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线城市里的小伙伴

首先说一句,我只是累了随便写点东西,本文章纯属虚构,有些地方写的描述的很刻薄,希望大家不要怪罪

第一章,张三

张三,李四,王五,赵六,冯七,周八,是从小玩在一起的小伙伴,但很遗憾,没玩到大。

他们小的时候还没有QQ微信等聊天工具,自然没有建群;后来有了QQ,互相都加了彼此的好友,但也没有建群,因为他们都很明白,没有建群的必要了。至于后来有没有建微信群,现在没有打听过,即使建了,也可能是有一两个喜欢说话的,偶尔在群里发个拜年话土味视频,而这个人,多半是赵六。

赵六脸皮比较厚,但好在宅心仁厚,很得人喜欢,就连有名的是非杠精冯七都不忍心挑他毛病。而且,诸多小伙伴里,他是唯一一个从来没有看不起张三的人。

有人以“张三”就是“路人甲”的意思,是说无需考证其名讳的人。就像拿莫温管一个瘦弱女孩叫“芦柴棒”,酒客管一个吊书袋叫孔已己一样,不用考证其名。其实,在东北方言里,“张三”是狼的意思,但我们这里的张三,实在是没有狼的狡猾,相反十分木讷,所以经常被小伙伴们聊不起和戏弄。以致于冯七周八两个人,在QQ上给张三的备注都是“地主家的傻儿子”。当张三家里没了柴米油盐,他家长常常打发张三去买,冯七就会刻薄地对周八说,地~主~家也没有余粮了?

其实张三的爸爸确实有那么三分地,于是,十年前的张三爸爸,和爷爷奶奶,一直守着这一点地。倒是张三妈妈是工厂职工,而且在一个男职工比较多的机械厂玩得挺转。如果别人问她当时怎么看上张三爸爸的,张三妈妈会一脸傲慢地说,当初瞎了眼呗;或者一脸无奈地说,谁让当初两粒毓婷没杀死那小东西,只能嫁了呗。她说这话的时候从不有意避开张三和张三爸。可想而知,在这种环境下,地主家那傻儿子,不傻才怪。

但张三虽傻,但只是缺根弦反应慢,以及不大说话所以让人觉得很木讷,在关键事情面前还是很灵光的。靠着这点灵光,后来生活的还不错,但这已经是后话了。

十年河东十年河西,后来赶上中国大搞基建,张三爸爸先是成了农民工,后来又学会了开挖掘机和各种机械,再后来又进了一家建筑公司成了正式工,再提拔成了工厂,现场负责人,总之一路顺风顺水,其间家里拆迁,又多讹了人家几套房子,等到事业达到一定高度然后和别人姘居的时候,已经下了岗而且人老珠黄的张三妈妈一哭二闹三上吊,却已经于事无补了。等到二人离婚的时候,张三跟谁已经不再是个问题,因为那时候,张三虽然没到法定结婚年龄,他和冯七的婚事已经基本定下了。

哦对了,张三同学和冯七的结亲,也很值得一说。张三爷爷奶奶和爸爸户口都在农村,都有地,适逢修路,占了他家的土地,政府问他家要钱还是要屋,他们没主意去问张三妈妈。当时已经下岗了的张三妈妈还保持着小市民的精明,告诉他们一定要房,最好一人一套,而且一定要搞定大队书记,多拿点好处。其实大队书记挺看不惯张三妈妈那种精明,于是恶心了她一下,让她老公和公公婆婆都各有一套,甚至张三也给了一套小的,但都没写张三妈妈的名。又过几年之后张三奶奶得了场小感冒,去乡卫生室挂水,医生连体温都没量就开了大剂量的抗生素。护士打完针就去玩斗地主了,把欢乐豆都输光了才想起来老太太的针早该打完了却没听见呼叫铃响,当她抬头看见桌子上的先锋5皮试液原封不动地还摆在桌子上时,脑子嗡的一声……

张三奶奶抗生素过敏死后,张三爷爷每半年也去世了。那时张三父母已经离婚,张三也独立顽强地生活了一两年了,自打张三毕业就没管过张三的张三爸爸现在和新老婆育有一女,实在没脸要二老遗产的两套房,房就归了张三。地主家的傻儿子,真就成了地主。

张三做梦也没想到有这样的好运气。张三的傻,之前说过,其实主要是话少反应慢。读书成绩不好让老师批,整天让人嘲笑,他自己也知道不是什么好事,因此性格更孤僻了。但是正因为他能意识到自己不大灵光,反而凡事行得小心,也没吃什么大亏。后来技校学出来之后找了个市政上的电工活,居然让王五和周八都羡慕。当年嘲笑张三的冯七,居然主动找到张三,两人关系日渐升温。张三又不是一点心眼没有,有房有工作之后找老婆,自然要找靠谱的知根知底的,既然冯七对自己也有意,那何乐而不为?

第二章,李四

每当周八想到张三和冯七出双入对时,心里就极其不平衡。

因为一方面周八觉得自已各方面都比张三优秀,另一方面,周八直到现在都没有谈过女朋友。更重要的是,冯七曾经一度追求过周八。煮熟的鸭子飞到傻张三碗里,实在让人恼。

但这事实在怪不得任何人。冯七喜欢周八的时候,周八正在苦苦追求李四。

在张三看来,李四是那种乖乖女,在小康以上的和谐家庭里很常见的那种女生,在家听老父母话,在学校听老师话,作业认真做,活动积极参加,下课后和关系很好的女生拉手逛操场或上厕所;在王五看来,李四是个矫情的小绿茶,常年围着老师周围转,长袖善舞于同学和老师之间,得到老师和同学的格外偏爱,自然获奖不少;在赵六眼里,李四就是个有气质的大美女,既然是个大美女,赵六就每天跟在李四后面卖萌耍宝,李四也不反感,也不表现出太多的喜欢,弄得赵六云里雾里。

李四对赵六的这种态度,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读。王五觉得这是种非常绿茶的行为,既然不喜欢,为什么还要吊人味口?这种看周八坚决反对,在周八看来,她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她不喜欢赵六,但又不好直接拒绝,只能让赵六知难而退,这是一种非常优雅有涵养的行为。冯七认同王五的观点,因为那时冯七正喜欢周八,周八却被李四迷得神魂颠倒。

不管是损还是褒,都不能否认李四那种完美女生的形象。李四小学的时候就看完了四大名著,初中各种中外名著总能说上一二,而且市里每次英语作文比赛都拿奖,排名在不错的中学年级前十,分数一般是张三的四倍;而且多才多艺且办事特别周全,深得老师喜欢;就这么一个充满智慧的雅典娜女神,偏偏又美得冒泡,夏天穿一件白色的雪纺裙,冬天穿长呢子外套牛仔裤,春秋天则是一件波希米亚风格长裙和比较紧的上衣,总之把颀长的身材显得更加挺拔,练过民族舞的身体又给这种颀长和高挑增色不少;李四的眼睛不算大,但眼睛里常年闪着星星,眼窝有点深,但是由于鼻梁高,反而显得五官更加立体,这种立体不是以粗枝大叶为代价的,相反,细细的鼻梁骨,配上细眉毛单眼皮,和一双薄嘴唇,让她的五官特别精致耐看。

有了这样的条件,也难怪赵六周八喜欢围着她,以及冯七因妒生恨。

其实不仅小女孩对李四心存嫉妒,基本上整个宿舍里的人都很嫉妒她家。就比如她的父母,双职工家庭,当九十年代工人们还在为保住工作不下岗发愁时,她父母却主动买断工龄自己开厂。那时候北方三四线城市也没什么机遇,但她家第一年买了夏利第二年就换了普桑,第三年换成雅阁,总之各种风声水起。有些人,之伍以来到你身边,就是要告诉你你百不如人,她家就是那种完美家庭。

每当周八看着赵六在李四女神面前耍宝,拍着胸脯自吹自擂我李四如何如何的时候,周八都在心里暗骂,呸,你也配姓赵?

周八和李四同届,而且周八王五李四三人都考上了省重点中学,周八和李四同在重点班,王五在普通班。赵六和冯七也考上了高中,但很差的那种,冯七因为和周八做不成同学有些难过,赵六更难过,因为他和李四缘分断了:李四搬家了,他们连街坊都做不成了。

周八成绩比李四差好多,但好在同是重点班,和王五比周八还是有点优越感的。况且学习一忙,李四也不大提起王五了,这让周八自信了不少。高二下,周八问李四你想考去哪里,李四云淡风轻地说西北大学。周八觉得一个这么有仙气的女子,怎么会去那里,但周八觉得,既然李四告诉了自己她的想法,至少说明李四是想和自己在一起的,于是便把目标放到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固然好,西北大学陕西师范也不错,再不济也是个西安建筑大学,于是拼了命的学习。

临高考两个多月前,学校大张旗鼓地宣传,李四同学被美国西北大学接收,周八才知道是怎么回事。万念俱灰。更让周八受不了的是,李四走之前还专门找王五叙了叙旧,根本没通知周八……周八乘下的两三个月都没心复习,最后考的分数挺低,选专业志愿也没情绪,最后在选专业的时候,周八父母怕儿子糊涂了心智误了终身,帮着自家娃挑了个省内的一个省属学校经管某专业。

巧的是,王五此时和周八同校不同专业。

第三章,王五

至于李四是不是喜欢王五,以及李四在三个人中最喜欢谁,这种事谁也说不清楚。不过应该挺喜欢王五。李四这么冰雪聪明的人,如果王五觉得自己绿茶,她一定会有所察觉。如果她连这都不在意而且去美国前还专门向王五道别,应该是挺喜欢王五的。

王五是一群小伙伴中的一个,这么说有点牵强,因为他很少和小伙伴们一起玩,常常待在家里。有时是他妈妈把他锁到屋里,有时是自己不愿出门。

王五是遗腹子,所有人都明白他爸爸的下落,但官方文书上写的是“失踪”。王五的爸爸之前在一家零件厂上班,在铸模成型车间。有一次下班的时候工长点名,点到王五爸爸的时候没人答应,想来可能早退了,工长就没多在意。第二天查签到表,发现王五爸爸还没来上班,这时候工长汇报给车间主任,两人都觉得有些奇怪。当天下午,王五和妈妈来到厂里。王五妈妈多了个心眼,找车间领导之前先找了自己爱人的工友。工友们说昨天下午就没乍见到他。最后几个胸无城腑的毛头小子说,最后一次见王师傅,好像是他去钢炉那里,爬到钢包上面查验钢水的什么参数,怎么就没见下来呢?

王五妈妈当时还怀着孕,听完这话哎呀一声叫就昏了过去,工人们一边报怨毛头小子说话不知逶婉,一边掐人中捋胳膊唤醒王五妈。醒来后的王五妈异常平静,挺着大肚子就回家了。晚饭,还买了他们家平时都舍不得买的广式腊肠,摆好两副碗筷在桌子上,一边吃一边抚着肚子,对着空椅子讲话。

在这样的灾难下,王五妈妈变得有点神经质,而王五则特别敏感。王五不像张三那样脑子缺根弦,相反王五很聪明,在加上王五妈妈从来没避讳过儿子这件事,这让王五很小就意识到自己和别人的不同。

王五妈妈是个办事很大气的人。当工厂里很多工人都在求着领导,给领导送礼让自己别下岗的时候,王五妈妈却已经开始给自己找别的出路了。那时候一个国家十八线小城的写字楼还不像现在那么多,基本上还是以工业为主的时候,王五妈妈凭着自己自学学成的会计技能,已经找到了一个白领的工作,而且上手很熟练。另外,王五妈妈并没有在意别人怎么看他家,别人打听她家的事,她就有一句没一句的解释两声。有时候也和邻居打打招呼,但是后来也渐渐冷漠了。

一是因为没话聊,二是因为,是再也看不惯他们,看不起他们。

小伙伴们住的地方,说是小区,实际上也是个职工宿舍,之前是同一个厂上班的共有,只是赶上下海和国企下岗风潮,才使得很多人离了厂,但是住处并没变,就像李四父母那样,发迹了很久才换了房子。市场浪潮让小区居民的关系从七十一个阶级兄弟那样的情感变成了七十二家租客式的勾心斗角,茶余饭后,都喜欢说说比自己好的人的坏话,顺便鄙视一下混的不如自己的人。而王五妈妈,既因为没老公被人鄙视,因为工作稳定赚得多被人嫉妒,所以后来也就不和街坊们往来了。

不仅不往来,而且到后来也限制王五和小伙伴们交往。因为在王五妈妈看来,这对王五是一种保护,避免王五听到那些风言风语。王五自己呢,有时候好奇外面的世界,当几个小伙伴在楼下玩的时候他就隔着墙上开的小窗户看着小伙伴们玩,有事又喜欢静,便独自坐下来学习。别人学习成绩好,要么是因为聪明要么是因为认学,王五都不是。王五是因为无聊靠学习打发时间。王五大部分时间都很懂事,知道妈妈的不容易一个人操持着那么多事,一方面妈妈保护自己不受外界的打扰,另一方面从邻居到社会各种压力各种小困扰不断,所以对自己妈妈往往是感恩戴德。

可能正是因为王五的这种生活方式,使得王五的存在感极低,张三冯七基本上不会提起这个人,自来熟赵六有时候提到他也只是那他说事,周八有点羡慕他,因为周八偶尔是个不大能沉得住气的人,所以很羡慕王五那种沉稳的个性。至于大美女李四,开始时出于好奇,对王五有点喜欢的那种感觉……

当然随着李四的出国,两人也没修成正果。后来王五高考成绩还可以,在王五妈妈的要求下,报了和周八同样的学校,学会计。

再后来王五顺利毕业,考取了公务员,小区里嘴碎的老头老太们对他家的成见就更深了。哦对了,王五常年在外,驻村工作,而且王五妈妈虽然也能赚不少钱,但是房价涨得越来越荒唐,买房还是不够的,所以还只能和这帮小市民为伍。

第四章,赵六

王五其实并不喜欢回家。王五很敏感,知道不管自己在外面混得多好,回去都会被那些邻居们冷嘲热讽。而且王五对自己的母亲,也有种说不出的那种感觉。一方面感恩自己母亲对自己的付出,另一方面又觉得她控制欲太强,自己不管是选大学选专业还是考公务员,都是自己母亲的意思。巧的是,周八也不喜欢回家。周八虽然就读于一个省属学校,却心比天高。周八喜欢看到世界一点一点变好,所以当他回到家,看到当年的街坊邻居,除了新添了几口人,故去了几口人,别的都一模一样的时候,会觉得很无奈。

周八又一次碰巧见到了王五,是因为工作。那时候,周八正在读研,跟着导师去农村作调查,碰巧接待的是驻村工作的王五同学。两个人从小交集不多,周八视王五为情敌,王五常年又被妈妈锁到屋里,因此基本上整个童年都没大说过话。这次见面,主要还是公事公办。

但周八还是给王五带来了一个消息:赵六入狱了,而且是很严重的罪过。

说这个消息的时候,王五也没表现出震惊,而是很平静的看着周八,希望他把故事讲完。

这个故事是周八带来的,周八是有一次回家,听着楼下一群老太太叽叽喳喳的聊天,聊的很欢快,于是打开窗户听了听,于是听到了赵六入狱的消息。

赵六是个宅心仁厚的人,是同龄人中的老大哥,很受人尊敬。赵六同学小学成绩稀松平常,初中亦然,考了个稀松平常的高中又读了个稀松平常的大专,学了化工专业。毕业之后很幸运的来到当地一个还不错的制药厂,干起了和所学专业差不多的事。赵六学生时代成绩不显山不露水,但真到了工厂里,反而事业突飞猛进,成了厂里生产车间的管理骨干,凡事以理服人,和大家打成一片,干起活来也不拈轻怕重,而且遇到什么问题学的也快。后来赵六提拔成了小组长,又从小组长成了工段长和安全负责人,负责最危险的车间。

但就是这样的能人,也没算过老天爷。

当时赵六并没上班,车间的一个毛头小子不是很懂,取叔丁基锂的时候没做好密封让它见了空气,一个大火球由此升空,另一个眼疾手快处事果断的老工人想都不想,拿笤帚取拍那个大火球,结果大火球变成无数个小火球,窜出了窗户在整个厂区里做布朗运动。制药厂发动所有壮丁去处置,但还是没能挽救危局。当粉尘车间的同志们打开车间门去捉小火球的时候,一个小火球却进了车间,酿成一场大祸……

当警察找到赵六的时候,赵六都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政府忙着封锁消息,也忙着安抚人心。最后答应死难者家属,会想办法让法院给责任人判重刑。此时已经在看守所剥蒜皮捆拖把的赵六,还不知道这个“交易”。新闻报道说,遇难者家属情绪稳定,相关责任人已经被警方控制……

第五章,冯七

还有一件事值得一说,赵六是在一家会所里被捕的,被捕的时候正和张三在一起。当警察找到他们的时候,赵六张三都认为是扫黄的来了,没当回事。

赵六没当回事,是因为自己根本就没有女朋友,况且自己又深得领导和下属的信任,即使这事传出去通报单位,也不过是自己的花边新闻;张三也没当回事,因为他知道冯七的性格,知道这事即使冯七知道了也不会拿他怎么办。生娃之后,冯七成了一个隐忍的家庭主妇,对冯七的性格,张三还是摸得很透的。

冯七和李四同为女性,但是两人的生活可以说完全没有交集。李四喜欢看书,冯七喜欢看电视剧;历史喜欢穿浅色衣服,显得干净,冯七常穿深色衣服,因为她父母懒得洗;李四在老师面前非常活跃,冯七同学却在学校不温不火;李四有时对周八有点冷漠,但冯七同学却一度对周八一往情深。李四满身都是带着人间烟火味的仙气,冯七则各方面都带着土味。

但是冯七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当李四忙着看书或围在老师身边,张三赵六追着个皮球满操场转,王五深居简出的时候,冯七却在思考自己的未来……

冯七父母进厂的原因,和他们同时代的人有点不同。别人都是毕业后国家包分配,胡乱给塞进一个工厂里,风气的父母却是“占地工”,当时工厂扩大用地,需要占用他们村的一块土地。冯七的父母一看机会来了,马上就找到大队书记送礼,然后就顺理成章的把地贡献了出去,然后两人都进了厂,城里厂里的正式工人。两个人为此高兴了好多年,都觉得自己当时神机妙算才成了“市民”,谁知几十年后拆迁,张三他爸家里的土地居然那么值钱,又有点后悔。

冯七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既隐忍又精明世故。赵六见过一次她买东西的样子,当时买鸡蛋,她说要五块钱的,结果上称一过,四块九毛五。老板说就这样吧,冯七不同意,又拿出了两个小鸡蛋,换成两个大的,这才算完;这种精明,有点像王安忆小说里的女主人公,小事上绝对不吃亏。但是,处理小事上的精明,并丝毫不能掩饰她人生战略上的无奈,冯七策划好的自己的人生,就是找一个靠谱的爱人,生一个娃,慢慢等到老了,听着《时间都去哪了》,看着眼前人回忆年轻时。这一点,周八理解的很清楚。

冯七当时对周八特别热情,周八自己也感受得到。但是周八不想给冯七什么承诺,因为周八清楚,两人在一起生活没什么前途。周八不知道冯七是喜欢自己,还是看好周八的前途才对周八表现得那么热情的,又或者两者都有。但是周八的理想爱人是一个灵魂伴侣,和它有着相似的颜值,相似的智商,相似的爱好,过着神雕侠侣那样的生活,而不是一个整天一边在灶台炉边操持,一边又逢人就说自己老公坏话的家庭妇女。就这样,周八虽然很感激冯七对自己的热情,但是从来没做过什么过分的举动。

后来冯七读了个普普通通的高中,又读了个烂大街的大专,毕业后工作了一段时间,一直和父母一起住,没换过地方。此时她打听到了张三发小的家事,决定和张三同学成亲。

结婚后,真像她想的那样,很快就来了孕生了孩子,辞掉工作专职当妈妈,生活平平淡淡,偶尔小吵怡情,一边看孩子一边聊微信干微商赚点小钱当零花,男主外女主内,从此岁月静好……

“某些女孩子做不了女店员、女打字员,只能一门心思做起女结婚员。结婚嫁个好人家是她们一生竭力经营的一桩买卖、一项事业。”周八读大学的时候看张爱玲的《花雕》,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冯七。周八从来没有看不起冯七,他只是知道自己不适合和冯七生活在一起。周八至今仍然单身,学习上生活上不顺心的时候压力大的时候,经常想到冯七,却很少想起李四仙女。

第六章 ,周八

这一种小伙伴里,存在感最低的是王五,因为王五长年被关在家里;存在感第二低的便是周八,因为周八骨子里带点傲慢,是非事不少,而且周八是个喜静的生物。

小学时候大多数孩子都差不多,上学读书,放学写作业,写完作业凑到一起玩。当时一部日本的动漫播出,几个男孩子都缠着家长买来暴龙机玩,周八没想过玩那东西,当时的周八正攒零花钱想买台小显微镜看洋葱,但周八的妈妈非常细心,发现了周八的“怪异”举动,于是自己做主买来一台暴龙机。

当然,周八妈妈这么做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周八。她知道周八不愿和人交流,于是买台暴龙机。暴龙机这种小玩具,最主要的玩法就是两个小伙伴,两台机器对打。这样一来,周八不就得和小伙伴门一起玩了吗。但是周八妈妈完全把周八想错了,十岁左右的男孩子,大多不修边幅,头发一想起洗一次,跑起来跟疯了似的,一靠近准能闻到汗味和头上的油味,周八打游戏追求体验,实在受不了同龄男生的身上的这种味,更受不了和自己对打的男生的粗鲁,于是做了一件很伟大的事:花自己的“显微镜基金”,买了台暴龙机送给李四,并且手把手教李四怎么玩。

可惜李四对游戏无感,再加上赵六整天缠着李四,所以知道暴龙机不再流行,周八都没和李四真正打过几局。

周八应该是这几个小伙伴里学历最高的。当张三冯七家娃都会走两步的时候,当文文静静的王五还在穷乡破落地跟那些泼妇刁民缠斗的时候,当赵六还在监狱里打家具的时候,周八同学,正在苦苦刷论文找数据。但周八活的很明白,知道自己并不是一个喜欢学习的人。小学生守则上的“热爱学习”那一条,周八无论如何做不到。这么多年来,支撑周八同学前进的,是他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另外,他的脑洞能保证他即使连题都读不懂也能答出个子丑寅卯,这一点是他在大小考试上屡屡化险为夷。

其实小学时候的周八成绩并不太好,而且经常惹老师生气。有一次一个年轻刻薄的女老师上课,提了一个问题,周八没答上来,女老师歪着头走到周八身边,轻蔑地看着他笑,说:“你是不是在想,等会放学之后,比父母是会给你做红烧鱼啊还是酱牛肉啊,但是我告诉你,如果你不好好学习的话,你会吃鞋底的。”全班哄堂大笑,而周八知道现在还记得这句额度的话和那个女老师阴险的脸。

直到初中,周八学习上才有了点长进,但也不是那种“听话”的类型。老师给他介绍的辅导班,周八从来都没有参加过;班里的集体活动,他也时常年缺席。直到高中,它的学习劲头才靠李四同学给激发了出来。

后来周八读了研,穷邻居看周八,都觉得这孩子前途无量,但至于周八实际情况怎么样,只有周八同学自己知道。周八爱看书但不爱学习,爱求知但不愿接受“制定知识”,喜欢大开脑洞但是想法深度不够,能忍受呆坐一天但有时候也特别浮躁,总之并不是一个“完美学生”,否则也不至于本硕两度没去成什么好学校,每次思考自己的前途,总觉得黯然无光。

周八很少回自己的社区,这也是原因之一。另外,周八不愿意看到张三比自己过得好。周八一次次安慰自己,张三之所以过成现在这样,不是因为他的努力或智商,而是他的好运气,但显然这种安慰无济于事。

尾  声

最后有件事很值得说,那时候小伙伴们还在上初中最后一年,周八李四王五肯定去重点中学,赵六冯七去普通中学也不成问题,唯独张三初中没上完就去了技校。有一次下雪天,张三准备把单元楼下的雪铲出一条道,周八学累了准备帮忙,看到周八下来了冯七也跟下来了。张三突然很严肃的说了一句话,“哎,我要是脑子再灵光点,该多有前途,该多好。”冯七听完之后看着周八笑,因为她想看走吧高兴,想和周八一起看这个笑话。没想到周八定定的看着张三,也叹了口气。冯七的笑容收住了,不再说话。直到赵六下来凑热闹,这场沉默才被打破。但是敏感的王五李四已经意识到,少年人的热闹关系,已经结束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十八线城市里的小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