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一位母亲,送给她的女儿。
奥斯卡提名纪录片。
豆瓣8.0,烂番茄99,IMDb86,连严苛的metacritic都有89。
泰晤士报的五星给得简洁却凌厉:
“简单来说,这是一部从未有过的电影。”
对,从未有过。
出现在新闻和历史字里行间里的战争,与疫情一样,很多人曾经觉得很遥远,哪怕2003年经历过一次非典。
如今,鼻息之间就可能潜伏危险。
如此贴切。
一部手机,拉近所有人的距离,对于危险感同身受,情感共振。
纪录片里也有一部手机。
电影海报上的母亲,纪录片的主角,就是导演之一 。
她和女儿萨玛在战争后方的生活,被用第一视角的记录。
如此魔幻。
一部手机就像脆弱、薄薄的细胞壁。
战争、疫情似乎随时能击穿。
为了萨玛,为了孩子,为了家人和自己。
我们还能做什么?
魔幻1:风暴眼
《为了萨玛》一反之前同题材的战争纪录片,将现代传播介质的特性发挥到极致。
拉近距离,扭转时空。
从而使得影像抵达这个时代最高度提炼的关键词:魔幻。
这绝不是以逸待劳的逃避,虚无。
而是,渺小的人类已经词穷,接受是唯一的选择。
片中,战争后方的阿勒颇。
孩子竟然身处生与死交手的“风暴眼”之上。
2016年7月,叙利亚政府军把反动派重重包围在此。
在被沙包袋层层围起来的医院里。
前一眼,尚在襁褓之中的婴儿萨玛还在母亲的呼唤中咿呀学语 。
后一眼,就是炸弹掉落的轰鸣,让镜头慌乱到模糊。
断电、灯灭、呼吸机停止工作,连刚出生的婴儿也被逐个抱出。
进入暂且安全的地下室。
在没有想象中大难临头的恐怖。
镜头快速穿行过人群,却听不到尖叫和慌乱。
医护人员手动救援,病人进入安全区域。
在被炸得灰尘漫天的走廊,人们似乎已经熟悉了每日的“功课”。
是过人的承受力?
是对于暴力早已习惯?
不。
仅仅因为,日常躲避轰炸,已经成了这里程度最轻的刺激。
萨玛不是这里唯一的孩子。
当她坐在急诊室里医生父亲的腿上时。
旁边就躺着一个小男孩被灰尘覆盖的冰冷尸体。
男孩的叔叔,也还是一个看上去十来岁的孩子。
突如其来的死亡,给了他被粘上尘土后,难以言喻的表情。
留在这座城市,于成人而言,是坚守。
于孩子,就是人祸。
一对兄弟,火急火燎地把他们的弟弟抱来医院。
可是什么医疗措施都用不上,已经太晚了。
刚被导弹击中家的他们,满脸除了灰,还有来不及反应的悲伤。
前一秒还在窗前玩耍的弟弟,现在却一动不能动,直到母亲尖叫着跑来把他抱回家。
每一个孩子,都可能遭遇这样短促的结局。
他们不懂什么是战争。
被围困的阿勒颇,对他们来说。
只是舍不得离开的故乡。
轰炸,躲避,代替了曾经的日常。
几桶油漆,和被炸得只剩下骨架的巴士,也能成为游乐场。
这不是他们的选择。
但他们必须在这片困顿的土地上生活。
甚至出生。
不是每个孩子都像萨玛那样幸运。
一个19岁的孕妇,在轰炸中受伤,不得不接受剖腹手术。
晕过去的她没有知觉,取出来的孩子也全身青紫毫无声息。
一面抢救这位年轻的母亲。
一面,医生不抱希望地拍打着这个看上去早已没有生命活动的婴儿。
连剪脐带用的剪刀,都仓促地搁在孩子一动不动的胳膊上。
Sir数了数,将近两分多钟。
奇迹竟然发生。
在医生持续的拍打中,孩子的身体逐渐红润。
本来松弛的眼睛,慢慢睁开。
迟来的第一声啼哭,仿佛宣告着生命原本的力量。
科学常识告诉我们,摧毁一切的飓风,风暴眼中反而是最静谧的。
它在焦点,却似乎与毁灭保持一步之遥的距离。
就像战争后方的阿勒颇。
灾难中的孩子活在战争之中,也活在战争之外。
他们不需要领悟战争的意义,只需要遵循自然法则,艰难的生存。
当恐惧成为日常生活里与生俱来的本能,讽刺地说,恐惧也走到风暴眼处,被人们安之若素地“接受”了。
魔幻2:“感谢”恐惧
这群留在后方的人,无畏吗?
不。
他们说得最多的,是恐惧。
和我们一样,他们害怕死亡。
他们更害怕,自己爱的人先于自己遇难。
正是恐惧,才让坚持变得如此惊心动魄。
复杂的后方环境犹如地狱,极端组织屡屡施展残酷暴行。
暗杀、折磨、抛尸。
相比之下,敌我双方泾渭分明的战争似乎还清晰一些。
后方,被围困在阿勒颇的人们,被复杂的局势裹挟、搅乱、撕扯。
导演的丈夫,是极少数留下来的医生,主理医院,照顾伤员。
后方的情况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恶化。
在受困的早期,他们还能在城里找一户婚房,静待产子。
随后房子被炸,只能待在医院。
紧接着,为把他们逼入绝境,医院竟成了轰炸机的首要目标。
只能换一所不被标记的建筑作为医院,继续提供医疗。
短短20天,在这座第一次被用作医院的建筑里,他们做了890台手术。
画面里,衣服占满了鲜血的人堆坐,或躺着。
一时间竟分不清伤者和逝者。
人们在大街上烧轮胎,只为用黑烟覆盖行人的踪迹。
当准备逃离的人在边界被暴力武装阻止,枪杀。
阿勒颇彻底成为一座被封的死城,只剩死撑。
……
最后,无人生还的绝境,还是盼到还能喘息的一线生机。
Sir就不剧透了。
在人们心中,“清晰”的战争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就是混沌、随时抽搐的后方。
并且,因为恐惧,活着的人们要像卑微而顽强的“微生物”,哪怕一点点缝隙,都要抓住,活下去,活下去。
生存技能剑走偏锋,超出均速。
魔幻3:道德盲区
最后回到标题,为什么叫“为了萨玛”?
这烽火连天,朝不保夕的环境。
于孩子是人祸。
于他们是无法控制的复杂战斗。
在任何母亲的眼里,都绝不会是养育孩子的好去处。
谈什么为了孩子呢?
导演和丈夫曾在阿勒颇被围困期间出过城,回到土耳其看望家人。
当时,出城容易入城难。
明知城里局势更加严峻,但他们还是决定把萨玛带回去。
一面,这个在战争中出生的孩子,是许多留在后方坚持的人的情感寄托。
一面,是他们这所有的坚持,就是为了孩子未来所在的世界。
千不该万不该,他们不该把孩子带来了这个他们所不满的世界。
就像是契约一般,孩子给了他们关于未来的希望。
他们就要为孩子实践那张关于未来的蓝图。
她不是不顾一切,丧心病狂的极端分子。
她是一位爱着孩子,并且时刻怀疑自己的母亲。
坚持是对的吗?
撤走是对的吗?
生下孩子是对的吗?
她的孩子,萨玛又会如何见证这场战争,这场灾难?
在残暴的战争中,没有完美无瑕的立场。
在养育的过程中,也没有完美无暇的父母。
这让Sir想到国内发生的某些新闻,感染“新冠肺炎”的母亲偏偏是即将临盆的孕妇。
好几重的两难围绕着她。
第一重,该不该向医院坦诚自己的病情寻求帮助。
第二重,如果接受治疗,孩子还生不生。
第三重,如果新生儿也被感染了,弱小的TA是应该“感谢”被生下来,还是“埋怨”被感染?
发现没有?
日常、传统被接受、贯彻的道德,似乎也有些局促了。
比起任何一种单一的情绪选择,加油或悲悯。
战争后方的母亲,与疫情缠身的母亲,
都是同一种人。
哪怕是有一个朴素,发自天然的信念:
为了孩子。
从精神到肉体再到行动,每一步都会走得极其艰难。
艰难得魔幻起来。
无法用对与错简单粗暴地评价。
对于人和人性的考验从未停止。
人类的文明也在战争、疫情等考验中走向硕大无朋、精细复杂的体系。
2020还要怎么“玩”?
Sir觉得,从来没有所谓的“更好”或者“更糟糕”。
考验中,只有一种“更”是亘古不变的。
那就是:
更坚强。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海德薇格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