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花的故事(一)

      今天课堂上的题目又是在黑板前做的!课前我有大把的时间,做这些题目太简单了,分分钟的事情,我为什么就不做呢?不仅是上课,买衣服,做饭,打理家务,所有的事情都是拖到没法再拖的时候才做。为什么呢?

        小花不停的问自己。

        这样的问题小花问过无数次,也答过无数次,但是答案都是一种:本人懒癌晚期。

        真的仅仅是因为懒吗?小花这次有些疑惑了,懒的后面还有故事吗?故事?小花的思绪飘荡开来,故事在那儿呢?

故事场景切换:几十年前,那时候的小花很小,只有几岁,小花叫她小小花。小小花上面有四个姐姐一个哥哥,父母都盼着它是个男孩,可她还是个女孩,在那个连肚子都填不饱的年代,孩子本来就不讨喜,多个孩子多张嘴,而且她还是个丫头片子,于是小小花就成了家中的小多,多一个不喜,少一个也不悲的。

        为了体现自己的价值,小小花一直盼着自己快点长大,像哥哥姐姐们一样,能干好多好多的事情,成为家中不可缺少的一份子。

      第一次,父亲安排小小花做事的时候,小小花可高兴了。我终于长大了,我终于可以做事情了,小小花幻想了很多很多,她想了很多种做事的办法,想像了很多种,完成事情后的快乐,想着想着小小花就偷着乐了。

事与愿违,等到做事的时候,还没等小小花开口,父亲就说错了错了,小小花连换几种方法,结果还是错了。父亲说:“真笨,连这样的事情都不会做”

再后来,所有的事情都是这样,父亲从不交流事情怎么做,更不可能指导事情怎么做,只有一遍遍的否定一遍遍的打击。

小小花也曾去姐姐那儿取过经,姐姐说,“就那样,谁也不知道怎么做才对,只有他自己知道”

备受打击的小小花泪水涟涟,哭诉着说:经历了一次次希望和失望之后,我觉得既然所有的努力都是错的,那就放弃吧。从那以后,我就跟木头一样,拨一拨,转一转。人是僵的,心也是死的。每当我我要做事情的时候,立刻有个念头冒出来,你个笨蛋,你个傻瓜,你做了也是错的。于是自己就觉得自己毫无价值,没了做事的动力,也没了做事的念头。

看着泪水涟涟的小小花,小花轻轻的拥着她,说:小小花,你受了很多委屈,我知道。想哭就哭吧。父母不能要求我们做完美的人,我们同样不能要求自己的父母是完美的人,在生活中,父母因为他们的情绪或多或少的都给我们贴过标签,而伤害过我们。可是贴不贴标签是他们的事,认可不认可标签,是我们的事。因为我们小,没有能力判断,所以接受了那些标签,伤害由此开始。

小小花:那该怎么办?

小花:小小花,如果把发生在你身上的故事换成邻居的孩子和她父亲,你作为旁观着,你会怎么看?你会觉得那个孩子笨那个孩子傻吗?

小小花:不会,明明就是父亲不对,他根本没交代怎么做。

小花:你会替那孩子委屈吗?她会哭吗?

小小花:肯定委屈,委屈了就哭出来吧,哭出来就好了。憋着,像我,都成了心病。

小花:很对。生活中不止父母,还有很多人,当他们批评或者表扬我们的时候,作为当事人,我们很容易进入情绪中,而忘记了事情的本身。这时候我们就需要换位思考,把当事人想像成自己的邻居、同事、朋友,而我们自己则是旁观者,这样,即可以控制我们的情绪,又能客观的对待事情,事半功倍。

小小花:真的呀!我真的不那么痛苦了!

        拖延症也可以吗?这就是开头提到的故事吗?小花自问到。

你可能感兴趣的:(小花的故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