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王祚
摘要:成功的知识管理平台是如何设计出来的?带你深入了解!
企业知识管理平台属于运营型系统,应用行政手段强制推行很难获得成功。在设计时最重要的就是面向用户进行价值创造。只有让用户觉得愿用、好用、享用,再配合运营手段,才有可能达到业务目标。
面向用户进行价值创造主要分为用户分析、动机设计、交互设计、视觉设计四步。
1.用户分析
负责人:
需求调研负责人
目标用户志愿者
关键交付件:
需求文档(使用场景描述)
常用方法:
用户研究;
用户画像;
现场沟通;
数据分析;
场景分析…
关键点:
用户分析是用户价值创造的基础。如果不了解用户是谁,就无法进行针对性设计,后续的步骤就更加无从谈起。用户分析,主要从用户的心理、生理、社会特征、经验、认知程度、从事职业等维度进行分析。
此处的用户并不单单指直接使用平台的人,还包括运营人员,管理人员及领导等。进行用户分析时,需要统一考虑。用户分析主要分为四步:
1)寻找潜在用户群:先对企业内不同的用户群进行分类,如研发类、市场营销类等,分别找到相应的接口人,通过沟通等方式获取其基本信息。
2)归纳目标场景:将潜在用户群提出的场景,根据头脑风暴、调研等方法,得出可能的目标列表并进行归纳。如:研发用户群,想要在启动新项目时,能够看到其它相关项目的历史经验等...
3)选定目标用户及场景:根据这些用户群提出的场景,按照价值高低、积极性、满足度三个角度来进行排列,优先选取高价值、高积极性、高满足度的用户群及场景定为目标用户及目标场景。
4)站在项目角度整体考虑:将目标用户及目标场景排序后,从项目资源情况、项目时间计划、整体定位规划等因素筛选最重要的场景进行规划。
对用户进行充分的分析后,就能根据情况针对性的进行用户设计。包括用户动机设计、用户交互设计、用户视觉设计。
2.动机设计
负责人:
产品经理、
需求调研负责人
运营负责人
关键交付件:
平台规划整体方案
运营方案
常用方法:
头脑风暴
同类产品分析
业务分析
用户心智模型…
关键点:
用户为什么要用你的产品?产品一定要满足用户某种需要才有可能获得成功。无论是规避损失,或者是追求卓越,都会形成一种驱动力,这就是用户动机。针对用户动机设计,具体有三个层面:
1) 产品定位层面:为了让产品本身能够让用户产生动机,满足需求。通常在基于用户分析中将用户归类,提炼某类用户当前急迫的需要和面临的难题,指导产品功能开发和创新。
案例:知识管理系统中,如果把知识库定义为事后收集归档的工具,那就是在给用户增加负担。但如果把知识库重新定义为用户在业务运行过程中文件的自然留存工具。把相应功能融入到社区、专题及各个具体业务场景中,让用户更专注与业务本身,反而会更为有效。比如针对问题的讨论、针对某项目的收割等,将知识库隐藏在业务功能背后,提供服务与支撑。让用户通过使用平台能够更好的达成业务目标,在此基础上,通过其背后的逻辑达到设计者的目的,会更有利于平台获得成功。
2) 产品功能层面:即使产品定位精准、长远能够解决用户迫切问题,但有时也并不能得到很好的使用。因为用户往往受习惯等因素影响,在动机转换成行动之间,还缺乏一定的诱因刺激。因此需要在产品功能层面也进行一些诱因的设计。诱因设计主要包括目标、规则、关系、反馈四部分。通过设计诱因,来让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产生一个个带有粘性的功能点,使动机顺利的转换为行为,并在长期使用过程中行程习惯,以保证产品目标的达成。
案例:360在开机时的提示,就是一个很好的诱因。通过弹出“您打败了10%的用户”提示,加上“一键优化”的醒目按钮,给用户设定了一个清晰的目标、简明的规则、将用户置身于群体关系竞争对比中,并给出了及时的反馈指引,从而人为的制造了一个清理电脑的诱因。同样的例子还有运动APP的步数排行榜、用户注册的新手任务、签单抽奖等等。都是通过在功能上植入一个个诱因,促使用户行动并使之行成习惯的做法。
3) 产品周边层面:用户需求只有在达到一定强度时,才会触发行动,成为动机。但如果用户需求强度不足,对于用户的短期利益不大,而且产品本身很难让用户产生动机时,就需要用到产品外部的动机设计了。常见的产品外部层面动机设计包括激励机制、内容营销等运营方式。
案例:滴滴打车,在初期车辆不多的情况下,用滴滴的便利性并不比路边拦车高。但设计者明白如果通过运营手段,对用户进行激励,使之产生习惯。那么随着用户数量增多,加盟的车主也会更多,便利性就会提高,就会有更多的用户使用,在网络效应下,就足以变成颠覆传统的新一代出行模式。因此滴滴先后投入巨额的运营费用做双向补贴等运营活动,时至今日,已经变成用户超过4.5亿,每天订单高达2500万的出行平台。当产品很难在其本身上促进用户动机时,通过外部的运营来促使用户转化行为,也是一种重要方式。
用户动机设计,就是通过产品定位、产品功能、产品周边几个层面来促使用户动机转换为行动。这种设计解决了”用户为什么要用你的产品”这个问题。让产品从能用变为了用户“愿用”。
3.交互设计
负责人:
产品经理
系统架构师
关键交付件:
架构设计方案
低保真交互原型设计方案
常用方法:
信息架构
流程图
关系图
功能模块关系图
框架原型…
关键点:
用户交互设计,是以用户为中心,来定义产品在特定场景下的交互反应方式。用户交互设计主要分为两个层面:
1)业务流程:通过将平台内各角色、各功能进行分类,利用信息架构等方式,站在用户的角度,从功能入口开始设计用户操作流程。例如,在设计知识库时,需要考虑有几种类型的知识,具体场景中他们分别如何被使用。用户更适合通过搜索来查找,还是更适合通过树状分类来筛选。选择一种方式的同时也要兼顾其它场景的实现。使系统能够既运行顺畅又能稳定的支撑所有情况。
2)界面布局:按照用户的认知习惯,来对操作界面及交互来进行设计,通过利用静态布局、动态效果等方式使用户在操作时更加顺畅。例如:在输入类界面中,通常会把选择框放到一起,输入框放到一起,以降低用户在鼠标和键盘之间切换的频率,以此来提高效率。界面及设计有很多通用的原则可供参考,如:费茨定律、席克定律、7±2法则、格式塔原理、泰思勒定律、防错原则、奥卡姆剃刀原则等。
通过交互设计,可以使使用者更好的使用产品达成目标,让产品从可用,变为易用。
4.视觉设计
负责人:
产品经理
视觉设计
运营负责人
关键交付件:
高保真视觉设计方案
品牌方案
常用方法:
色彩搭配
人性化提示语
UI规范…
关键点:
软件系统中的视觉设计,更多是视觉传达设计,也就是针对被传达对象来进行表现,而并不体现设计者本身的视觉诉求。因此,在软件中的用户视觉设计,需要具体考虑业务场景,脱离业务场景的美观是没有生命力的,用户体验更是无从谈起。在用户视觉设计中,主要有三步,分别是场景理解、感知认识、统一设计。
就是需要从用户的场景出发,理解用户在该场景下使用各功能的频率,在整个流程中的切换方式及移动的距离等。通过对感知的认识与理解,如:各种颜色的意义、各种位置的隐喻,各种符号的象征等,来产出用户可识别的形状、布局、尺寸、色彩等具体的设计稿。
案例:企业官网通常属于展示型系统,用户场景仅仅是浏览页面,用户在网站导航目录与具体内容页面之间进行切换,因此一般的设计风格都较为简约,根据企业行业、性质,配色都较为商务。但企业内的知识管理平台属于交互型系统,用户的使用场景更多的是协作与互动,因此设计风格就需要更活泼,配色更鲜艳,要有明显的对比来进行功能引导。
每种系统根据自己的定位,都需要贴身制定不同的视觉设计。只有通过这种方式进行的视觉设计,才是视觉与体验统一的,才具备真正的价值。否则,就谈不上视觉设计,只是关注美观,而考虑实际场景,仅仅是美工作图而已。
通过针对用户场景的视觉设计,可以让用户在使用平台的同事,享受到美的体验。让产品从可用,变成用户“享用”。
总结
企业内知识管理平台设计,一定要围绕用户进行价值创造。从用户分析开始,通过用户动机设计,让用户“愿用”,通过用户交互设计,让用户“易用”,通过用户视觉设计,让用户“享用”。也唯有如此,才能打造出真正成功的企业知识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