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告别(书评上)

坦然接受衰老的事实

最好的告别(书评上)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恋生恶死是人之常态,但死亡面前人人平等,无论你是国王,还是车夫,是大亨,还是乞丐,地位与金钱都无法改变个体生命必死的事实。人生的最后一道考题就是如何面对死神的召唤,恐惧、沮丧、忧伤是人之常情,再坚强、豁达的人在死神面前也无法高傲、从容起来。现世的花红柳绿、死亡过程的挣扎抗拒和对于来世的困惑迷茫都是死亡降临时不可避免的纠结。但是无论怎样纠结,我们还是需要迈过那一道门槛,去远方遨游。如何安顿这颗不安的灵魂,是现代安宁缓和医疗的首要课题,也是每个凡人需要借助灵魂修炼才能坦然面对的生命节目。


最好的告别(书评上)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坦然接受衰老的事实

古代皇帝追求长生不老,炼丹求仙,希望能够万岁万岁万万岁。然而这些君王终究敌不过时间,无一不化为一抔黄土长眠地下。

衰老是一个生物体必经的阶段。

“衰老过程并不存在一种单独的、共通的机制。”我们的身体在逐年积累脂褐质、氧自由基损伤、 随机的基因突变以及其他各种问题。这个过程是逐渐的、不停息的。

高龄老人告诉我,他们最害怕的并不是死亡,而是那之前的种种状况——丧失听力、记忆力,失去最好的朋友和固有的生活方式。正如菲利克斯对我说的:“老年是一系列连续不断的丧失。”在小说《每个人》(Everyman)中,作家菲利普·罗思(Philip Roth)说得更加苦涩:“老年不是一场战斗,而是一场屠杀。”

人体这部机器在一点一点地损坏,老年疾病不断找上门来。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坦然接受衰老的事实,并与之进行对抗?

人体衰老的过程中,老年病学的医生采取措施是提前预防,保守治疗,即顺应生命规律,较少干预。

而普通医生奉行救死扶伤原则,采取激进和一系列可能的措施来延长老年患者的生命。

通俗来说,老年病学医生做的事情就是尽量维持人体这部机器运行到使用期。普通医生做的是将人体各个部件能换新的全部替换,用最先进的医疗手段不断延长寿命,即使这部机器已经严重超负荷和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变成空壳。

乍一看,老年病学的医生似乎是违背医德,不尽职尽责。但根据大量患者数据显示,老年病学医生的治疗手段将患者医疗费用降低30%到60%,并且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也提高3到4成。也就是说,这些患者的晚年生活过的更好。

终有一天,我也会衰老。那时的我会选择顺应生命规律,接受衰老的事实,不再折腾我这部年迈的机器。


最好的告别(书评上)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如何进行养老

梧桐树下,晚风微凉

衰老之后的老年生活应该何去何从?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养老的问题?

根据《最好的告别》一书,由于社会保障、经济水平和意识形态上的差异,欧美的老年人大多是在疗养院度过晚年生活的,而亚洲则是家庭养老,由子女来赡养老人。

欧美近年来疗养院的模式也在不断摸索发展,由最初的疗养院模式发展出辅助生活模式。前者几乎是幼儿化管理,几个老人共住一间大房间,由工作人员统一安排他们起床、穿衣服、上厕所等等。没有隐私可言,没有自由可言,他们的一举一动严格受到监管。

随后发展的辅助生活模式允许老人有自己单独的房间,一个可以上锁的房间。他们只有在需要帮助的时候才会叫来工作人员提供帮助。

目前来说,由于成本问题和及时监护老人安全的问题,疗养院模式依旧占据主流地位。但这并不代表我们的最佳归宿就是疗养院。

厌倦感、孤独感和无助感是疗养院的三大瘟疫。老年人不是衰老的躯壳。相比身体上的安全和心灵上的自由,我愿选择后者。

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未来中国的养老模式也会由疗养院向辅助生活模式过渡。但我更期待着儿孙满堂、天伦之乐的家庭养老方式会怎样发展。


最好的告别(书评上)_第4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未完待续(如果觉得文章写的不错,记得点赞哦)

你可能感兴趣的:(最好的告别(书评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