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的诅咒

知识的诅咒_第1张图片
图片来自谷歌

上周在微博上看到一个博主推荐了一本关于论文写作的书籍《Writing Science: How to Write Papers That Get Cited and Proposals That Get Funded》。查了查作者Joshua Schimel,他是一个在UCSB任教的教授。在亚马逊上看了读者评论后,发给了王同学。过去的这个周末,王同学都在研究这本书,看完了临睡前还和我聊具体内容。特别巧的是,作者在书中推荐了另一本书《Made to Stick》,后者我今年二月份的时候恰好看过。

《Made to Stick》中有个很重要的概念,叫“知识的诅咒”(the Curse of Knowledge)。今天,我就从“知识的诅咒是什么、为什么重要、以及怎么办”这三个方面和大家聊聊读这本书的一点儿收获。

1、“知识的诅咒”是什么?

在1990年的时候,斯坦福大学有一个心理学的博士生,他的博士论文做了这样一个实验:把被试分成两组(A组和B组),给A组的学生一个清单,单子上列出了一些大家耳熟能详的儿歌的名字。A组学生要做的事情就是,拍桌子,在桌子上把这个节奏给打出来,然后让B组的被试去猜,对方敲打的节奏到底是什么歌?对于B组的被试来说,这个猜的过程并不容易,最后120首歌,B组仅猜出了3首。从概率上来说,只有2.5%。有趣的是,A组的学生认为B组能猜中一半,也就是50%。

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因为A组的被试认为,这些歌都好熟悉的呀,而且我这么认真地在“拍节奏”,这不是很明显的嘛?A组的人在拍这个节奏的时候,因为他知道那首歌的歌名,比如说“祝你生日快乐”,于是他的脑海里一直在循环着这首歌。比如但是对B组的人来说,他的脑袋里没有“歌名”这个信息,他不知道这首歌具体是什么,那么他直接去听这个节奏的时候对他来说就很难。这是A组所不能理解的。

这个就是“知识的诅咒”,通俗地说,就是一旦你知道了一个信息(学会了一样东西),你就很难想象你不知道该信息(没学会该东西)的情景。你已经知道的那些信息“诅咒”了你。

以下来自维基百科:

The curse of knowledgeis a cognitive bias that occurs when an individual, communicating with other individuals, unknowingly assumes thattheothers havethebackground to understand.

2、为什么理解“知识的诅咒”很重要?

不知道大家看到这里想到了什么。

我想到的是,初三那年我们开始上化学课,全校只有一个化学老师。这个化学老师教我们初三七个班,她已经在我们学校工作超过十年了,课堂上她有一句口头禅是:我已经教了这门课十年了,这本书我已经教了十遍了,从头到尾那句话在哪一页我都知道。这对学生来说是一件好事吗?当她讲到某些部分,班里同学不理解的时候。她就会非常非常地,困惑?我现在想起来的话,好像还有些恼怒,就觉得,为什么这么简单的东西你们都不会?

更夸张的是我在高一的时候遇到的一个物理老师,年纪也很大了,有将近五六十岁的样子。他讲的课,我们全班只有成绩最好的那个男生听得懂,但是呢,他有时候一节课就讲一道题,就一道物理题,全班只有一个人听得懂。我们大家都很沮丧,老师也困惑,就觉得说为什么?老师还很愤怒,现在回忆起来,每次下课他离开教室的表情都是生气的。好像在说:为什么你们都不懂?

当我看到“知识的诅咒”这个概念的时候,我就理解了这两个老师,这个概念的核心就是当你知道了一个东西之后,你就很难去想象你不知道这个东西的情形。对于老师们来说,当他们对自己所教的东西非常熟悉的情况下,他们也就很难想象学生所处的状态了(那些不知道歌曲名字的B组成员所处的状态)。

这也是沟通这个问题为什么这么难的一个原因,在我看来,就是说当你在沟通一个东西的时候,你可能你自己知道你想沟通什么,但是并不代表着你说的时候是用一种适合对方接受的方式来说的。我在微博上关注了一些教育博主,记得有一个博主提到不一定北大清华毕业的就是个好的中学老师,这个问题在于什么呢?他很聪明,他觉得一切都很好理解,自己讲得特别流畅,但是孩子大部分还是普通孩子啊,他很难想象普通孩子面对这些题目时的困境。

前阵子网上吵得非常火的一件事情:“陪孩子写作业导致心梗”。后来很多父母出来吐槽陪孩子写作业的时候控制不住自己的“愤怒”。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父母已经很难想象孩子在面对那些“简单的题目”时的情境了,因为父母早就学会了啊。学会的那些知识“诅咒”了我们。

不仅是老师和学生之间、父母和孩子之间,其实人与人的关系中,很多时候我们都会面临这个困境。当你在和别人沟通你的想法的时候,你脑子里是很清楚你要表达什么的,但是这个信息能不能准确传达到对方的大脑里呢?比如,企业里,领导对企业的想法,愿景,能不能准确传达给员工?一个政府的五年计划、某报告里提到的“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提出这个概念的人应该是清楚“美好生活”指的是什么的,那么读这个报告的人都能理解吗?理解的和写这个报告的人所理解的一样吗?

3、怎么应对“知识的诅咒”?

这个问题的核心在于,信息差。你有一定的信息要表达,你需要对方理解你所表达的,记住你所表达的。那么最后焦点就集中在:人们能记住什么?人们能记住怎样的故事?怎样的信息?比如有些耸人听闻的谣言传播得很远很广。还有些谚语也传播得很广,不同的语言中甚至出现相同意思的谚语。它们有什么共性?

《Made to Stick》整本书讨论了那些让人听一次就忘不了的信息的六个特点:Simplicity、Unexpectedness、Concreteness、Credibility、Emotions、Stories,首字母可以凑成SUCCESs。当然,这是从案例中归纳总结出来的规则,很多时候,只要满足其中一部分就可以达到Stick的目标了。

回到开头,《Writing Science》中,就讲到怎样用这六个原则去写科技论文。论文的本质也是沟通,做了实验,得到了什么结果,怎样把这个结果最大化地传达给外界读者,引起目标读者的兴趣(去引用、做进一步研究、给你钱让你继续做想做的科研)。

想起在去年一次课上,老师安排我们读一篇论文。每个人只要读其中的一部分。读完后,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把老师当作自己的奶奶,跟“奶奶”讲一讲你读到了什么。这也是个很有意思的设计,它让你从听众的角度去思考怎么说,对方才能理解、怎么说对方才记得住(论文很长,很可能说到后面就忘了前面的)。

如果你对这个话题感兴趣的话,可以去看这本书。有很多例子,很有意思。今天就写到这里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知识的诅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