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而飞升三万英尺,时而落入一地鸡毛,这就是职场,这就是生活

文/ Autumn(前麦肯锡资深咨询师、热门职场博主)

时而飞升三万英尺,时而落入一地鸡毛,这就是职场,这就是生活_第1张图片

01

十八周岁的时候,我们面临了人生第一次关于职业的选择——高考填志愿。听见父母在深夜里讨论,也并没说出个所以然。我以“我也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心情,在那本招生简章上,选定了看起来百搭的经济学。七年本科与硕士后,我又以“实在不想再读了,大家说什么公司好我也申一申吧”的心情找工作;拿到 offer 后对七大姑八大姨进行了一番“麦肯锡真不是麦当劳也不是肯德基”的解释,误打误撞地进了咨询这一行。

在本世纪初,互联网还算奢侈品,没有百度、没有知乎、没有那么多实习机会与职场咨讯。我们的父母与师长辈,来自知识青年返城后念“业余大学”自修、大学毕业国家包分配、错过高等教育、下海或者下岗后一番闯荡的时代,并没有“职业生涯”这么一说。

在这样无知无畏的背景下,一句“21世纪是生物的世纪”忽悠了多少人去学生物,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又鼓舞了多少人去念国际贸易,上世纪末的互联网泡沫破灭之前,又有多少人杀进了码农的轨道……

我们一旦选择了,大多会顺着轨道一直向前,即使脱轨而出,也多少带着一点惯性。那时候,我们并不知道,每一个职业意味着什么。我们并不知道,它会如此深刻地影响我们当时与多年以后赚多少钱、住在哪儿、每天工作多久(and 睡多久);我们抱着改变世界或者财富自由的理想,在每个珍贵的白天做什么,在实验室里解剖小白鼠、对着电脑打字、还是跟一堆无关的人磨破嘴皮子;我们如何说话、如何做事、如何思考、如何判断是非对错;我们遇到谁、爱上谁、有多少时光恋爱、在什么年纪结婚生育、还有没有心情在阳光午后闲看小说……

所以,《三万英尺》是一个职场的故事,双女主、N 多男主的小说(听起来很带劲儿吧)。陈墨,律师;程皎皎,咨询师。她们相似,同毕业于海淀那所学校,如今同在国贸地区所谓金字塔尖的“professional firm”出没。职场数年,陈墨与程皎皎已经告别了菜鸟的一脸懵逼,前路却也并非一世无虞,人生似乎还有很多闪闪发光的可能性,但恐怕其他的可能性也太多。

十八岁填高考志愿时,憧憬与茫然,两种情绪不知孰轻孰重。

蓦然回首,已是半生。

阅读《三万英尺》,就当,是时候复盘来时路了吧。


02

让我试试,不剧透地说下,《三万英尺》多么好看。

我忘不了在大学宿舍里初读安妮宝贝的心情,室友下载打印在洁白稿纸上递给我,南方仲夏潮湿的夜晚,指尖和心里漫着微凉的气氛。所以,我一直喜欢安妮,每本都读。

但是,我特别烦安妮笔下那些穿蓝白衬衣的干净男子,号称都是木讷而成功的专业人士,以《二三事》里的律师沿见为典型。亲,真的律师根本不是酱紫的好么?在暗流汹涌的律所,没法又木讷又干净又成功好么?此后电视剧里的霸道总裁、白领金领们也是没法看,CCTV 虽然与国贸一二三座仅隔东三环相望,却是过不去的河。

所以,谢天谢地,阿弥陀佛,作者马曳给我们写了一个真的职场,那些精致的烧脑与精致的苟且。还是律师与咨询的两种职场,很过瘾。

比起马曳的前作《此岸》,陈墨与程皎皎,已经升级打怪有年。有挫折,更有进退皆宜的控制;有吃亏,也有智慧转念明白其中利害;有渴望,也能克制地等待未来徐徐展开。所以,两边的故事演绎与内心辗转,更有玩味的余地,可供解析,亦可供解颐。

《三万英尺》另有一种结构之美。陈墨与程皎皎、律师与咨询、职场与情场。平行的职业生涯,公司政治、神经客户、专业挑战与日常chaotic;平行的感情选择,暗恋失恋热恋眷恋。两条主线都是职场与情场故事交融,彼此对称而相互推动,丰富而收敛。我觉得马曳对小说的掌控力,比《此岸》又进一步。

然而最不能言说的好处,是文字蕴藉幽默,有豆麦蕴藻之清新,与蓝山咖啡之余味。这个,还请大家自己领略吧。


03

一个月前,马曳来北京,我们在中关村南京大牌档坐下。小桌挨着小桌,桌上小碟挨着小碟,有一种满满当当的喜庆感。

“本来想在北京多呆几天,但是老公要出差,后天得赶回去看着小朋友……”马曳熟练地挑出一颗螺蛳肉,从齿缝里挤出一句。

但这并没有减少我们的吃兴。我俩点了,金陵烤鸭、古法糖芋苗、酒酿元宵、炒螺蛳、河蚌豆腐汤、桂花拉糕、萝卜端子、鸭血粉丝煲、鸭油烧麦、云斗煮干丝……并且,全吃完了。

那个晚上,我是极其愉快的。聊完,马曳披着在北京早春夜晚里嫌凉的薄薄大衣,摇曳生姿地上了滴滴专车;我打着饱嗝,顶着寒风,骑一辆共享单车回家去了。

十多年前初入职场的我们,大约想象不到现在的生活依然如此一地鸡毛——房价、雾霾、家里的熊孩子、眼前依然曲折的职场之路,即使这样一个晚上,也要从牙缝里挤出来……但十多年后,还能和觉得有趣的女友坐下聊聊文字、聊聊这一地鸡毛,互相打点鸡血,我也是觉得心满意足,可以称之为春风沉醉的夜晚。

《三万英尺》正式出版之前,马曳同学让我给写个序言。我一直在她自己的公号“此岸”追文,喜欢,时常在迟更的时候留言催稿。同时,也冲着这是难得的好饭友(就是不嫌菜点得多,还能跟我一直吃到底),答应了。


04

这活儿不好干。

在豆瓣有个“恨腰封”小组,深得我心。

那些咋咋呼呼的腰封文字,约等于公号的标题,让我偶尔坐飞机没带书,在机场临时进书店就恨不能吐血。

“郭敬明倾情推荐!杨幂的枕边书!”

“震惊!村上春树拿不到诺贝尔奖的秘密!”

“古有三千弟子、今有北大才子,封闭的心灵豁然开朗!”

(就差“不买不是中国人”了)

但是想必是有用的吧……所以我给《三万英尺》也草拟了以下标题与摘要:

公号“奴隶社会”热文《此岸》作者又出新作!万众瞩目的职场女性小说!

北大中文系才女、哈佛法学院博士,倾情演绎两家顶级外企、两个北大学霸、两场三角恋爱!

深度揭秘麦肯锡职场生存法则!外资律所重重内幕大曝光!

大家都在看,北京百万年薪女神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

……

哈哈哈哈。

为了避免被马曳劈死,保存这个饭友,这条路我还是放弃了吧。

多年以后的陈墨与程皎皎,生活中的每一个陈墨与程皎皎,我都不敢指望,有一天她们的生活中鸡毛褪去,清新爽洁。

我只能说,但愿多年以后的陈墨与程皎皎,生活中的每一个陈墨与程皎皎,都尚有一点闲暇与心情,过一个春风沉醉的务虚的夜晚,或是清晨一地鸡毛尚未扬起时,翻一翻《三万英尺》这样的小说。

这样也许就好。



作者简介

时而飞升三万英尺,时而落入一地鸡毛,这就是职场,这就是生活_第2张图片

马曳,现居香港,纽约州执业律师。北京大学毕业后赴美深造,获得哈佛大学法学院法学博士(Juris Doctor)学位。

《三万英尺》由中信出版·文艺社出版,各大影视公司争相抢购影视版权(当然已经售出啦)。“每个人都深嵌在世界之中,没有人可以只是一个旁观者。”你不必亲历注定只有部分人能接触到的战场、疫区,哪怕只是医院、饭店、派出所、律所、咨询公司,这些日常可见的场所,每天也都在上演着名为“现实”的戏剧,每一处都是整个社会的缩影。我们相信现场的当事人、或者敏锐的目击者之中,一定能有人写出所向披靡、令人感同身受的好故事。

如果你也有一手好文笔,一腔好故事,想要向《三万英尺》这样的标杆作品看齐,欢迎来参加我们的“行距杯”征文大赛。中信出版·文艺社社长李静媛老师正是“行距”的特邀评委之一,期待更多精彩的作品能像《三万英尺》一样被她选中,出版影视双丰收!


“行距杯”年度征文大赛详情 请点击

你可能感兴趣的:(时而飞升三万英尺,时而落入一地鸡毛,这就是职场,这就是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