窑洞里母亲的那台缝纫机

        我的老家在陕北黄土高原上的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在七八十年代,这里非常贫穷落后,村子里不通电也不通路,人们生活疾苦。现在不同了,公路四通八达,水电配套齐全,堪比世外桃源。

        在老家的窑洞里,一台缝纫机静静的放在那里,布满了灰尘。曾经光滑明亮的机架已经锈迹斑斑,原本平整的面板也褪去了往日的容貌,机踏板也失去了往日的轻巧灵动。这就是母亲的缝纫机。


        在我小的时候,缝纫机是每个家庭里最珍贵的东西,我家的这台缝纫机也不例外,伴随着母亲,也温暖着我童年的日子。如今母亲老了,时代也不同了,当初母亲脚踏缝纫机为我们缝补衣服的情景也成了失去的风景。母爱没变,但爱的方式已变成另一种关怀。

        在那个年代里,这台缝纫机是我家里唯一的机械化设备。从我记事起,母亲的这台缝纫机是家里最贵重的。在那个经济、物质相对匮乏的年代里,可想而知这台缝纫机的地位了。母亲是不让我碰它的,主要是怕被我弄坏。而我生性调皮,常常偷偷摸摸的乱动,这儿搬搬那儿拧拧,因为这没少挨过打找过骂。我也是奇怪,在小时候不知道为什么,越不让动的东西我越好奇。母亲像保护孩子似的保护着她的缝纫机,常常擦拭的干干净净,每次用完就轻轻的放进舱里,盖上盖板,再压一块棉毯以保证机面不会受损。

        在那个年代里,穿一件新衣服是一种奢求,只有在过年或者出门的时候才会穿上,平时穿的都是缝了又缝补了又补的旧衣服。要做一件新衣服,一般要到乡镇上量身订做,或者买一块布料,妈妈就用缝纫机自己做,当然这样比买成品的衣服便宜一些。一件衣服往往老大先穿,等老大穿不了的时候,再经过裁剪留给小的去穿。所以,缝纫机是不可或缺的,它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慢慢的我才理解母亲当初为什么如此爱护缝纫机了。其一,在当时算是最贵重的东西;其二,它可以让我们穿的更好。

            母亲的这台缝纫机是老虎牌的,心灵手巧的母亲不知用它做了多少衣服,织过多少针脚,缝补过多少破洞,辛苦的为我们操劳着。回想当初,母亲在缝纫机前,脚踩踏板的声音饱含了多少母亲的爱,在哒哒哒的回声里倾注了多少母亲的心血! 时光荏苒,倏忽间三十多年已经过去了,我也已经是孩子的父亲了,那时快人快语的母亲老了,两鬓增添了几许白发,脸颊布满了皱纹。时间飞逝,一幕幕往事又涌上心头,在窑洞里母亲的那台缝纫机哒,哒,哒的声音又回响在我的世界里,这是母亲的爱!

你可能感兴趣的:(窑洞里母亲的那台缝纫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