍个人发展的因素,而会有效地利用个人资源,发挥个人长处,努力地改善自己和完善自我。健康的人格是自我的内在统一。
综上所述,人格是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在人格的形成过程中,各个因素对人格的形成与发展起到了不同的作用。遗传决定了人格发展的可能性,环境决定了人格发展的现实性,其中教育起到了关键性作用自我调控系统是人格发展的内部决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