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的影集算起来15本,存了好多照片。那上面是我所经历的岁月痕迹。当时留存下来的照片,没想到成为今天可以说说叨叨的故事。
这几日整理一下自己的照片,按照年代重新规整排列,并在相册的封面做好标签。能够用照片实物显示,是那个没有数码相机年代独有的记忆映像的形式。
看照片脑海里不免勾起一些回忆。藏在记忆深海中细碎波纹,此刻涟漪圈转,唤起了久违的珍藏。仿若过年时老母亲在灶台上大锅里熬煮的美食飘香四溢,此刻是掀开盖子看看,到底里面藏着什么东西的时刻,让我不免兴奋和激动。
最早的一张照片是婴儿时期,一岁时在照相馆里照的。坐在婴儿椅上,歪歪脑袋,胖胖脸盘,无邪无牙的笑容,可爱极了。那时候有相机的家庭很少,想照相就是到照相馆里照。
后来几张是上幼儿园参加游园活动照的。再后来就是上学之后。
记忆中最高兴最兴奋的一次照相就是我上小学,全家人在照相馆里照的一张全家福。面容清澈,发丝不乱。穿戴整齐,干净利落。
记忆中最臭美的照片,是用自家的电卷发棒,卷了刘海,卷了发尾,拉着闺蜜好友文君去照相馆照相。时髦卷发,略显成熟的造型,在当时中学生中另类突出。现在看着照片,忍不住想笑。
后来陆陆续续有更多的照片,大多是上高中时照的。比如参加元旦晚会演出,集体出去游玩,运动会等等。现在想想,高中生活虽然学习苦点,但也是印象最深刻,最开心的阶段。照片多,可以为证。
最有纪念意义的集体照,极具年代的标志性和象征性。概念化的符号就是穿上校服,头型中规中矩,男生小平头,女生短发齐耳。大家脸上没有表情就是最大的表情。
上大学之后,青春飞扬激情澎湃,显示在照片上也与众不同。在北方工业大学的校门口照了我上大学后第一张照片。后来陆续照了一些,在花园在食堂在图书馆在宿舍等校园生活照,便急不可耐的寄回家。显摆嘚瑟有之,但更是对接下来美好大学生活的向往和憧憬。
大学时期的疯玩,无论是聚会舞会晚会,还是出去玩都有照像。80年代仍然是120相机,黑白胶卷照。有相机的同学简直就是大家的天使。这位北京同学拿着相机走到哪拍到哪,超有人缘。那时候照相似乎容易些,也是我们女生照的多,照的欢。青春无极限的特写,在一帮娇子们脸上尽显,在一次次照片记录中被放大。大学毕业时,我到王府井照相馆让专业人士照了一张个人艺术照,彩色的照片,侧脸含羞,目光炯炯。同宿舍五位美女都照了。也交换照片,以作为纪念。
大四那年,我碰到了那个专给我照相的男生,他有一个当时最好的单反相机,是他姑姑从美国回国带过来的。我们就一路玩,一路照,一路欢笑地走到一起,后来就是孩子他爸。
再后来相册里就是三口之家照片居多。花前月下生活拍,经典出行四方游。画面中留存着景,更多留存着孩子和家人在一起的笑脸。
因为一起出去,一起经历的山山水水,每一程的花絮,每一程的辗转,都是精彩抓拍瞬间。像一笔笔素描,画在人生无色的底板上,恰如其分,浑然一体。遂成为现在这样一幅美卷锦绣,有烟火气,有佳人的姹紫嫣然般人生画卷。
数码相机出现之后,照片通过数字印像记录在磁道里,存在硬盘里。这些照片色彩更加丰富,信息量更大,存储更方便。我也是每次照完之后,下载好电子照片存在文件夹里,编辑好,压缩存在移动硬盘上备份。
这手机照相让每个人成为摄影师。随时随地拍照,内容之多,题材之广,拍的随心所欲,想怎样拍都行,就害怕手机没电,而不用考虑钱的问题,洗照片的问题,放在相册占地方的问题。
说来说去,用相片记录自己生活,记录各阶段的精彩,是我觉得最真实最直观最有感觉的载体,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替代相片。
即使现在,电子照片如此方便,我仍然挑些好的数码照片到照相馆里洗出来装在影集里。不知道是不是自己太怀旧或是太保守。
我是很难靠记忆力激活沉积在脑海里碎片之人。唯有看着这些具有年代感的黑白照,彩色照片,手摸着照片感觉,才会唤起过去的葱茏岁月。
看照片,忆往昔,总有暖心,总有梦萦。在飘雪飞扬的路上,在繁花盛开的春季,在凉风习习的秋日,在月色朦胧的夜晚,在蒹葭水湄边……真情的故事一直在摇曳,千回百转中万般美好涌上心头。
生命中,某段情节某个日子某个角落,清澈箴言般被照片记录,鲜活真实!
岁月的路上,当我一次次风尘仆仆出发,又一次次依依不舍地归来。某时忽然发觉,那已经随风而去久远的曾经,通过一张张照片,重复又重复唤起尘封已久的痴恋和情怀。
千幅万幅照片,如千言万语,表达心意和爱意。挥手告别寂寞的时节,从此,在无忧里一恋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