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好讲师的陷阱
一直以来,我都向往能够站在讲台上,传道、授业、解惑。对待公司请来的职业培训讲师都心生敬意。
(1)一次培训印发的思考
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有幸参加了任老师关于企业内训师的培训,除了展现出的职业风范、课程设计,更重要能把复杂的知识串联起来,还能面对不同的授课对象使用不同的语言,点评也可谓一针见血。
在培训课上老师提出一个问题:
为什么企业组织的培训无数,受训人员感知效果却很差?
对此问题,我想很多培训组织者、团队的管理者都有共鸣。我们公司的老总曾直接质问人力资源部总经理:
“培训花费如此之高,做了这么多的培训到底有什么用?能带来业绩的提升吗?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看到培训有任何产出。”
当时,我们人力的梅总并没有反驳,回来后整理出了不同层次员工培训的类型、培训的目的和反馈等向老总进行了专门的汇报。但至此以后,我们的培训经费压缩了大半,再也没有那些开阔员工视野的培训了。
至于培训,无论是业务类、技能类,还是素质类,其益处无需多言。当然我们也有同样的疑惑,为什么做了培训,但是成效甚微呢?
对此,我作为是受训者有自己的感受。所以当老师提出这个问题时,我举手充当马前卒与大家分享了我的看法。
我结合自己的感受分享了两点:
一是每个人存在舒适区、学习区和焦虑区,舒适区是我们解决问题的惯有模式,虽经过培训但依然逃不过舒适区的解决和思考问题的限制,所以,即使经过培训,我们还是习惯过去解决问题的方式,很难改变;
二是经过培训,学习新知识会挑战我们的思维习惯,从学习到内化,其实是认知重构的过程,需要将新学习到的知识与我们现存的知识体系进行重新组合,这个过程非常艰难,很有可能导致我们组合失败,当思维习惯难以改变时,我还会延用过去的方式。
正当我得益于我的回答时,老师给我泼了一盆冷水。
“请说人话!”
顿时感觉被羞辱一般。但细想,过去当我站在讲台上讲课时,也会时不时拽一些“高深”的名词,似乎不拽这些词,显得我水平不够。
在无形中,我已经陷入了“知识的诅咒”。
(2)知识的诅咒
1990年,斯坦福大学的一位博士做了一个实验:
他把被试者分成2组(A组和B组),给A组学生一个清单,单子上列出了一些大家耳熟能详的儿歌名字。A组学生要做的就是,用拍桌子的方式把歌曲的节奏敲出来,让B组的受试者去猜A组敲的节奏到底是什么歌。对于B组来说,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实验结果显示A组敲的120首歌B组只猜对了3首。猜对的概率只有2.5%。更有趣的是,A组的受试者认为B组至少能够猜对50%。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呢?
因为A组的认为,这些儿歌都是我们熟悉的,而且我敲打的节奏都是对的呀,没理由猜错的呀!比如,两只老虎这首儿歌,A组的人在敲打的时候,在他的脑海中会一直循环这首歌曲。但对B组的人来说,他不知道歌的名字,也不知道歌词,只能依据敲出来的部分曲调来猜,实际上是非常困难的。
这就是“知识的诅咒”:通俗的说,就是一旦你知道了一个信息(学会了一个东西),你很难想象你不知道该信息(或没学会东西)的情景。
你已经被自己知道的东西“诅咒”了。
当我站在讲台上,拽别人听不懂的词,说那些晦涩拗口的话时,我已经被我熟悉的知识“诅咒”了。
所以,“说人话”应当算是做一名讲师最基础的要求。
2、为什么我设计不出好课程?
我们常看到一些培训机构打出标语“以学员为中心”,“讲人话”是基本要求。此外,还要求我们从课程设计的角度围绕学员的问题、需求开展。
我也算是公司的内训讲师之一,我的课程设计基本上算是“闭门造车”,臆想学员们应该对什么感兴趣,把我以为高大上的东西拿出来学员们就会感兴趣,对他们就能起到帮助。
当这么想的时候,我又掉进了那个陷阱。课程设计出了问题,即使课程有趣也难以俘获人心。好的课程设计要坚持八字方针:有道(有道理)、有料(有内容)、有趣(吸引人)、有效(能解决问题)。
有道,是我们讲的内容要有道理;有料,授课要有内容,有干货;有趣,讲课方式和课程内容要幽默风趣;有效,授课的内容要能够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法,而不是只讲道理。
我们的课程设计经常不够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一是课程缺少案例。案例,尤其是贴近授课对象所在行业的案例,需要讲师在生活和工作中不断积累,而且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对案例进行加工整理,方能供授课使用,我们不缺乏授课的理论,恰恰缺少就是让课程内容更加出彩的、让学员理解起来更加容易的案例。
在大学期间,我所在的学校每年都会评选“十大最受欢迎的老师”,我听过我们学院马老师的课程,3个小时往往很快就过去了,他的课程还吸引了很多其他学院的学生来听课,他的课程不像其他老师是由理论堆砌的,而是充满丰富而有趣的案例,用生动的案例来分析和解释理论,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案例不一定非得是商业案例,生活中、影视剧中任何情形都能成为我们授课的案例。
二是课程适应性差。理论与实践脱节,这种情况并不少见,我前面提到的“知识的诅咒”就是属于此种情况之一,其原因是我们只专注理论研究,忽略了实践。很多高校老师的课程也存在这种情况。
记得研究生毕业的前一年,我开始疯狂的找工作,我的导师出于对我的关心,宽慰我的同时给我提供了两条建议:第一,暂时先不用着急,等学校的大型招聘会再投递简历;第二,给企业的老板发邮件。我当时并未回绝导师的热心建议,与导师的进一步沟通中才了解,她已经远离校园招聘很久了,绝大部分知名企业的校园招聘都需要线上申请、线上筛选与测评后才能进入候选名单库。
我们设计的课程,首先要想着要帮助学员解决什么问题,又应该如何结合理论和方法落实,如果只把我们想说的讲出来,恰恰说明我们离实践越来越远了。
三是“我有药,谁有病”的思维模式。很多讲师,包括我在内,在授课时惯用的思维模式是这个课程如何好、能够解决什么问题。例如,讲授营销的4C理论时,思路是4C理论的含义,4C理论分别指代是什么,营销中应该如何使用。
这种思维模式如同你有好药在手,在大街上喊,“我有药,有好药,谁有病?”,以自我为中心,没有站在学员的角度考虑问题。
好的课程设计要求我们站在学员的角度,问题导向,望闻切问找到病症后,再对症下药。
四是给出的方法成本太高,落实难度较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以为培训结束了学员们就应该将学习到的方法应用到实践,当我们发现很多学员没有使用我们教授的方法时,我们往往把培训效果差的原因归结为学员不使用。实际上,我们给出的方法成本太高,学员们在使用时,往往缺乏行动的动机。还有一种情况,我们很多时候给出的并不是方法,而是目标。
我曾参加一个公司关于产品推广的培训,培训讲师先是把推介的产品做了详细的阐述,之后便告诉所有营销行员提升产品加载就是要对所有在库客户陌生拜访。
到此培训就结束了,可想而知产品推广最后失败了。
实质上,很多培训我们只给了一个解决问题的目标,缺乏实现目标的路径,培训老师要帮助学员解决的恰恰是通往目标的路径,而且需要把实现目标的成本下降,让执行动机上升。
当我们拥有训练有素的职业风范,时刻以学员为中心,站在学员好的讲好课,同时,课程设计要避免4个陷阱,那我们离好讲师就近一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