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婚男人爱上幼教老师?一堂以色列幼教课教你如何看到“没有偏见的事实”

已婚男人爱上幼教老师?一堂以色列幼教课教你如何看到“没有偏见的事实”_第1张图片

幼教教师培训课有一堂“亲师沟通课”。这堂课的目的是希望我们幼儿老师能够在与孩子家长的沟通上有更好的技巧与理解他人的能力,毕竟如果父母不跟我们站在同一条线上,或是和我们沟通不良,怎么样都会影响到小孩。

课程上到学期末,教授要我们分组讨论,找出一个过去与父母发生不愉快的事件,用教授整学期在教导的ECER-客观事件(Event),主观评断(Commentary),情绪感受(Emotion),行为反应(Reaction)来做事件分析。

分组后,其中一个A同学说她要分享她去年和家长发生的不愉快事件。

“那个爸爸对我有爱慕之情。”A同学第一句话就这么说“他每天早上带小孩来幼稚园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找我,跟我打招呼,问我好不好。如果我不在现场,他就会问其他老师我在哪里,一定要跟我讲到话,只肯把小孩交到我手上…从进幼稚园到离开幼稚园,眼光就只在我身上打转。这个变成老师之间的笑话,只要他一进幼稚园,大家就要我去『接待』”

“我和幼稚园园长反应,园长就找他会谈,请他注意他的态度,告诉他这样的态度让我很不舒服和困扰”,同学继续说,口气有些愤怒与悲伤“没想到会谈之后,他对我的态度有180度改变,从过度友善变成过度冷淡,到了幼稚园完全当作我不存在,完全不肯和我讲话。可是我还在带他的小孩,这样让我很难过。”

A同学说完她的经历后,我们开始做事件分析,一个同学写下了:

客观事件:一个幼稚园爸爸对我有爱慕之情…

这时教授刚好走过我们这一组旁边,看到了就要我们重写,“不不不,这句话已经是主观评断,客观事件只有对方的行为,也就是对方做了什么,没有任何评论与形容词,只有行为本身。”

所以我们又重新写了一次:

客观事件:幼稚园一个爸爸每天早上来幼稚园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问我在那里,一定要跟我讲到话,只肯把小孩交到我手上,从进幼稚园到离开幼稚园,眼光就只在我身上打转,一定要跟我说再见才肯离开幼稚园。

主观评断:他对我有爱慕之情,让他的行为超过一般家长的界限,对我产生困扰。

感受:困扰,不满,我很生气他让我处在一个尴尬又难以处理的处境,进退不得。

反应:我对他还是很友善,但其实很不高兴,所以要求园长出面处理这件事。

做完“事件分析”后,教授要我们先停下来听她说。

教授指出,在发生不愉快的事情时,我们在情境当下很容易做出直觉反应的主观评论,特别是对方的怒气或话语“踩到”我们的弱处之时。而当我们在加入太多情绪来做评断对方的行为时,负面的情绪感受与行为反应就会出现,而造成沟通上的负面循环。

大家把事件做分析后,回头再看好好看看对方到底做了什么(客观事件),有没有办法用同理,抽离自身情绪的方式,对于对方的行为有不同的解释和判断。

分组讨论继续时,A同学问我们:“妳们觉得这个事件还能够做出其他的评断吗?他是大人啊,态度与行为明显越界,我是要如何同理他?”

我和另一个同学,看着“客观事件”一项,来回讨论了好几遍,我突然想到某件事:“告诉我,这个爸爸有妳的手机号码吧?他曾经试着在妳下班后和妳联络吗?”

A同学摇摇头:“可能他没有这个胆子!”所以这是一个只在工作场合和工作时间中发生的事件。

“如果我们先跳开他对妳有爱慕之情,想跟妳有进一步发展的这个思维呢?”我跟A同学说“我们先来假设他对妳的行为并没有任何的男女意图时,我们会如何解释他的行为。”

“如果我园内的老师来跟我说有家长早上只找她,只肯把小孩接给她。我的理解会是:这个家长比较信任她(相对于其他老师),相信她对小孩最好,所以家长自然也会对这个老师特别的和颜悦色。”我继续说,我看到同组的两个同学脸色一起亮了起来“我们来改变我们的主观评断”。

主观评断:他对我有爱慕之情,让他的行为超过一般家长的界限,对我产生困扰。

主观评断:他对于我比起其他同事有更多的信任,所以对我有太多热情与关心,对我产生困扰。

“如果主观评断是这样下的,园长去找家长会谈时,角度与方式是不是会不一样?”我说。

“当然”另一个也在带老师团队的同学说“如果是这样,我就会先和这位父亲说,我了解他对于整个工作团队还不大熟悉,习惯比较信任特定的老师。但所有的老师都在带他的小孩,一旦其他老师觉得他只肯信任某个老师,其他的老师就会比较退缩,比较没有意愿和父亲与小孩建立更好的关系,这样反而会造成小孩的损失。而提醒他也该和其他老师友好,并且试着帮助他,让他在早上愿意把小孩交给其他的老师。”

“对啊,如果是我,我甚至会在工作会议上要求所有老师一起帮助这个爸爸,并且争取他的信任,试图和他建立亲师关系,而不是放著其他老师把这件事情当作笑话,除了嘲笑A同学之外什么都不做”我也跟着说。

“我懂了!”A同学很感谢的说“我的上司当时的处理也是粗暴,而且把我推上前线,直接认定对方是错的,也不给对方留后路,所以才让我后来的日子如此难受。如果她当初可以把这个事件翻转成单纯的父母对于幼教老师的信任,而不是把我推上谈判桌的第一线,可能我还是可以跟这个家长好聚好散~我现在了解到当初上司的做法并没有保护到我。”

“不,妳的上司是试着要保护妳!”我跟A同学说,但因为对于对方的行为有太既定的价值判断,反而难以产出良性沟通结果。

讨论结束后,我们这组的心得是:

因为下了不同的主观评断,就会让事件从“已婚男人对于单身幼教老师的爱慕”转变成“家长对于整体幼教团队信任感不足,只肯把小孩交给特定老师”。如此一来,不只是A同学,而且是整个团队与园长都会有不同的感受与做法。

教授最后提出总结:主导沟通结果的关键在“主观评断”。当你有能力在事件发生的当下,跳出直觉反应,就有能力将沟通结果带往你要的方向。

你可能感兴趣的:(已婚男人爱上幼教老师?一堂以色列幼教课教你如何看到“没有偏见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