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德写完《少年维特之烦恼》后便火了,但是他却比维特还烦恼,因为很多人因为他写的这本书丢掉了生命。维特在故事的结局里走向了死亡,他的死亡似乎开启了一道黑色的生死门,无数的人追随着维特的脚步,走向了门的那一边,从此便再也没有回来。
整个欧洲掀起了模仿维特自杀的狂潮,心理学家将之称之为“自杀模仿现象”,也叫“维特效应”。
最近看到望月写的一篇有关于群控的文章,忽然让我想起了前两年写的一些文章,那时年少轻狂下笔无算毫无轻重,写了不少揭露行业黑幕的文章,其中有一些就是讲传销化微商和电商刷单的,但是结果却是完全出乎我的意料的。
那些文章不仅没有起到警示的作用,反而吸引了很多在边缘徘徊的人想要加入进去,那些人因为这篇文章找到了我,然后被我狠狠的给拒绝了,但是我可以想见,他们一定会再去寻找别的方式加入进去。我们总是会看到我们想看到的,我想说的是黑幕,他们看到的却是那些黑幕中的人的“光彩”。
这让我不免会悲观的想到,是不是没有揭露就没有加入。
于是我便想到了维特效应里的自杀模仿,这种信息的广而告之,其实是一种悲观的享利(唤醒)效应,它唤醒了一些边缘人的意识,让他们忽然产生一种“原来还可以这样做的想法”,于是便争先恐后的去自杀(加入微商或者刷单)了。
他们本来觉得未来是一片迷途,不知道该怎么走下去,这种信息的出现忽然给了他们一盏“明灯”,给他们“照亮”了前行的路。
这种人都有着共同的属性,他们迷茫而且意志脆弱,他们急于改变现象,即使这种改变会越来越糟糕,但是只要是改变就好,那是一种成瘾式的改变。
他们害怕安于现状不是因为想要变得更好,而是那样会让他们窒息,他们害怕停下来思考,只有不断的奔忙能够让他们稍稍安定。
很多原生家庭不幸的年轻人身上都有这种现象存在,他们急于逃离不幸的家庭,他们崇拜危险的人,他们不自觉得走向一种自我毁灭式的人生,他们一路逃避着重复了父母的一生,以至于这个家庭仿佛被恶魔诅咒了一般。
出现这种事情的时候往往当局都会出各种通告,说你们不能这样,不能那样,结果反而增加了这种现象发生的机率。比如伦敦泰晤士河上有一座桥叫波利菲尔大桥,建成之后屡屡有人上去自杀,当局有尽了各种办法都没有成功,直到有人建议把原来黑色的桥面刷成绿色,自杀率减少了一半。
黑色容易让人产生压抑的感觉,会不自觉的唤醒人心底悲观的情绪,加上外界又不断宣传报导这件事,大大刺激了桥上自杀情况的发生。
我曾经生活过的合肥也有这么一个地方,叫天鹅湖,是一座人工湖,建成之后年年都有人淹死在里面,当局三令五申禁止下水,结果依然阻挡不了人们赴死的脚步,于是那湖便有了吃人湖的名号。
你禁止我干的事情我是一定要去做的,正如每一个禁止大小便的墙根下都屎尿横行一样,每一个人都天生反骨,越是被反对的事情越是大行其道。每一个人都有着破坏规则的梦想,那种犯规的兴奋感是能给人带来高潮的,而无关痛痒的反对警告反而给了大家体验的机会。
它唤醒了大家内心违规的冲动,也唤醒了大家“原来还能这样”的想法。
绕来绕去这事又回到破窗效应上了,无论是维特效应还是悲观的享利效应,都在告诉看这条信息的人,在他们面前有一扇已经破了的窗户,后来的每个人都会补一板砖。
我以前看法制频道的时候,总会有这样的感觉,原来还有这么多神奇的诈骗手法,我就会在想会不会有人看了这些新闻之后就去模仿,这些法制频道有时候简直就是一部反侦察指南啊。
想到这些真是让人有些不高兴,感觉走到了一个死结里,这事似乎就没法了了。因为毕竟这个世界上意识不坚定着者,迷茫者众,反骨者众,每一个“警示”的声音,都会唤醒千千万万个“追随者”,他们朝者警示牌的反方向大步向前,向着那道黑色的生死门,义无反顾的奔袭绝尘。
营销学里经常提到“唤醒”这两个字,这是多么可怕的两个字啊,我们在生活中时时刻刻都处在被唤醒的状态里,情人节的时候你会因为高兴而消费,你会因为孤单而消费,付帐的时候你会因为没有零钱而多买两罐口香糖(轻奢品牌则换成了袜子),销售们经常会用“别的客户”打电话过来或者同事打配合来唤醒你“再不决定就没有了”的冲动等等。
心理学上更是有一大堆通过环境“唤醒”潜在行为的试验。
“唤醒”无处不在。
最后,留首打油诗:
少年维特有烦恼,千户万家睡不着;
若你要问怎么办,一起跳桥乐涛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