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我在中央电视台新闻栏目看到名为“致命欺凌”的一则新闻:一名15岁的少年两次自杀、留下三封遗书,是什么让年纪轻轻的他早早的对生活放弃希望,走上如此极端的道路呢?深入了解之后发现,室友长期的欺凌行为让他对原本美好的校园生活从充满期待到恐惧逃避,在这一过程中他曾和父母多次找到班主任反映情况,生前还有一封未送至班主任手中的求助信,却都未引起重视,他用自己的生命表达了对现实遭遇的控诉,作为一名立志踏入教育行业的人来说,这样的新闻无疑给我们上了鲜明的一课。近年来校园欺凌行为的屡屡发生不得不让我们去反思,原本充满欢声笑语的菁菁校园何以成了暴力行为的掩护?
一、教育的功利化 。真正的教育是什么?这个问题我们探讨了很久,不少学者很早就开始了反思与研究。雅斯贝尔斯说:真正的教育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目前学术界较为认可的的定义是教育是有目的的影响人的社会活动。而现在我们的教育给人的影响是什么呢?“致命欺凌”一案中,班主任对班上这位自杀青年的印象就是:“爱逃学并且成绩不太好”。果然,老师对于学生的评价中成绩依然是占据了主要位置。那些成绩不太好的、性格稍稍内向不善表达的学生,恰恰是受影响最大的学生,他们的成绩总是像性格一样不温不火,可往往内心世界却极其丰富,内心细腻又有些敏感。即便是稍有进步也不会引起老师的过分关注,因为老师认为学习好就是能力的证明。很多老师,包括家长心里都明白,布置大量作业、参加各种辅导班,孩子是不会快乐的,或者说快乐的很少,但是他们生动的诠释了懂得的道理与实际行动之间隔着现实—具有一票否决权的现实,社会就是这样,弱肉强食,题海战术才是提高成绩的不二法宝,而成绩很大程度上在不少老师心中与许多方面的能力是对等的。素质教育从开始到现在我们已经提了多少年,当然不少大城市已经有了相当的改观,比如山东省,减负已经做得很不错了。然而,我们不能否认的是,还存在相当数量的农村地区教育观念依然落后,对于差生疏于管理,一旦欺凌事件发生之后,对学生的身心造成了及其不良的影响。发生这样的悲剧,我们不能单一说是谁的责任,但至少教育需要做的依然很多。
二、家庭教育的缺失。家庭教育是孩子教育的第一步,这是很多人都承认的观点。案例中校园欺凌行为发生之后,孩子向家长反映情况后家长没有第一时间对孩子的情况作进一步了解,反而告诉孩子以消极的态度小事化了,不要影响学习。这是很多父母存在的心理,对孩子的情况不了解,不关注。从被欺凌者的角度而言,孩子的身心受到摧残,家长对校园欺凌缺乏准确的认识甚至可以说缺乏概念,很多的欺凌行为的发生后在他们看来不过是孩子间的小打小闹,没有足够的重视。从欺凌者而言,为什么他们能一次又一次的变本加厉的实施欺凌行为。从家庭教育的角度而言,他们对于爱和责任缺乏体验。有些父母本身素质有限又忙于生计,无法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给予正确的指导,更有甚者通过打骂孩子的方式宣泄自己生活和工作中的压力,致使青少年没有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孩子感受不到家的温暖,长此以往便容易形成缺乏安全感、野蛮粗暴、攻击性强、冷漠自私、敏感多疑等负面人格,无法开展正常的人际交往。一旦心理产生问题或遇到挫折,自身无法排解时,便会以欺凌同学的方式来发泄。
三、法治之下的安全教育力度不够。中学生的年纪正处于法律保护时期,但法律对于有维权意识的人而言才是有价值的。在本文所提的案例中,之所以发生这样的悲剧,一方面我们在感叹家长学校的失职,但不可忽视的是,孩子对于生命价值和维权意识的理解不够也是需要考虑到的。安全教育从来不是学校或者家长某一方面的责任,而是整个社会的责任。为什么会发生校园欺凌?背后的原因很多,从安全教育角度来讲,整个社会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网络暴力游戏、书籍音像制品对中学生心理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很多学生表示遇到欺凌行为会选择默默忍受,足以表明她们缺乏有效的维护和反抗意识。
应对校园欺凌,教育者可以做些什么?
一、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校园。欺凌多发在中学阶段,与中学阶段学生的心理发展是分不开的。学生面对身体上和环境上的双重变化,部分学生难以较好地融入集体,表现出不合群、沉默少言、学习兴趣低迷、紧张焦虑等等不良的心理及情绪。另一方面,沉重的 课业负担及考试竞争的压力使得他们原本就敏感的心灵更加脆弱,一旦遭到学习或是人际上的不顺,常常表现出消极情绪,甚至以极端方式发泄不满的情绪。这个时期的学生应该尤其重视心理健康的建设和引导。合理的发泄自身的不良情绪,学会积极转化和控制情绪。我认为学校应每周开设一节心理健康课,以学生情感体验为主,积极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及时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疏导,避免负面情绪的长期集聚,产生不良的影响。开设专门的心理辅导咨询机构,不定时到学生中去做调查,避免欺凌心理的滋生,同时强化同学们对欺凌行为的心理防范。
二、法律知识进课堂。我认为,当前学校应该开设专门的法律知识普及课,加强各种形式的普法宣传工作,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树立法治观念。遏制校园欺凌重在预防,不论是从欺凌者还是被欺凌者而言,提高法律意识都是必要的。学校要依据《未成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建立预警、发现、报告、处理和惩戒校园欺凌体系,使惩戒起到教育、震慑作用。当然,实施处罚后,还要进行跟踪观察和调查,施以针对性的思想教育,既使欺凌行为不再复发,也使受处罚者放下思想包袱,健康成长。学生能知法守法、懂法用法,善于维护自身安全,提高反欺凌意识,是当前学校应该加强的环节。遭受到欺凌如何维权怎样合理地进行反抗,这是当前学校需要重点抓的地方。
三、注重家校合作,及时反馈学生情况校园欺凌的发生无疑是向我们发出了一个警告。家校合作对于中学阶段的学生而言是极为重要的一环。致命欺凌案的发生,不少人将矛头指向了家长的无知和冷漠,明知孩子在学校受到诸多欺凌却只是教孩子消极对待,即便是在孩子已经逃学外出打工时都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直到失去才痛心不已。也有不少人认为班主任太过于功利和冷漠,对于家长的反映,班主任只是一味的批评其成绩不好却未解决问题。然而,如果家长和学校能够正常合理的及时沟通,类似的悲剧是否就会减少呢?我们无法忽视家校合作的重要性,因为当下校园生活对于学校以外的家长而言,如果学生不主动反映,另一个渠道就是学校了,而中国传媒大学一份涉及26个省份的社会调查呈现了这种意识淡薄的尴尬后果。调查结果显示,在事件发生后,68.18%的受害者选择默默忍受,所以欺凌行为的预防较为理想的渠道还是重在学校教育。
四、个人思考与总结
(一)回归教育本质——爱与责任。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国著名作家鲁迅也说:“教育植根于爱”。当前教育欺凌行为的屡屡发生对于教育工作者而言无疑敲响了警钟。一名教师他的责任是不是就像案例中的班主任所说的“教好书就行了”?当然不是。一名教育者,善于关注学生的日常行为及其变化是必要的,缺乏对孩子的爱,那么工作也是无味的,效率就更谈不上了。有专家说:校园欺凌行为超过三个月就有可能造成严重后果,对于本文提到的案例,欺凌行为持续了将近一个多学期,班主任对此竟毫无察觉不禁让人感到不解。我国教师职业道德素质中其中一条是为人师表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教育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将爱与责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作为教育的原动力,爱学生是最为本质的要求。爱与责任的基本前提是尊重,尊重每位学生,淡化对学生的甄选,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位学生,真正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这当然是教育的较为理想的状态,但是心怀爱与责任是每一位教育者都可以做到的,关键是如何在现实中合理的过渡到具体的行动之上,这需要每位教育者发挥足够的教育智慧。
(二) 教育要注重孩子同理心的培养。同理心是心理学概念的范畴。校园欺凌行为的发生告诉我们,学生之间缺乏最基本的同理心。这个我们就要谈一下校园欺凌行为的旁观者了,大部分学生对于欺凌行为为何选择漠视,因为他们缺乏最基本的同理心。不仅学校,社会亦是如此。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利益至上的理念让人性自私与贪婪的面目显露无疑。很多人都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看客心态对于别人的遭遇无视的心安理得。我认为,同理心要从小培养,真正的教育从来就不是在学校之中,父母的行为、社会舆论导向、个体所处的环境等等对于中学生的心理变化都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加强情感体验、强化道德认知,从点滴的日常行为中注重角色互换,培养孩子的同情心及责任感。
(三)注重对学生的发展性评价纵观校园欺凌的大大小小的案例,涉事主体大多是老师和同学眼中的“坏学生”。这个坏很大程度上与学习成绩密不可分。评价对于学生的自我定位和自身行为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根据成绩给学生贴上好或坏的标签极易导致学生错误的自我认知,对学生形成误导,从而引发心理问题。发展性评价本着评价就是为了发展的原则不局限于学生一次考试的好坏为学生定性,该评价方式注重的是学生整个的发展过程,评价本身就是教育,评价贯穿整个教育过程,科学合理的评价有利于激发学生潜力和学习动力。校园欺凌的预防在我看来要从合理的评价开始,坏学生是不存在的,及时强化学生的积极行为,关注学生的日常,合理评价,同时促进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与互动。
校园欺凌是一个社会问题,它涉及到方方面面,但是就教育而言,对于校园欺凌的预防还是要从根本上转化学生的认知和科学合理的应对措施,每一位教育者都要切实的行动起来,净化校园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