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生活的小冷暖

鲁迅的笔风辛辣犀利,咄咄逼人,却又带有悲天悯人的人道主义情怀。这种独到的笔风和独立的创造风格,让人叹为观止。每每读到他的文章,总是冰火两重天。细究起来,还要追溯到他早年生活中的小冷暖。

鲁迅十二岁那年,祖父因科场舞弊而入狱,家里为了躲避这场风波,把鲁迅和他的弟弟送到外婆家避难。那时他们家已经开始败落了,他也失去了富家子弟的优越感,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寄人篱下的悲凉意味。更可恶的是,有人称他们为“乞食”。弟弟还小,未能体味出其中的轻蔑与欺侮,然而鲁迅是敏感倔强的,他察觉到了其中的落差,这种经历与他后来的反抗感情是有很大关联的。

但是劳动人民和孩子却到处都是一样的,他们依然热情慷慨。特别是鲁迅的一个“友舅舅”,在外人眼里不务正业,却与鲁迅交好,也正是那时,也就是通过他,鲁迅接触到了很多的文学作品,使那段日子过得不那么压抑和被动,也为后来的创作奠定了文学基础。

鲁迅十四岁的时候,他的父亲病了,渐渐的他们的家底被消耗殆尽。为了给父亲看病,鲁迅不得不要将家中的衣物首饰拿到当铺里换钱。当铺的柜台比鲁迅高出一倍,他需要踮起脚尖送上衣物首饰,在轻蔑里接到钱,再到和自己同样高的药店柜台为父亲买药。这其中的辗转与操劳,是由一个少年来承担的。这种打击与刺激是不言而喻的。鲁迅在《呐喊》自序中写道: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认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而正是他们的真面目让鲁迅日益坚韧与犀利。

父亲的病,请的是当地最有名的医生,药方也显得特别奇特,什么经霜三年的甘蔗,原对的蟋蟀……让鲁迅焦头烂额。有一回,药方中有一味药是三年以上的陈仓米,没有地方找得到。鲁迅小时候的私塾老师寿镜吾老先生不知从哪里弄到了一两升,装在“钱搭”里,亲自肩着送来。老先生的古道风骨以及这种雪中送炭的情义,在当时炎凉的社会,显得弥足珍贵。

父亲还是走了。后来,鲁迅到日本留学,学年测试,鲁迅名次位于百名学生之间,没有落地。又因为老师经常帮助他,同学们便以为他预先知道了考试题目,一时间流言四起。那时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在他们眼里都是“低能儿”,分数好一些,就必定有阴谋。那时他除了愤怒,也真正意识到中国的腐朽与不堪。

日本的藤野先生给鲁迅很大的帮助,经常把鲁迅的笔记拿去添改,从头到尾,细细地用红笔增添,他对学生的热心与希望,不分国强国弱。他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能拯救更多的贫民于苦痛之中。后来,鲁迅弃医从文,虽然没有按着他的期望走医学之路,但他的殷切与无私给鲁迅带来了巨大的勇气去对抗文坛那些所谓的“正人君子”。

鲁迅一步步走来,前恭后倨的世人冷眼让他早早破灭了对社会的幻想,所以他笔尖锋利,言辞尖锐,文章直指要害,让人如芒在背。而那些岁月中的小温暖,有让他笔尖流转,倾泻出对弱者的同情和对进步青年的呵护。一字一句流露出对贫苦百姓自我觉悟的期盼和对国民进步的争取。

最值得庆幸的是, 这是我们的鲁迅。

你可能感兴趣的:(鲁迅生活的小冷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