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牛奶,廣告不會告訴你的事實。

蔬菜而非牛奶

  最近在網上看到一段並不新鮮的新聞:科學家終於找到牛奶致癌的確實證據。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最近的研究發現雌性激素、雄性激素和胰島素的生長因子就是牛奶內的主要致癌物質。

   加拿大的腫瘤專建議:除了那些發展中國家的兒童和營養不良的成人,一般人并不需要喝太多牛奶。

   我把該新聞轉發給一些朋友看。過了兩天,我問一位女孩新聞看了沒有,她說新聞太長了,沒空看,但表示她早就聽說了牛奶不好。我想測試一下人們對牛奶的認識,遂問:“你知道奶牛為什麼會一直產奶?”她的回答很典型:“不常產奶能叫奶牛嗎?”我問:“請問你是否常產奶呢?”“怎麼可能?”我笑了,說:“人是只有懷了小孩才會產奶的。但牛跟人一樣都是哺乳動物。哺乳的意思就是為了哺育下一代才有乳汁。所以奶牛一直產奶只有一個原因……”“不停地懷孕生小牛?”她吐吐舌頭,說:“怎麼可能呢?”我說:“確實是這樣的。但並不是所有奶牛在任何時候都能懷上孕。現代農場的解決方法是給奶牛打高劑量的賀爾蒙,讓其不自然泌乳──那段新聞所說的各種激素就是這樣來的。現代奶牛從兩歲開始就有九個月的時間用於懷孕。小牛出生後就會被關進小木箱裡,餵以毫無營養的飼料,不能動彈,以保證人們餐桌上小牛肉的精瘦嫩滑。而牛媽媽就被千方百計擠出一頭小牛所需的十倍以上的奶量。所以超過三分之一的奶牛都患有乳腺炎……”“好恐怖,請你別再說了!”

   其實我也覺得很恐怖,更不願意想一下。但問題是,不提不想並不能讓這種情況消失。我常想起BBC製作的一個畜牧業的專輯:奶牛在鏡頭前走過,一步三跛,好像所有關節裡都埋了一根針。我想,人們即使是心如鐵石,認為那些動物如何受苦跟自己毫無關係,但希望自己能從這些病態的牛隻體內吸收到什麼營養和健康,那已非緣木求魚,而是飲鳩止渴了。當然,在商業廣告中,你會被告知飲鳩的各種好處。

   許多人認為牛奶能補鈣,但眾多實驗和數據顯示,牛奶內雖含有鈣,但人體是很難吸收的。喝牛奶,往往還會讓體內的鈣質流失得更快。其實許多蔬菜的鈣含量比牛奶高得多,如黃花菜、蘿蔔纓、薺菜、雪裡蕻、莧菜、香菜(芫荽)。

   不必等春暖花開,就從現在開始,讓我們更關心蔬菜和糧食吧!

關於牛奶,廣告不會告訴你的事實。_第1张图片
奶場和屠場是一體的

從蒙牛到“牛奶進校園”

繼三聚氰胺後,國內蒙牛被查出致癌物黃麴黴素,已經被“震驚”得麻木的國人又不得不再“震驚”一下!黃曲霉素不但被證實對動物有致癌作用,對人體而言,黃曲霉毒素容易跟乙肝病毒協同誘發肝癌。

蒙牛乳業回應稱:“黃曲霉毒素是飼料放置過久發霉導致。雖然量很小,也沒有造成傷害,但飼料發霉,蒙牛確實有責任,公司需要反思。”據不完全統計,這已是蒙牛今年第五次出事。很多人指責蒙牛乳業管理不善,彷彿只要謹慎一些就能產出“好牛奶”──其實工業時代的好牛奶,只存在於廣告製造出來的幻想之中。

今天,奶製品似乎已經是地球人的基本食物,很多人難以想像沒有芝士、牛奶的生活,更多人相信牛奶是補鈣聖品。前一陣子就有大陸朋友想託我在澳門買美國奶粉給他媽媽補鈣。

現在,人們已經忘了奶製品成為所謂的“主流食品”,其實只是幾十年前的事。過去,農業文明社會如古希臘、古羅馬和中原的人都把“不播種,以奶類和肉類維生,穿著毛皮”的遊牧民族視為野蠻人。過去,人們認為直接飲用乳品是很危險的,健康書籍經常提醒人們謹慎攝取奶類食品。有些西醫甚至指責奶類會散播麻風病,而教會禁止人們在齋戒日(一年裡有一百二十多天)食用乳製品。文藝復興之後,教會才有所軟化,只要交錢就可以在齋期食用黃油。後來火車的出現和巴斯德滅茵法的成熟,才大大促進了奶產品的消費。直到二十世紀,冰箱的普及終於使得牛奶和雪糕一起進入了千家萬戶。

一九三四年,英國政府通過《牛奶法案》(Milk Act),密集的游說活動(當然涉及利益輸送),讓政府採取“牛奶進校園”措施,所有小學生每天飲用一杯由政府補助的牛奶。這個乳品商成功的營銷案例,直接啟動了西方世界的牛奶校園時代,美國和歐洲各國商人紛紛倣效,讓人們在最容易信任別人的年齡就深深植入了“牛奶就是健康”的思想。直到一九七一年,撒切爾夫人才終止了這場瘋狂的飲宴。英國《衛報》記者在二零零三年十二月的一篇文章中說到:“今天,我們終於了解到乳製品的潛在健康問題!回頭想想,我們還真的該感激撒切爾夫人。”

而這個被西方視為慘痛教訓的“牛奶進校園”戲碼近年正在澳門上演。幾年前,我拒絕讓兒子在學校喝那盒免費牛奶時,被所有人嘲笑為異類。三聚氰胺事件後,大家都笑不出來了。但過了不久,牛奶又捲土重來了……

牛奶和補鈣

蒙牛包裝上印有一片茵綠的草原伸向天際,幾頭奶牛在遠方吃草,寫著:中國生態草原。

童話一樣的誘人場景!可惜,場景是電腦合成的,他們絕對不敢把工業化養牛的情景印在上面。這種顛倒是非的乳品廣告,對明白人來說是一個笑話。但可怕的是,這種廣告已實質地統治著大部分人的思想。你隨便問一下隔壁和樓下的家庭主婦和老人家,他們一定會認為牛奶可以補鈣。那是因為他們生活在電視和八卦雜誌裡,而這些商業傳媒是不會允許真實資訊破壞童話幻象的。

正如培根所言:“知識就是力量!”你若花一點時間去研究,就會看穿幻象的迷霧。

牛奶無疑含有大量的鈣質,這是無可置疑的,這也是商人得以大做文章的重要依據。但是,人體是留不住這些鈣的,因為牛奶中大量的動物脂肪和氨基酸會讓血液變酸。健康的血液應呈弱碱性,變酸意味著百病叢生乃至死亡。人體神奇之處是有一個維持身體中性的功能可以中和這些酸性物質。只是,這個辦法是把磷酸鈣從骨頭裡抽出來中和血液,鈣就通過尿液排出體外。這就解釋了乳製品消費量越大的地區何以骨質疏鬆越普遍。消費牛奶最多的國家是瑞典、挪威、美國、德國、愛爾蘭、英國、芬蘭和新西蘭等,而骨折人數最多的,也是這些國家。瑞典就保持著兩項世界紀錄:乳製品消費量最高和股骨頸骨折發生率最高。在柬埔寨、老撾、利比亞、剛果、尼日利亞、多哥等地,人們極少喝牛奶,動物性蛋白的吸收也只是德國的十分之一,但骨折率卻是德國人的百分之一。難道這都是巧合?

奶製品予人強壯骨骼的印象其實並不是因為奶內本身的鈣質,而是因為它含有促使造骨細胞增殖的因子──第一型胰島素生長因子(IGF-1)。這種物質能刺激身體不斷啟動造骨程序,但一生中的造骨細胞都是有限的,所以有些長期食用奶製品又能從植物中獲得鈣質的人在三十歲前通過提早透支造骨細胞很可能會顯得強壯,但到了中晚年時卻會急轉直下。這就像長跑運動中,你在一開始就拼命衝刺,前一公里很可能會帶頭,但很可能到了中段就累倒了。

其實,人體對鈣質的吸收和保持是通過一種活性維生素D──維生素D3進行調節的。一般人每天所需的鈣約1200毫克,可從深綠色的植物中輕易獲取和吸收,不像動物來源容易因無法完全排出,對腎臟、膀胱等器官造成負荷,導致泌尿系統的結石問題。

牛奶和癌症

蒙牛奶品被查出致癌物黃曲黴素超標140%,舉國譁然。在網絡上,說人“喝蒙牛長大的”已成為了罵人“腦殘”的另一表達方式。人們一面倒地批蒙牛乳業的管理不善,我的疑惑卻是:現在的工業奶場產出來的牛奶,只要把指標控制好就真的有益健康,就不會致癌了嗎?

筆者固然不是醫學博士,也沒有甚麼專家名銜,但在這個信息發達的世界中,長期關注這個問題若干年後——曾經閱讀的相關資料一定要比一般醫師要多得多。我總結出來的答案是肯定的:工業奶場產出的牛奶極可能是現今社會的致癌兇手之一。

一個印度科學實驗室曾給第一組老鼠餵食黃曲黴毒素和動物蛋白質高達20%的食物,第二組老鼠則被餵食一樣的黃曲黴素,而動物蛋白質含量僅為5%。結果是第一組全數罹患肝癌,第二組沒有一隻患癌。在經過無數實驗和對中國膳食結構數十年的大型研究後,《中國健康調查報告》的作者康奈爾大學榮譽教授柯林·坎貝爾直接指出:酪蛋白(牛奶裡的蛋白質)是腫瘤的開關器。

牛奶中除了有癌症開關器,也有一個加速器:第一型類胰島素生長因子。一頭牛一歲時的體重是剛出生時的八倍,而人要長到八倍需時八年。而這八倍的差別主要是在於這個生長因子了。所以,你想孩子長得快,絕對應該餵牛奶!這也是為甚麼喝牛奶長大的人大都很高大、很早熟——這一點上,奶品廣告並沒有騙你。而業界為了增加利潤,得進一步加快牛隻的生長速率,會往飼料中加入更多的人造第一型類胰島素生長因子。這些天然的和人造的生長因子曾在美國引起很大的爭議,但FDA還是在一九九三年允許了在家畜身上使用這種生長激素。這種激素不但促進健康細胞的生長,也加速細胞的癌變。

另外,牛奶中酸性的蛋白質還會淹死人體內的“天然抗癌衛士”——活性維生素D。維生素D可以使處於癌變前期的細胞回到正常增殖的軌道上,但乳製品會讓身體變酸,讓腎臟裡的黴製造出來的維生素D無法生存。所以,如果一個人每天攝取大量乳製品,體內活性維生素D會持續偏低,他在癌症面前基本上就是不設防的。

哈佛大學的實驗室近年對不同年代的牛奶進行了分析,發現過去這二三十年來,牛奶的成份沒有多大變化,都是些生長激素、殺蟲劑、二噁英之類的物質,但不同的是這些有害物質的含量越來越高。

換句話說,牛奶一年比一年毒,而這種變化是完全合法的。

牛奶和屠殺

為讀小學的兒子輔導“常識”科考試時,看到一段關於家畜的課文:“家畜不但為我們提供肉食,奶牛還為我們提供牛奶。”

我跟兒子說:“看!你又‘被代表’了。”兒子說:“因為他們都吃肉、喝奶,所以以為所有人都吃肉、喝奶。”我當時就為兒子上了一堂語文課:“這句話的邏緝是很有問題的。你看,這裡用的‘提供’一詞暗示是牛在自願供應牛奶。而事實上,母牛產奶是要用來餵小牛的,而人們把小牛帶走關在小箱裡挨餓,然後拼命地從日夜悲鳴呼喚自己骨肉的牛媽媽榨取牛奶,運到城市給人喝。你知道人們是如何報答這些奶牛的哺育之恩的嗎?首先,人們把沒有再見過媽媽的極度營養不良的小牛宰了,切成嫩滑的肉片,作為高檔的‘小牛肉’出售。因為牛媽媽被注射大量激素,還不停地懷孕和超負荷產奶,本來可活十多年的奶牛到了五、六年就會被淘汰,被絞碎成免治牛肉,製成你的同學最喜歡吃的漢堡包。你覺得奶牛是向我們提供牛奶嗎?牠們是被禁錮、剝削、虐待和屠殺。”“這一定很痛!”兒子睜大眼睛說。

很多人都不知道,遠在幾百年前就有一個人認為喝牛奶是一種搶劫行為。他就是大家熟悉的文藝復興三傑中最博學多才的達文西。他那純素食主義生活當年在歐洲引起的關注毫不亞於他的油畫作品。

很多人在不知不覺中開始對乳製品上癮。這種上癮現象非常普遍,卻很少人注意到和思考其中的原因。原來所有哺乳類動物的母乳裡都含有一定份量的類嗎啡,這些微量類嗎啡可以讓嬰兒情緒更穩定,睡得更香,有利於大腦的成長;同時,類嗎啡也讓嬰兒對母乳產生上癮和渴望,更在化學層面增加嬰兒對母親的信賴和感情。除了人類外,所有哺乳類動物在斷奶後都不再飲用母乳。現代人大量吸收這些奶品裡的類嗎啡,所以就上癮了。最可悲的是,這些奶製品不但沒有增加人們對乳牛的感情,還讓商人對牠們越發殘酷。

類嗎啡的存在,會讓人上癮,會讓人喝了更昏沉,卻很少人想到,這正正證明了牛隻有著跟人完全一樣感情和感覺!

在過去,喝奶一般都不會讓更多牛隻被虐待和屠殺,但是現在世界上百分之九十的牛肉產品都來自乳牛場。

你食用乳製品,意味著資助那些禁錮、搶劫、剝削、虐待和屠殺的血腥行為。

百年謊言下的限奶令

香港最近實施“限奶令”,不但讓攜帶超過兩罐奶粉的旅客罰款入柙,更在內地輿論引起了軒然大波。

有指這是香港人對內地人的岐視;有批評這加深了香港人和內地人的矛盾;有傳媒指,香港不產奶,內地人被逼去香港買奶粉,以至成為奶梟被抓捕、被羞辱,認為取消奶粉進口稅正當其時;更多的是指責內地政府在食品安全問題上的無能……

“奶梟”事件所折射的,是一個集合了政治、社會、經濟、地緣和心理等一系列問題的綜合症。而筆者卻在奶粉的供求情況看到了人間最大的鬧劇和悲劇。

有人很粗線條地作了一個分析:中國人口約十三億,如果每人每天一杯奶,每年需求就是一億三千萬噸,需要三千五百萬頭奶牛,如果全部放養,中國北方草原只能供養一百萬頭牛;如果全部圈養,每年需要七千萬噸粗糧。二零一一年全國粗糧總產量為二點一五億噸,也就是說光奶牛就吃掉粗糧總量的百分之三十二。這根本不是一個質檢總局加檢測力度就能解決的問題,這是一個無解方程:人們對一種資源消耗極端浩大的產品有著過大的需求,窮一國之力仍難保證其正常供應。西方乳業全球行銷成功在前,中國粗暴式發展推動在後,中國牛奶商依樣畫葫蘆,借“科學”權威從頂層入手,成功游說政府,瘋狂發展,經多年洗腦式教育和媒體廣告,把意念深植社會大眾,成為不容質疑的剛性需求,最終讓整個行業在喧囂和狂熱中走向瘋狂擴張。在急功近利的思維驅動之下,土地、淡水、糧食、空氣、生態、國民健康等最難能可貴的資源,因為這一杯奶而通通元氣大傷。

事實上,這遠遠不光是中國本身的問題,只是中國幾近自殺式的發展速度實在讓世界震驚而已。事實上,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在二零一零年的報告就指出,肉類和乳類產品實際是人類社會永續生存的最大障礙。報告指出:“隨著食用動物產品的人口增加,來自農業的對全球生態乃至氣候的衝擊,會大大增強。要想降低衝擊強度,人們就必須遠離動物產品。” 艾德迦.赫爾維茲(Edgar Hertwich)教授表示:“動物產品的破壞比所有水泥、塑料、金屬等工業加起來還要巨大。為了餵養動物造成的破壞也比所有石油燃料要大得多。”

如果牛奶真的能讓人更健康,這種毀滅式的消耗也許還算有其價值的。可悲的是,牛奶能讓人健康強壯,是這一百年來最大的謊言之一。牛奶消耗越多的地區,國民體質越差,平均夀命也越短!

作為中國人,我們可以更清楚看到自己的祖宗幾千年來一直都沒有喝牛奶的習慣,癌症和骨質疏鬆遠遠沒有今天喝牛奶長大的人多!

凌谷博客源地址

凌谷  2012-2013年

你可能感兴趣的:(關於牛奶,廣告不會告訴你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