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杂谈(4)

理性杂谈(4)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理性杂谈(4)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4月16日 成为 “to be”的人!

愚人只知道‘为’(to do),智者有愿力,把‘为’(to do)变‘成为’(to be)。

命运大赢家的梦幻 DNA 组合,是科学心智与艺术心灵的觉醒,才可把潜能修炼为出众的人生。性格基础是意志力,自律的坚持和创意潜力相形相塑,才可达致拥有挪移心外喧哗的处世心力。自律是铁杵成针的意志功夫!

每个希望成为大舞蹈家的人,每天面镜,并非顾影自怜,而是不怕疲惫、不怕痛苦,一而再,再而三,修正追求举重若轻的完美,技巧内化自我之中。走到台前,‘身与物化,意到图成’。诗人叶慈的提问,一矢中的,怎样才能从舞蹈之中辨别真正的舞者?舞蹈家个性魅力触动观众,凝住一瞬永恒,艺术映照人生,启迪感召每一个人逾越艰难超越局限,追求更高的水平,开拓无限的可能。

以上为李嘉诚先生2017届汕头大学毕业典礼致辞(摘录)。

李嘉诚先生的致辞充满了哲学的深意,特别象是康德的思想。科学心智、艺术心灵、自律正是康德的不朽巨著《纯粹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实践理性批判》所要探讨的。“科学心智与艺术心灵的觉醒,自律的坚持”可以说是对康德“三大批判”的阐释,而这三样东西也可理解为认知力、想象力、意志力,它们是命运大赢家的梦幻 DNA 组合!

“TO BE OR NOT TO BE”这段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经典独白,ー般解释为“生存还是毁灭”(朱生豪译本)-。从哲学的角度,“to be”也可解释为本质的存在或者是理性的存在。

“to be”是人之所以是人所应该存在的状态。从“to do”成为“to be”的人,就是从ー个只会做的人,成为ー个具有“认知力、想象力、意志力的梦幻 DNA 组合”存在状态的人,成为ー个有存在意义的人!

说实在话,要想成为“to be”这样的智者,非常之难,就权当激励吧!


理性杂谈(4)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理性杂谈(4)_第4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4月17日  爱是什么?

这不是一个可以用语言去下定义的概念,爱是一种不占空间的灵魂,其自身不被人所见、所触、所言说,然而它却会以各种现象呈现出来,它是在时空中弥漫的存在。因此,爱是可以用心去观照、去领悟的,用行为实践去理解、去实现的,并且爱是可以用音乐、歌曲、诗歌、小说、绘画、电影等方式来表达的。 ​​​​

以下是我的同学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组建的《呼吸》摇滚乐队的专辑中的其中ー首歌曲《爱的光芒》,很好地表达了“爱是什么”这个问题。

《爱的光芒》歌词

当爱的光芒

照耀所有地方

这世界将充满力量

切断这彷徨,挺起你的胸膛

因为歌声永远的嘹亮

能不能够再次书写一个渴望

让我们永远忘记过去的悲伤

能不能够再次建造一个殿堂

让人类永远执着追求向前方

太阳升,天晴朗

迎来一个新希望

伸出双手,给我力量

为我驱散着忧伤

在远方,在山岗

总有纯净的土壤

敞开窗口,走向太阳

对着天空放声唱

这首《爱的光芒》虽然不能和崔健的《一无所有》相提并论,但绝对可以与唐朝乐队的《梦回唐朝》、郑钧的《回到拉萨》相比,且在思考深度比《梦回唐朝》、《回到拉萨》,甚至比《一无所有》深,会给人以更多爱的能量。这是ー首绝对被低估的具有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的励志歌曲!

人生路上会遇到许多大大小小的挫折,但凭着爱,切断彷徨,挺起胸膛,伸出双手,走向太阳,对着天空放声唱,新的希望,新的力量!

电影《星际穿越》中的女科学家有ー句感人的台词:“Love is the one thing that transcends time and space。”——“爱是唯一可以超越时间与空间的事物”!我认为《星际穿越》的寓意很大可能就是《爱的穿越》!这句台词与《爱的光芒》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敞开窗口,走向太阳,对着天空放声唱!


理性杂谈(4)_第5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理性杂谈(4)_第6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4月18日  放下对哲学的偏见!

中国人对哲学有一种偏见,认为那是又玄又虚,不切实际的东西。这可能源于我们在基础教育中所接触到的片面化的哲学教育有关。

哲学并非高不可攀,哲学无非就是对“我能认识什么,我应该做什么,我还可以希望什么”的思考和实践以及反馈的活动。

哲学也可以是一些家常日常事。对世界对人,用心一些、专心一些、热心一些,你也就是一个哲学家了。我们都有经验,我们的父母辈或祖父母辈,或者我们从名人的回忆录中得知,他们的父母辈或祖父母辈,都没有学过哲学,但从他们身上,会释放出智慧之光,也就是哲学之光! ​​​​

婴儿自呱呱坠地那一瞬间起,就进入了时间、空间、运动和静止、主体和客体、杂多性、实在性、因果性、必然性、真、善、美等哲学范畴世界,人在哲学之中,时时刻刻、四面八方!所谓的“科学”只不过是对这些哲学范畴的某个范畴或相关范畴的具体研究和探究。 ​​​​

人在哲学之中,时时刻刻、四面八方!当然在日常生活中,绝大部分人对绝大数呈现在我们面前的现象不会深究,只是习惯于接收或记忆。而当你对某个现象生起探究其本质、原因之好奇心和探索欲时,哲学可以给你提供思维的帮助!

俗话说:“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那是因为上帝根本不思考,“他”只用理智直观“看”世界本质,而人类只有感性直观能力没有理智直观能力,因此,人类只能通过知性对感性经验进行思维和思考才能“看”世界的本质,亦即找寻因果关系和规律性。俗话说“透过现象看本质”,这“看本质”其实就是这样一个过程。

从认识论上说,哲学就是一种如何探讨事物本质,寻找事物规则和规律的思维方式 ​​​​。学习哲学可以培养人的理性思维,训练人的理性思考能力:逻辑的严密性、论证的合理性、结构的整体性、概念的清晰性、判断的准确性、推理的规范性、语言的简练性等

批判性思维、创新意识和行为离不开哲学思维方式。此外,法治社会的建立、道德自律的践行、和谐社会的形成等,也都离不开哲学思维。

多思考,做一个明理人!即使你要做一个完全不关心他人的快乐与痛苦的现代“犬儒主义者”,也要学一学古代“犬儒一派”,完善自己。


理性杂谈(4)_第7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4月19日  人会长大三次

第一次是在发现自己并非世界中心的时候,原来世界除了自身外还有许多其它的人和事物需要关注,这是由婴儿的阶段成长为儿童的阶段的标志。

第二次是在发现自己是世界中心的时候,要要运用自身的理性、自己的眼睛去观察、认识世界并运用自己的自由意志选择自己的行动,这是由儿童的阶段成长为青年的阶段的标志。

第二次长大也是自我意识觉醒,我思故我在的阶段。如果第二次长大的人数越多,那么这个社会的活力就会越强劲,就会更容易进步!人的自我意识亦即人的主体意识,中国历来在这方面都非常弱!

第三次是重新发现自己并非世界中心的时候,人最终只是世界的一微小分子而已,虽然游移于时空中,偶尔可能会发光,但极大可能会暗淡ー生。这是由青年的阶段成长为成熟人生阶段的标志。

最令人无语的是这么ー些人,他们虽然是成年人了,但心智仍停留在第ー次长大之前的婴儿阶段,非常感性地将自已看成是世界的中心。

你长大了吗?

理性杂谈(4)_第8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理性杂谈(4)_第9张图片
图片发自


理性杂谈(4)_第10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4月20日  《年轻》

德裔美籍人塞缪尔。厄尔曼70多年前写的一篇只有四百多字的短文《年轻》,首次在美国发表的时候,引起全美国轰动效应,成千上万的读者把它抄下来当作座右铭收藏,许多中老年人把它作为安排后半生的精神支柱。美国的麦克阿瑟将军在指挥整个太平洋战争期间,办公桌上始终摆着装有短文《年轻》复印件的镜框,文中的许多的词句常被他在谈话或开会作报告时引用。后来此文传到日本,文章的观点成为许多日本人生活哲学的基础。松下公司的创始人松下幸之助说:“多年来,《年轻》始终是我的座右铭。”

作为父母,有一颗年轻的心,有一种年轻的心态也相当重要,不仅可以影响和感染儿女,而且还能更好地更贴心地和儿女沟通。

“年轻,并非人生旅程的一段时光,也并非粉颊红唇和体魄的矫健.它是心灵中的一种状态,是头脑中的一个意念,是理性思维中的创造潜力,是情感活动的一股勃勃的朝气,是人生春色深处的一缕东风”。“岁月可以在皮肤上留下皱纹,却无法为灵魂刻上一丝痕迹”。《年轻》一文中最富哲理的是以上两段话。

作者将“年轻”定义为一种心灵状态而非一种肉身状态,从而为他阐释“年轻”可以超越年龄的限制,而在现实生活中发挥巨大的作用的论点,打下了坚实和可信的基础。在一般人的观念中,“心灵”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无形的、不占空间的“东西”,“它”很难用语言进行逻辑上的概念定义,至多只能借用一些别的超验的或经验的概念进行类比描述,例子如上。然而“它”又会在现实生活中对人的认知、情感、行为产生巨大的、深刻的影响和作用,我们也可将“它”理解为:“它”是驱动人的活动和行动的动力源。

做ー个“年轻”的人!


理性杂谈(4)_第1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4月21日  德行

前些年,有一则十岁儿童命爷爷系鞋带的报道令人深思:放学后,爷爷带孙儿回家路上,孙儿鞋带松了,爷爷叫正在埋头玩游戏的孙儿先系好鞋带再玩,可孙儿不但没有弯腰去系鞋带,竟然连看都不看老人一眼,把脚往外一伸,说了句:“给我系上”。老人先是一愣,迟疑的看了看男孩,男孩还是没有停下手中的游戏卡片,还有些不耐烦,又催促说:“系上。”老人没再说话,弯下腰,给男孩系鞋带儿。孩子就这样坦然的伸着脚让老人系鞋带,他的眼睛一刻也没有从手中的玩具中离开过……

对于这则报道,有市民称“真可怕”,有市民说可能是小孩玩得太投入,有市民称老人爱孙儿很正常,虽然有溺爱的嫌疑。

换了是您,您会怎么认为?怎样做?我的观点是,作为个体事件而言,其本身不可怕,而大众若对这类现象漠视与麻木才是真正可怕的。延伸一点而言,作为教育,应不应该有一种含有人文精神价值的教育理念,教育不仅仅是为考试而向孩子传授书本知识。作为家长、学校、社会,应不应该有一种全面的人才观,所谓的人才不仅仅是考试高手。

我们是不是误读了“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话,因为知识既有处事的知识,也有为人的知识;既有工具性的知识,也有价值性的知识;既有课本理论知识,也有社会实践知识......我们是不是只偏重了前者而忽视了后者。

成长离不开社会,脱离社会的人,是一个心理自闭的人。成才离不开德行,没有德行的人,有时是可怕的人,若是他有知识,就更是很可怕的人。

英国哲学家洛克在他的《教育片论》中指出:惟有德行,明确的德行,才是教育中难以达成又有价值的主要目标之所在......德行是坚固而真实的,教师不应该仅仅对之照本宣科或随意谈论而已,而应该利用教育的工作与技巧,把德行赋予人的心智,让它在那里扎根......德行进步得越快,其他一切方面的成就也就越容易获得。因为他一旦臣服于德行,在一切适于他的事情上,他是不会再表现出倔强或者顽梗的。

洛克认为儿童同时进入到家庭和人类共同体中,就要逐渐地唤醒儿童的道德心,將对德行的喜爱灌输进儿童的心田,帮助儿童从一个个人(anindividual)、一个人(a man)、成长为一个人格者(aperson)(摘引自《教育片论》编者导言)。


理性杂谈(4)_第1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4月22日 “时空之谜”(ー)

对“时空之谜”的好奇,点燃了不少人的探索热情,促使了不少人选择了将探索宇宙奥秘作为自己的使命从而通过探索活动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当一个人有这样的好奇心,有这样的热情,有这样的选择的时候,对于知识的学习,他会是自觉地去学;对于突破已有知识的限制,他会是竭尽所能地去探索。

爱因斯坦四、五岁看见罗盘时便感到惊奇,并且磁针对他产生了深刻的和持久的印象。他在13岁时就阅读了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十六岁时,他就进行了“追光”的思想实验。而空间和时间的问题从小到大一直盘据在爱因斯坦的头脑中,他说:“为什么恰好是我创立了相对论呢?当我给自己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的时候,我以为原因是:一个正常的成年人完全不考虑什么空间和时间问题。照他看来,这个问题他在小时候就想清楚了。我呢,智力发育如此缓慢,以至于当我已经长大的时候,空间和时间还盘据在我的头脑中。自然,我就能够比儿童时期发育正常的人对问题钻得更深入一些。”

对宏观层面的“时空之谜”的数学原理探索(数学应用在物理学上),成就了牛顿、爱因斯坦、霍金等伟大科学家的出现;对微观层面的“时空之谜”的数学原理探索,成就了以“哥本哈根学派”为代表的一批卓越的量子物理学家的出现。他们的出现开创了近现代科学技术的新纪元。

时间是什么?对这个问题,圣人奥古斯丁这样说:“你不问我时我心里很清楚,可你一问起时我便茫然,不知如何回答”。

时间概念的外延是由过去、现在、未来组成的吗?时间概念的内涵是一维性,类似朝单一方向流去、均匀流动的河流吗?时间如何量度? 空间是什么?空间概念的外延是由许多具体空间组成的一个空间整体吗?空间概念的内涵是三维性,只具有长度、高度、宽度的属性吗?空间如何界定?

时空的产生是自然而然、本来就有的,还是上帝创造的?是无限存在,还是有限存在,抑或只是人的感觉印象,或是人的直观形式?时空是绝对的还是相对的?

若你的孩子对“时空之谜”感兴趣,说不定他以后就是ー个“爱因斯坦”。


理性杂谈(4)_第1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4月23日 “时空之谜”(二)

“时空之谜”困扰过或困扰着不少人,也启迪了不少伟人的智慧。

孔夫子在河岸上看着奔流向前的河水说:时间就像这河水一样,不论白天黑夜不停地流逝。(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老子认为:"无"是天地的开始,"有"是万物的开端。("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中国古人说:“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中国人所说的“宇宙”其实就是“时空”。

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和近代科学奠基人牛顿的时空观基本一致,认为时间均匀地流逝着,时间独立于事物而存在,空间就像是不动的容器,空间独立于物质而存在。只不过亚里士多德认为只存在充满了物质(可见的实物和不可见的空气等)的空间,而不存在没有任何物质的虚空。而牛顿认为自然界存在虚空,宇宙万物由原子和虚空构成。

牛顿就是基于以上的“时空观”的设定,建立起他的三大定律以及万有引力定律,从而构建起他的经典力学宇宙模型。在牛顿的宇宙模型中,时间与空间均与物体的运动速度和物体的质量无关。

而另一个伟大的人物却通过思考以及用数学证明了物体的运动速度和物体的质量与时间与空间有关,“时空”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这个伟人就是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认为,时间与空间与物体运动速度有关,量度物体长度时,将测到运动的物体在其运动方向上的长度要比静止时缩短;量度时间进程时,将看到运动者所携带的时钟要比静止不动者所携带的时钟进行得慢,这就是所谓的“尺短钟慢”现象,而且这种现象随着运动速度的增大而愈加明显。而且物体质量m随速度v的增加而变大,但是任何物体的速度不能超过光速。最终推导出著名的物体质量m与能量E之间的质能关系式E=mc^2(能量等于质量乘光速的平方)。质能关系后来成为核能释放的理论基础。

1916年,经过十年的思考和探索,爱因斯坦将相对论扩展到了物质与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关系,亦即引力的问题,完成了“广义相对论”的建立。根据“广义相对论”,时间与空间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万有引力的产生是由于物质的存在和一定的分布状况使时间空间性质变得不均匀(时空弯曲,亦即时空是四维弯曲的非欧黎曼空间)所致,物质质量越大所造成的时空弯曲越大,引力越强。而引力场的强度越大,会造成时间的延缓。

受“广义相对论”启发,对“时空之谜”的探索,现代还出现了著名的“宇宙大爆炸理论”以及“平行宇宙理论”、“全息宇宙理论”等。

“时空之谜” 是永恒的、美丽的、诱人的,它以前是、现在是、将来也必定是激发热爱科学的人们探索宇宙奥秘的源动力


理性杂谈(4)_第14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理性杂谈(4)_第15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4月24日  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理查德·尼斯贝特在耶鲁大学和密歇根大学教授心理学,他曾经获得美国心理学会杰出科学贡献奖、美国心理学界威廉·詹姆斯会员奖和古根海姆奖学金。2002年,他成为第一位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的社会科学家。他的著作《思维的版图》通过一些别出心裁的试验,得出了一些令人讶异的结论,东方人重视背景以及事物之间的联系,西方人聚焦于具体物体而忽略与背景的联系,用简短的话概括:“西方人见木,东方人见林”.

在美国,因果关系是最起码的逻辑。西方人似乎更多地关注因果归因。美国的历史分析为“逆向”推理,他们是从结果—原因的顺序来讲述亊件的发生发展的。美国的历史分析与把目标作为推理的方向具有相似性。先详细说明要达到的目标,然后规划出使你可以达到这个目标的模式。(P80)

西方的父母头脑里充满了名词,他们把物体指给孩子们看,说这些物体的名字,并告诉孩子们这些物体的属性。(P94)

我们知道对具有共同属性的物体进行命名就是使婴儿学习具有这些共同特征的物体构成的范畴。对具有共同特征的物体进行命名就会使婴儿关注各种特征,从而使他们根据类似的属性来构建其他的范畴。(P94)

西方人更倾向于从可以归入各个范畴的静止的物体来看这个世界。而东方人更多地是从各种关系的角度看这个世界。(P102)

北美人一进幼儿园就开始了阐述观点并加以论证的训练(这是我的机器人,他很好玩,因为……)。辩论的传统与法律和科学方面的修辞风格是一致的。科学论文的修辞的构成有:对要阐述的观点的概述、对相关基本理论的描述、具体的假设,对所采用的方法和论证的陈述,对所采用方法的证据的说明,对该证据为什么可以支持这个假设的论证,对可能的抗辩进行驳斥,再回头参照基本原理,对该论文所涉及的领域进行评论。对于美国人来说,这种修辞是从幼儿园到大学逐渐形成的。在成为研究生时,这已经成为他们的第二天性。(P46)

《思维的版图》(美)理查德·尼斯贝特(中信出版市2006年2月第一版)

从以上论述分析,美国的教育是通过对概念的分析、对概念与概念之间进行判断联结、通过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等方法来论证命题等的方式,来训练小孩的批判性思维的。

中国的记忆式思维教育偏重已有经验知识的吸收和丰富,美国的批判性思维教育偏重逻辑建构已有经验知识以及科学地推演出新的知识。中国的小孩在前者方面有明显的优势,而在后者方面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而这正也是中国教育应该进行改革和完善之处!

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所谓的好奇心、兴趣一定要建立在知其所以然,也就是批判性思维的层面上!


理性杂谈(4)_第16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理性杂谈(4)_第17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4月25日 “澄清概念”很重要!

昨天在群里,因为“自我意识”问题,群里朋友发生了ー点争执,后经对“自我意识”概念的澄清,大家也都相互理解了,避免了更大的冲突。可见,“澄清概念”有多么重要!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问题辩论中,更不用说在学术和科学研究中。

人是具有理性的动物,也就是人具有概念、判断、推理的思维能力。概念是基础,人们通过“是”这个联结词来进行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联结,形成“S是P”的判断,从而形成知识,然后又通过演绎或归纳方式,进行各个判断命题间的推理,形成结论,从而形成新的知识。因此,概念的准确性、清晰性对判断的正确性、推理的可靠性起着重要的基础性的作用。学习知识一项重要工作就是“概念的劳作”,亦即将杂多的感觉经验转化制作成概念或将已有的概念进行拆解分析。

“概念”是通过反映对象的特有属性来指称对象的思维形式,是代表某种对象的“符号”,其载体是词或词组。“概念”具有内涵和外延。内涵是概念所指称的那类对象所具有的特有属性,它包括了对概念所指称的事物的现象描述以及对事物的实在性程度的度量和分析(定性分析),它主要是通过“下定义”的方法来体现的;外延是概念指称的、具有概念所反映的那些特有属性的一切对象,亦即概念的适用范围(定量分析),它主要是通过“分类”的方式来体现的。

“概念”所指称的事物产生和形成会有一定的因果关系,需要找寻其因果性;而对“概念”所指称的事物存在的模态亦即必然性或偶然性也需要进行判断和思考。 “概念 ”所指称的事物发生和存在也有其时间和空间条件要明确 。

“澄清概念”很重要!


理性杂谈(4)_第18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潜意识——情感的、本能的、非理性的。自我意识——认知的、理性的。超意识——自由意志力、非理性的、或者理性和非理性的结合。

4月26日 自我意识

人们常质疑中国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的创新能力、审美反思能力、自主生活能力缺乏,那么怎么办?我们能不能从更基础的东西做起,从而提高学生的以上能力。答案是肯定可以,只要我们去重视、去改变、去实践,中国学生的以上三种能力一定能提高。

以上所说的能力都离不开人的自我意识的发展,人的自我意识的发展是以上三种能力提高的基础,我们可以从发展学生的自我意识入手,来提高学生的以上能力。

何谓人的“自我意识”?定义各有不同,我比较赞同从“百度”搜到的以下定义和解释:自我意识是意识对于意识活动本身的认识。广义指人对自己的属性、状态、行为、意识活动的认识和体验,以及对自身的情感、意志活动和行为进行调节、控制的过程。

我将人的“自我意识”解读为既是人对自身认知意识活动的认识、情感意识活动的感悟、行为意识活动的选择等的过程,也是人的知性的自发性能力、人的感性的自悟性能力、人的理性的自律性能力等的呈现。也就是说,自我意识对自身的认知活动的认知上升到知性层次(认知),对自身情感活动的认知上升到审美层次(情感),对自身的道德行为活动的认知上升到理性层次(意志行为)。

那么,“自我意识”的活动过程是怎样的?人的以上三种能力是如何呈现、上升到的知性层次、审美层次、理性层次?

下面介绍ー下皮亚杰的理论。(“认识——体验——调节自己”,类似于皮亚杰的“同化——顺应——调节”的认知结构以及认知的发展。)

皮亚杰(1896年—1980年)深受康德思想的影响,康德的“十二范畴”理论虽蕴含着动态的辨证法元素,却主要是从静态阐释了他的认知结构要素,而皮亚杰从认识的发生以及发展的动态方面发展了康德的“十二范畴”认识论。皮亚杰的认知结构理论对西方的教育特别是学前教育的影响深刻。

皮亚杰提出了人对事物的认知结构是通过人的认知活动中所产生的同化——顺应——平衡辩证发展过程的作用,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动态地建构起来的。同化是指个体将外界信息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结构的过程,但是有些信息与现存的认知结构不相应时,这时个体就要改变认知结构,这个过程即是顺应。平衡是对巳有认知结构和新的认结构进行调节的过程,从而达至更高一级的认知结构水平。

皮亚杰认为,在主体(思维者)与客体(思维对象)之间,知觉或概念作为中介物,在主体到客体,客体到主体之间相互作用中,起着中介的作用。知觉就是对思维对象刺激思维者所出现的信息的综合处理,概念就是对综合处理后的信息分类,用语言、文字、图画等符号表征。

而知觉和概念首先开始于活动,通过活动,主体内部认知结构得到有效的建构,形成了知觉和概念。通过知觉和概念的中介作用,客体的特性被认识。

人从出生至青少年期间,其认知活动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时期(0至2岁)、前运演时期(2岁到6岁)、具体运演时期(7岁到10岁)、形式运演时期(11岁开始)。也就是人从生物反应—心理反应—活动概念化—直觉推理—逻辑推理—抽象运算的思维发展过程。

简单点说,人是通过各种活动,收集各种信息,将之纳入已有概念,或加工成新的概念,运用概念来认识自己,认识世界,感悟人生,选择人生行为。从而呈现出了人的知性的自发性能力、人的感性的自悟性能力、人的理性的自律性能力,其认识上升到知性层次(认知)、审美层次(情感)、理性层次(意志行为)。

人的自我意识其实质就是这样ー种通过概念将杂多信息综合*统一起来的活动,其综合统一的过程就是自我意识活动的过程,你的综合统一能力(这种能力也可称作为概念化能力*)强,你的自我意识就强。

如果人的自我意识强,那么他的知性的自发性能力、感性的自悟性能力、理性的自律性能力也会强。而创新能力归属于知性的自发性能力,审美反思能力归属于感性的自悟性能力,自主生活能力归属于理性的自律性能力。也就是说,按照三段论,如果我们学生的自我意识强,那么他们的创新能力、审美反思能力、自主生活能力也会强!

注释

*综合:直观中把握的综合,想象中再生的综合,概念中认知的综合。

直观中把握的综合将接收到的表象(信息)在时间序列中进行整理、联结、加工。

想象中再生的综合:一个表象(信息)按照一条恒定的规则造成心灵向另一个表象(信息)的过渡,即使这个表象(信息)并不在场。

概念中认知的综合:作为一种统一的意识,概念把杂多、逐渐地直观到的东西、然后还把再生岀来的东西给合成一个表象。一切知识都要求有一个概念,不管这个概念如何不完善或者如何隐晦。但这个概念就其形式而言在任何时候都是某种普遍的东西,是用做规则的东西。

在我们一切直观的杂多的综合中,从而也在一般客体的概念的综合中,以及也在经验的一切对象的综合中,都必然发现意识的统一性的一个先验根据,这就是先验的统觉(自我意识)。

*概念化能力:对收集到的杂多信息在“时空、十二范畴(知识);热情、乐观、感恩、优美与崇高(情感);毅力、勇气、自律、交往力(意志行为)”等概念下综合统ー起来。



理性杂谈(4)_第19张图片


理性杂谈(4)_第20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理性杂谈(4)_第2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4月27日 逃避自由

前晚由于喝了某网红品牌的芝士茶,加上在家庭教育群里受到群友讨论的启发,自我进ー步澄清了“自我意识”这个相当难明白的学术性的概念,相当兴奋,躺在床上ー段时间睡不着,就带上耳机听ー听收藏起来的自己喜欢的歌。当听到Lana Del Rey(打雷姐)的《Ride》(《逃离》)时,不知为何,刹时感到心灵的颤动,诗就自然而来了。

“茫茫夜空空寥廓,熙熙人海海辽阔?情到深处人孤独,爱达极致心落寞。”

(注:此处是将“情”和“爱”进ー步抽象,将其对象范围展开,不仅对个人,而且对这个国家,对人类,对你所做的事,对自由的灵魂。)

Lana Del Rey 1986年6月21日出生于美国纽约州,独立音乐歌手,唱作人,歌曲创作人,Lana的音域十分广泛,被称赞为最迷人和最富有感情的女低音。这首《Ride》(《逃离》) 从ー个判逆美少女的角度,讲述了她浪迹天涯的感受:她渴望有“家”的温暖与有“家”可以休憩;然而又疯狂追求“自由”的不羁与激情!在深深的矛盾之中纠结,她选择了“逃离”!

歌曲前后的两段内心独白,很感性又很有哲学思考的深度,非常精彩!甚至我认为它们比歌曲本身精彩。

在这两段内心独白中间的歌唱部分,唱出了浪迹天涯征程中孤独无助的悲壮,也唱出了妥协的无奈,因为厌倦了疯狂不己,厌倦了黑夜前行,希望有人陪伴,给予慰藉,不要陷入孤身ー人而崩溃的困境。

MV中反复出现“《Ride》(《逃离》)”,究竟她在“逃离”什么?是逃离可能的“家”的温馨?还是逃离“自由”可能给自己造成的伤害?“自由”可以带来瞬间的疯狂激情,也可以形成长时间的孤独,与社会疏离。这个世界,真的是“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吗?人,真的是“只在乎曾经拥有,不在乎天长地久”吗?

也许,在精神分析和社会理论家艾瑞克·弗洛姆的《逃避自由》ー书中,我们可以得到某种提示,《逃避自由》ー书认为:人类在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体系中实现个性化,社会历史条件及其环境决定了人的性格结构和特点。一方面,由于人的个性化日益加强,获得越来越多的自由;另一方面,则由于人们之间的关系日益残酷和敌对,在心理上感到更多的孤独和不安,人们由于忍受不了这种随自由而来的孤独和寂寞,乃至患上精神病,由此试图通过各种方式来逃避这种社会的自由。弗洛姆指出,对孤独的克制,对世界的憎恨和使个性丧失都是消极的逃避方式,结果是失去个人的自我。他认为最好的逃避方式是自发的爱和工作,从而使个性得以完善的发展。(摘自360百科)

你会逃避自由吗?抑或象弗洛姆认为的的那样,最好的逃避方式是自发的爱和工作,使个性得以完善的发展。但这样做会不会“情到深处人孤独,爱达极致心落寞。”?


(前半段内心独白):“我正处在ー生之中的寒冬时刻,路上遇到的人算是我唯ー遇到的夏日。夜晚我入睡时,梦见我和他们ー同热情起舞,ー同放声欢笑,亦ー同痛哭流涕。三年来的浪迹天涯,只有关于他们的回忆是能支持我走完这段征程,只有那些时光让我真正开心快乐!

我是ー名歌手,或许不是很出名,我曾经有想过成为ー名诗人,但经历过ー系列不幸福的事情后,眼睁睁看着这些梦想破灭,散作天际那百万颗耀眼的星星。我不断的许愿,ー直在重复闪光,然后破灭。但我真的不介意,因为我明白想要追求到真正的自由,是需要牺牲你所拥有的一切作为代价的。

当我曾经认识的那些人,发现我正着手的一切时,了解到我怎样支撑、过活到今日,他们都问我为什么?但对那些能感受到家的温馨的人讲这些毫无用处,因为他们完全不了解那些在他人身上寻求安全与慰藉的人。因为家是你感受温暖,得到休息的地方,而我没有。

一直以来 我都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女生,我妈妈说我是个善变的人,道德上没有指南针为我指引方向,个性多变,内心犹豫不定 ,仿佛像海洋上的波涛一般。如果我说,这种人格不是我刻意为之 ,那是在自欺欺人。因为我天生注定要成为另一种女人,我不属于任何一个人,我是属于大家的!

那种一无所有,却无比的期望能够体验一切,却痴迷于自由,期盼能无拘无束!对自由的渴求很让我惊恐,以至于我都不愿谈起,自由也将我推向彷徨无助!这ー切令我头晕目眩!!!”

(后半段内心独白):“曾经的晚上 我都会祈祷我能够找到我的归宿,终于我在那条宽阔的大路上找到了。我们本就没有可失去的 亦没有需要去争取的,再也没有我们所渴求的了。除了将生活过活为一件艺术品:放荡的生活,英年早逝,桀骜不羁,纵情快乐!

我对曾经的美国,依旧深信不疑;我对我梦想中的自己,依旧深信不疑;我对那条开阔的大路上的自由,依旧深信不疑;我对陌生人心中有善良存在,依旧深信不疑!

当我纠结时,我会逃离。你到底是谁?你有接洽到你心中最黑暗的一面吗?你有为自己创造美好的生活吗?在那个港湾,你能无拘无束的体验这一切!

我有!也许我是疯了,但我无拘无束!”

理性杂谈(4)_第2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理性杂谈(4)_第2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4月28日 半途效应

在当下中国社会,特别是在大中城市,一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二是教育竞争激烈的因素,不少家长都会在学前教育阶段,就让孩子上培训机构的技能培训班,希望孩子拥有一技之长,能在以后的学业竞争中成功胜出,这是可以理解的。可是许多家长都会遇到孩子学东西学到一半就想放弃的情况(这在心理学上称“半途效应”),而且很纠结:半是心疼孩子,不想逼孩子继续学;半是可惜孩子所学东西在时间上、精力上、金钱上的花费。面对这种状况,怎么办?

家长面对以上半途而废的情形产生纠结心理,大多数是源于对孩子成功的期待。那么,怎么来理解和定义成功呢?

我对“成功”的理解是:个人所说的被称为思想的话,个人所做的被称为行为的事,对个人自身、对他人、对社会、对历史的影响或影响力的大小。如果通过努力,你的思想或行为达到了你潜在的思维能力或行为能力可以达到的上限水平,对你个人而言,就可称得上成功了。如果通过努力,你的思想或行为不仅达到了你潜在的思维能力或行为能力可以达到的上限水平,而且突破了,并且不仅对你自身产生影响,而且对他人、对社会、对历史产生了影响力,那么从公众的角度而言,你成功了!

大家怎么看?

注:“半途效应”是指在激励过程中达到半途时,由于心理因素及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而导致的对于目标行为的一种负面影响。大量的事实表明,人的目标行为的中止期多发生在"半途"附近,在人的目标行为过程的中点附近是一个极其敏感和极其脆弱的活跃区域。导致半途效应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目标选择的合理性,目标选择的越不合理越容易出现半途效应;二是个人的意志力,意志力越弱的人越容易出现半途效应。行为学家提出了"大目标、小步子"的方法,对于防止半途效应的发生具有积极的意义(摘自《百度百科》)


理性杂谈(4)_第24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4月29日 经验和逻辑相结合

《中国思维批判》一书作者楚渔认为,中国人传统思维模式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薄弱。概念模糊是我们中国人致命的思维弱点,概念模糊为偷换概念、转移话题和诡辩术留下了空间。并且,轻视概念是不可能对范畴产生兴趣的,也不可能上升为抽象逻辑思维。所以,中国传统思维特别依赖于感觉,重视具象的知觉。而西方人重视逻辑思维,中世纪的西方尽管受到宗教思想的禁锢,但始终没有放弃对哲学和思维科学的探索和研究,继续向着理性方向发展,在文艺复兴后形成了庞大而精深的哲学和思维科学的体系。

(二)思维方法混乱而僵化,具体表现是:形式和内容脱节,理论和实践脱节,道德和行为脱节,内心和话语脱节,甚至发展到脸和面的脱节,脸皮和面子居然不是一回事。概念的模糊,思维的混乱,辩证法的滥用,产生了各种互为矛盾的思想理念,因而我们中国人什么样的思想都能接受,什么样的信念都能接受,甚至什么样的信仰都能接受;不管对错如何,只要实用就行,而且仅仅是眼前实用就行(易中天先生也认为,中国文明的特点是:有鬼神无宗教,有崇拜无信仰,我们信的是实用主义)。

楚渔先生可谓是对中国人“情到深处人孤独,爱达极致心落寞”!我想,所有致力于中国国民性改造的先辈王国维、蔡元培、鲁迅等,这种孤独与落寞会更甚!

我补充ー下楚渔先生的观点。中国传统的重感性经验的具象思维在古代的中国农业化社会“靠天吃饭,靠经验取胜”的大环境中,有着其独特的实用性优势,并且其生产经济包括农业生产、丝绸生产、陶瓷生产等领先世界证明了其效用性。但当近现代西方的重理性逻辑的抽象思维从量变到质变,大量地、系统性地运用数学、物理、化学等科学知识,首先进入工业化社会,并且快速发展时,中国传统的重感性经验的具象思维就显得落后于时代。而在更加数字化和抽象化的信息化的当代,以及可以想象的人工智能化的未来,中国人若固化在传统的重感性经验的具象思维中,那么很有可能被时代所抛弃!

“习惯是人生的伟大指南”是著名的彻底经验主义者休谟提出的命题,这个命题在重视经验的作用这点有其合理性,但它否定理性规则在认识中的重要作用,这对当代以及未来的科学发展和科学创新,起着ー种阻碍的作用。

思想没有内容则空,直观没有概念则盲。感性经验(直观杂多表象)和理性逻辑(概念化、数学化)的结合,才是科学发展和科学创新所必须的,而且更是ー种必然。

中国传统的重感性经验的具象思维在当下仍然很强大、很坚强!要想走“感性经验的具象思维”与“理性逻辑的抽象思维”结合的路,也许可能是寂寞的、孤独的、小众的,但这终须是要走的,向前一小步,文明一大步!

“茫茫夜空空寥廓,熙熙人海海辽阔?”寥廓的夜空是一种客观存在,空而不空。但是人海中的人,象海那样辽阔吗?正视我们存在的问题,不是负能量,而是为了更正确地前行!


理性杂谈(4)_第25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4月30日 学会真思维

《学会真思维》是被称为“思想狂徒”、“哲学乌鸦”的黎鸣教授的作品。黎鸣1961年毕业于江西大学物理系,后进入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控制论与系统工程专业,后长期进行哲学研究工作。黎鸣教授从一个“理工男”转型到文科领域研究,在科学思维方面有他的优势,在当下中国文理分科的现实状态下,黎鸣教授的“跨学科”的哲学研究以及哲学见解,有其独特而深刻的地方。

黎鸣教授特别从科学思维的角度,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分析和批判。他认为,中国春秋时间,产生了三位伟人:老子、孔子、墨子。老子的《道德经》是有关宇宙本体,亦即宇宙本身的不朽之作,老子的思想是有关真理的。孔子的学说是有关人的道德思想和伦理行为的学说,是有关人的真诚的学说。墨子中的《墨经》部分是有关形式逻辑和自然科学哲学的学说,是有关事物真实的学说。

可是,后人从老子身上发展了的是追求养生和长生不老,从孔子身上发展的是读圣贤书、考状元、做官,而墨子的形式逻辑和自然科学哲学的学说,基本上是被忘却了。因此,中国此后的社会,大都是由孔子有关人的道德思想和伦理行为的学说占了主流的统治地位,但是由于孔子学说被当作了考试做官的工具,没有了真理和真实的支撑,孔子的有关人的真诚的学说就显得有点虚情假意了。

缺少了对真理的不断追求的信仰,缺失了对真实的不断追问的科学思维,这就是中国为什么不缺技术发明,却最终形成不了科学的非常重要的原因。

相反,西方人自古希腊以来,就受到了形式逻辑思维的训练和影响,即使是被称为西方最黑暗的被教会统治了一千年的中世纪,形式逻辑仍在发展并且完善了。因此,一旦西方经过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经验主义的兴起与形式逻辑的相互碰撞,西方的科学革命就此诞生了!

黎教授在书中举了一个例子,牛顿三定律与形式逻辑的思维规律的关联:

第一定律,当物体不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它保持静止和匀速状态。这就是形式逻辑的思维规律的同一律,A就是A。

第二定律,F=ma,即力=质量x加速度。这就是矛盾律,F1不等于F2,加速度变了,F就变了。

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相等、方向相反。这就是排中律,不是A就是B,不是B就是A,中间没有第三者,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互补。

文中还谈到中国传统的浮夸和华丽的文风对科学思维的有损无益。

其实,狂徒不狂,乌鸦不乌,他是希望人们学会真思维而己!

你可能感兴趣的:(理性杂谈(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