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经济日报微信公众号
岁末年初,互联网企业裁员的新闻此起彼伏,在一些职场社交媒体上,不断有人吐槽“年关难过”。
企业如何裁员?员工如何应对?都再次成为网络上的热点话题。
事实上,在过去的2019年中,互联网公司优化组织架构和人才规模的措施一直都倍受舆论关注。不少过去笼罩在光环之下的互联网人,纷纷感慨“日子不好过了”。各家大公司裁员的方式也各不相同,有的是因为遭遇“中年危机”、有的是遭遇集体裁撤、有的则遭遇末位淘汰。猎云网发布的一份数据显示,2019年滴滴裁员15%,摩拜裁员30%,甲骨文中国裁员将近900人,网易裁员30%到40%,人人车则裁员上千人。
尽管部分互联网企业出现局部裁员,但去年国家发改委通过多种方式进行的调研显示,互联网企业的招聘和用工总体比较平稳,没有出现大规模因裁员而导致失业的现象。因此,此消彼长、新陈代谢都是正常现象,没有必要把裁员的焦虑扩大化。
正如宏观经济、产业的发展有其周期性,公司、组织的发展也是如此。回顾企业史不难发现,即便是苹果、谷歌、诺基亚等基业长青的百年企业,也并非持续处于上升周期。在创业时期,扩大企业规模是必然需求,进入市场成熟时期,缩小企业规模也是一种必然选择。手起刀落,向臃肿的组织架构和公司治理开刀,裁员乃至淘汰掉一批初创时期的老员工,尽管会带来短期的阵痛,但长远来看,如果能借此提高效率、轻装上阵,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当然,裁员绝非是一件轻松的事情,有一些互联网企业因为缺乏“人情味”的裁员,将自己置于舆论的风口浪尖。比如,2019年11月23日,一名在知名互联网公司服务了5年的老兵爆料,其患上扩张型心肌病之后,被迫离职。涉事企业承认,事件处理过程中确实存在简单粗暴、不近人情等等诸多不妥行为,最终平息了风波。
如今,不少中国互联网企业的市值已经比肩世界科技巨头,但在公司治理层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那么,互联网企业裁员的“正确姿势”是什么?
对于企业来说,如果要想通过裁员甩掉包袱、度过危机,其实并不现实。裁员尽管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但并不能为企业带来真正的新生。在新的技术、新的商业模式到来之时,只有将员工规模的调整与组织的愿景、战略结合起来,提升管理效率,激发发展潜能等,才能真正使企业基业长青。
因此,互联网企业优化人才结构,只是它们重塑竞争优势的第一步。能否通过重新配置组织结构和人力资源,同步实现企业管理的升级换代,打破论资排辈、机会主义、“近亲繁殖”等潜规则,让最合适、最优秀的员工去创造出改变世界的产品和服务,决定了这些行业巨头能否继续引领中国互联网经济的未来。
同时,互联网人才也必须转变观念,跳出自己的“舒适区”。2020年到了,新旧动能加速转换,传统行业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愿望愈发迫切,对于新技术、新事物抱有更大的包容、更强烈的追求,这些传统行业也正在成为最需要广大互联网人才的新平台。正如马云所说,阿里未来每年将向社会输出在阿里工作10年以上的人才。大型互联网企业的人员调整,无疑是在向社会输出高素质的人才,很多传统企业也非常期待着互联网企业人才的加盟。到传统行业去、到最需要自己的地方去,互联网的白领们或许会拥有更为精彩的人生。
总之,不论是互联网企业,还是互联网人才,只要从更高更大的格局去看待互联网人才的更替趋势,我们就能尽快找到理解和应对互联网企业裁员的“正确姿势”。
中国基金报:报道基金关注的一切
Chinafundnews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中国基金报
版权声明:
《中国基金报》对本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授权转载合作联系人:于先生(电话:0755-82468670)
万水千山总是情,点个 “在看” 行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