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组织的变化,都是为了跑得快。
近日,华为对内部组织结构进行了新一轮调整,引发媒体关注报道的是侯金龙担任Cloud&AI BG总裁,这意味着Cloud&AI升至华为第四大BG。
据了解,此前华为有五个一级部门,包括三大BG(业务集团)和两大BU(业务单元),三大BG为运营商BG、企业BG和消费者BG,而Cloud&AI产品与服务”和“智能汽车解决方案”。
“5G+IOT+AI+大数据”将会是下一个十年的技术根基,云计算则是孵化器。
而全球云计算市场竞争激烈,亚马逊占据一半的市场份额,微软紧随其后,谷歌也在奋力追击力争在2023年进入前二。国内云计算市场逐渐向BAT聚拢、形成第一梯队,阿里云位居第一,腾讯云、百度云紧紧追赶。
那么,在这未来十年中,后起之秀华为云该如何在这个新兴市场赢得更多份额?
一:面临的市场格局
先说国际市场,2019年云计算格局基本维持不变,亚马逊,微软和谷歌占据了全球一半以上市场份额。据了解,亚马逊坐拥第一,基本获得市场一半的份额,微软大概为亚马逊的三分之一。
不过,有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第三季度,同比去年亚马逊云计算业务收入增长34%、微软Azure增长59%,由此可见微软增速快于亚马逊。
而且,在2019年美国国防部价值100亿美元云计算合同竞标中,微软击败了夺标呼声高胜券在握的亚马逊,甚至业内分析这或将改变全球云计算市场格局。
另外,2018年谷歌云同比增长93.9%,是四大云服务巨头增速最快的厂商,况且谷歌自己制定了目标,到2023年进入全球云计算市场的前两名。
再来看国内市场,逐渐向BAT聚拢,甚至运营商都掉到了第二梯队。
在这其中遥遥领先的是阿里云,起步也较早,已经走过10年,Canalys报告显示:在国内公有云市场中,阿里云依旧保持主导地位,占国内公有云43%市场份额,同比增长47%。阿里云成为众云厂商想要翻越的大山。
腾讯云紧追其后,在2019年Q3财报中腾讯云业务营收被单独公开披露:腾讯云Q3收入4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0%。2019年12月19日,腾讯云行业方案总经理郑立鹏在微博上透露:腾讯云年度收入在2019年Q3突破100亿。
百度也及时调整。2019年9月2日,百度董事长兼CEO李彦宏宣布进一步升级“云+AI”战略,提高百度智能云的战略地位。报告显示Q2百度智能云增速达92%。
除了BAT之外,还有三大运营商,虽然他们已经掉到了第二梯队。
因此,此时的华为云面临着一个市场走入“深水区”的现状,如何破?
二:深水区中,华为的“野心”
2018年底,《华为云:听从你心,无问西东》在华为心声社区发布后得到大量跟帖,其中写到:有近4年来,华为云的“人生目标”变幻莫测,一路从“虚拟化要超越VMware”,到“公有云海外饱和攻击”,到“明确华为云品牌主打自营公有云”,到“私有云不甘示弱形态越做越复杂”……走了太多太多的弯路……
后华为创始人任正非电邮转发。
2019年初,任正非曾在一次内部讲话中表示:“华为将来会在云业务上争夺世界,云平台的种子也要依靠守‘塔山'的人,也靠你们进攻,大家的思维要从坚守颗粒性管理的服务要转向云平台管理服务的思维。”
据了解,2018年华为内部就提出了“Cloud Only”战略,在组织上,华为将公有云、私有云、AI、大数据、计算、存储、IoT资源和组织重组为“Cloud& AI产品与服务”。2019年一季度,华为继续调整,将IoT、私有云团队合入Cloud BU。
目前华为Cloud& AI产品与服务形成了“一云两翼双引擎”的生态布局。
“一云”是指华为云,华为云通过全栈创新,提供安全可靠的混合云解决方案,并将成为生态伙伴发展的“黑土地”。
“两翼”是指智能计算和智能数据与存储,智能计算是面向通用计算和AI计算,提供“鲲鹏+昇腾+x86+GPU”的多样性算力,智能数据与存储则包括OceanStor存储、FusionInsight大数据、GaussDB数据库等产品,其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数据服务,可让数据的每比特成本最优,让数据的每比特价值最大。
“双引擎”则是指鲲鹏芯片和昇腾芯片,鲲鹏是通用算力处理器,昇腾则是AI算力处理器。
据悉,鲲鹏处理器专注在高性能计算,通过优化分支预测算法、提升单元数量、改进内存子系统架构等一系列微架构设计下,华为鲲鹏920 SPECint跑分评估超过了930,同时能效比优于业界其他产品30%,其低能耗、高性能特性为数据中心提供了更优的算力选择。
昇腾芯片独特的达芬奇3D Cube架构,使得芯片具有高算力、高能效、可扩展的优点,是华为实施全栈全场景AI的核心芯片。
“华为云的发展逻辑是成为华为公司整个To B业务的入口,目标是成为全球云服务最主要的供应商之一。”华为云业务总裁郑叶来此前在接受媒体访问时说。
The End
相关阅读看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