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之前的看的电影和书,突然想写下一些自己的感受。
《洛丽塔》这部作品很火,争议很多。很多人写过书评和影评,写得也都挺好的。
选择写这部作品压力也是挺大的,写的不好之处还请大家多多包涵和指正。
一,《洛丽塔》原著
(一),作者简介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Vladimir Nabokov,1899-1977),美国小说家和文体家。1899年4月23日,纳博科夫出生于圣彼得堡。
布尔什维克革命期间,纳博科夫随全家于1919年流亡德国。他在剑桥三一学院攻读法国和俄罗斯文学后,开始了在柏林和巴黎十八年的文学生涯。
1940年,纳博科夫移居美国,在威尔斯理、斯坦福、康奈尔和哈佛大学执教,以小说家、诗人、批评家和翻译家身份享誉文坛,著有《庶出的标志》、《洛丽塔》、《普宁》和《微暗的火》等长篇小说。
1955年9月15日,纳博科夫最有名的作品《洛丽塔》由巴黎奥林匹亚出版并引发争议。
1961年,纳博科夫迁居瑞士蒙特勒;1977年7月2日在洛桑病逝。
(二),著作内容简介
小说描述一位从法国移民美国的中年男子亨·亨伯特在少年时期与一14岁的少女安娜.贝儿发生了一段初恋,最后安娜贝儿因伤寒而夭折,造就了亨伯特的恋童癖。
他将“小妖精”定义为“九到十四岁”。亨伯特最先被一名富有的寡妇抛弃,后来又迷恋上女房东的12岁女儿洛丽塔,他称呼她为小妖精。
由于儿时的阴影,亨伯特对洛丽塔爱得无法自拔。为了亲近这名早熟、热情的小女孩,亨伯特娶女房东为妻,成为洛丽塔的继父。
小说中的女孩原名桃乐莉·海兹,西班牙文发音的小名为洛丽塔或洛,因此作为书名。
后来女房东在丈夫的日记中发现自己的丈夫对女儿的企图和对自己的不忠,十分生气,于是写了三封信(后来被亨撕碎,但根据文章中,信的残篇段句,三封信的内容想表达妻子想离开丈夫一段时间,然后再找机会复合,表现出妻子对丈夫的爱),妻子在寄信的途中被车子撞死。
妻子死后,亨伯特将洛丽塔从夏令营接出来一起旅行。他以为在洛丽塔的饮料中下药,就可以在不知不觉中猥亵她。结果药对洛丽塔全无效果(因为那并不是真正的强力安眠药),相反第二天清晨洛丽塔主动挑逗亨伯特,两人发生乱伦的关系。
第二天,亨伯特告知洛丽塔她的母亲已经去世,洛丽塔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接受了必须和继父生活下去的这个现实。
亨伯特带着洛丽塔以父女的身份沿着美国旅游。他利用零用钱、美丽的衣饰和美味的食物等小女孩会喜欢的东西来控制洛丽塔,以及继续满足自己对她的欲望。
洛丽塔长大后,开始讨厌继父,她意识到“即使是最可悲的家庭生活也比这种乱伦状况好”。于是她开始跟年纪相当的男孩子交往,并借着一次旅行的机会脱离继父的掌握。
一开始亨伯特疯狂的寻找,但是最终还是放弃了。
三年过去,一日亨伯特收到洛丽塔的来信。信上说她已经结婚,并怀孕了,需要继父的金钱援助。亨伯特给了她400美元现金和3600美元的支票。还把屋子卖了,把买家先付的10000美元跟房子的契约也给了洛丽塔。
他要求洛丽塔说出当时拐走她的人,洛丽塔告诉他那人正是奎迪(Quilty)( 作品中被女主角认为是东方天才哲学家),其为学校演出的剧作家。
洛丽塔告诉他,她和奎迪出走后,因为拒绝了奎迪要她和其他男孩子拍摄色情影片的要求而被奎迪赶了出来。
亨伯特请求洛丽塔离开她的丈夫和他走,但是她拒绝了这个要求。亨伯特伤心欲绝,他追踪并枪杀了奎迪。
最终, 亨伯特因血栓病死于狱中,而17岁的洛丽塔则因难产死于1950年圣诞。
(三),书评
《洛丽塔》书评 来自豆瓣
1,真正好的文学作品都是病态审美,要审视的是自己内心的病态,阅读的时候就像患了一场大病,合上书会感觉捡回了一条命。
2,洛丽塔,我的生命之光,我的欲念之火。我的罪恶,我的灵魂。洛—丽—塔:舌尖向上,分三步,从上颚往上轻轻落在牙齿上。洛。丽。塔。
3,寂寞又寥落。时间是最让人嫉妒的。老男人之所以喜欢洛丽塔,很大程度上是对自己衰老的无能为力以及对年幼无邪的嫉妒。而少女对老男人也是如此。少女嫉妒老男人身上已经流淌过的那些使他们成熟和完美的时间。
(四),我看完《洛丽塔》全书之后的感受
这本书是作者以自白的方式写的,书中有大量的主人公的内心感受,读起来很冷清。
由于书中夹杂了主人公大量的心理活动,所以这本书给我一种很混乱的感觉。阅读的快感不是很强,撇开内容的好坏,就我而言,我不是很喜欢这一类的书。
书中的心理描写也让我觉得男主人公极其的自私和无耻。书里基本没有男主人公之外的其他人的感受,所有的场景都是围绕男主人公来写的。读起来感觉有点累人。
二,《洛丽塔》电影(1997年版)
(一),导演及演员
我看过的电影《洛丽塔》是1997年版的,看过一些1962年版电影的剧照,个人感觉更喜欢1997年版的女一号洛丽塔。以下写所有有关电影的内容,均居于1997年版的电影《洛丽塔》。
《洛丽塔》是由阿德里安·莱恩执导,杰瑞米·艾恩斯、多米尼克·斯万主演的剧情片,于1998年9月25日在美国上映。
影片改编自美国作家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的同名小说,讲述了中年男子亨伯特与少女洛丽塔的情爱故事。
(二),电影剧情简介
在大学里靠教授法文为生的亨伯特(杰瑞米·艾恩斯饰)年过中年,自从年幼时的初恋女孩死去后,心中总藏着一个温柔而猥亵的梦魇。
一次偶然的机缘下,他成为了夏洛特(梅兰尼·格里菲斯饰)的房客。
他疯狂地爱上了夏洛特年仅14岁的女儿洛丽塔(多米尼克·斯万饰)。而与此同时,夏洛特也看中了亨伯特,一心要为自己和洛丽塔找个靠山。
为了能够继续跟洛丽塔生活在一起,亨伯特违心地娶了夏洛特为妻。
但最终夏洛特还是发现了亨伯特对自己女儿的迷恋。愤怒的夏洛特冲出家门,却遇车祸身亡。
夏洛特死后,他把洛丽塔从夏令营里接出来,带着她出去游玩。他尽量满足洛丽塔的所有要求,在这其间,他也一次又一次的和洛丽塔发生性关系。
后来,洛丽塔被另外一个男人带走,从此消失在了他的世界里。亨伯特长期找寻未果之后回到了洛丽塔之前的家里。
多年之后,亨伯特收到一份洛丽塔写来的信,大致意思就是问他要钱。亨伯特带着钱找到已经怀孕的洛丽塔,把钱给洛丽塔之后,他问洛丽塔愿不愿意跟他走。洛丽塔果断拒绝。
洛丽塔告诉了他当年带走她的男人,然后便目送亨伯特离开了她的小屋。
亨伯特离开洛丽塔之后找到了当年带着洛丽塔的那个男人,枪杀了他。
电影的结尾和电影的开头是同一个场景。
亨伯特在公路上失魂落魄的开着车,拿着洛丽塔的发卡,回忆着洛丽塔的一点一滴。
(三),影评
《洛丽塔》影评 来自豆瓣(1962年版与1997年版)
1,1997年和1962年的两版洛丽塔都看完了,库布里克这版比前者在情绪上更节制,也更冷酷一些,无感情的旁白,急转直下的剧情推进,隐秘的情欲、身份的焦虑以及最终意识到的爱合力将男人推向毁灭,她背后的巨大邪恶是你未知而不可接受的,你牺牲所有的时间、金钱和生命,换来的只是看洛丽塔微微皱眉。
2,这不是纳博科夫的而是库布克的洛丽塔,彼得赛勒斯的独角戏。他撕下了书中亨伯特激情美妙的伪装,表现了这个故事真实的一面,那些丑陋的猥亵的,与纳博科夫对美的追求完全相悖。他突出了犯罪和偏执的主线,这是两个男人的搏斗游戏,对欲望的讽刺。撇开小说,这也只是一个干巴巴的社会讽刺备注。
3,感觉不到一丝爱情,全部是欲望和诱惑。库布里克给剧作家的德国口音很有琢磨头,大概暗示他很早就对纳粹所代表的工具理性在人的欲望中的投射产生了兴趣。
(四),我看完电影之后的感受
首先说点废话吧。九几年拍的电影,画质不是很好,加上是用百度云看的,所以真是清晰度欠佳。
电影取景的地方给人的感觉都是挺灰暗的。从前期亨伯特入住的洛丽塔的家到最后她们一起去旅行的地方,给人的感觉都是很昏暗。
全剧中最明亮的就是洛丽塔的衣服和妆容,特别是洛丽塔涂的口红。
但洛丽塔涂的口红虽然亮,但却没有给人十四五岁孩子应有的样子。
性早熟的洛丽塔的内心是一个十足的孩子,电影给我感觉是这样的。
电影中,很多场景其实都传达出洛丽塔在似有若无的引诱亨伯特。也许这是一个孩子对于继父的挑衅,但电影传达出来的感情让人觉得这其中确实夹杂着另一种迷糊的男女之爱。
电影里,在洛丽塔得知母亲去世的消息之前,她和亨伯特就有过一次性行为。
起因是洛丽塔在和亨伯特说在夏令营里看着其他的人发生了性关系 ,亨伯特故作惊讶。洛丽塔为了给他解释清楚,就和亨伯特发生了关系。
看到这个场景的时候,真是觉得亨伯特这个老男人可恶呀。
洛丽塔得知母亲去世的消息之后,没伤心多久就投入了继父的怀抱。
洛丽塔毕竟还是一个孩子,她需要人照顾。而且,在她不懂得亨伯特对她所做的事儿的意义的时候,亨伯特对她来说还仅仅是一个监护人。
这个监护人会照顾她的生活起居,会支付她上学的学费,会给她买他喜欢的所有衣服和化妆品还会给她涂脚趾甲。在洛丽塔眼里,亨伯特对她的好甚至超过了自己的亲生母亲夏洛特。
两人相处的时间越来越长,洛丽塔逐渐了解了亨伯特的弱点。于此同时,她也会利用亨伯特对她的爱来“对付”亨伯特。
她不断向亨伯特提出其他要求。生活上,物质上。亨伯特一再退让,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满足洛丽塔的要求。
他害怕洛丽塔离开他,但洛丽塔却一再的利用他的恐惧逼他答应她的各种要求。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洛丽塔的彻底消失。洛丽塔离开之后,亨伯特疯狂的在沿途的各个旅馆找寻洛丽塔的踪迹。
最后,亨伯特一个人回到了洛丽塔的家。他在等,等洛丽塔找他。
在这其中,其实我看到了亨伯特对洛丽塔的爱。当然,还有他无限的控制欲和自私。
亨伯特最后找到洛丽塔时,有一句独白是这样的:“我望着她,望了又望。一生一世,全心全意。我最爱的是她,可以肯定,就像自己比死一样肯定,当日的如花妖女,现在只剩下枯叶回乡。苍白,混俗,臃肿。腹中的骨肉是别人的。但我爱她。她可以褪色,可以萎谢,怎样都可以,但我只看她一眼,万般柔情,涌上心头。”
只看一眼,万般柔情,涌上心头。在这句话里,其实我看到了亲情的成分。感觉有点奇怪,但确实是亲情的感觉。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大多数时候,这种感情都只存在于亲情里。只有亲情,才是不求回报且没有前提条件的。
亨伯特在初恋女友死去之后便对少女充满了特殊的感情。也许他的感情就停留在了那个时候,又或许,他的感情从那时候便永远的跟随着自己死去的初念女友,而洛丽塔只是一个逝者的影子。
三,自己的所思所惑
(一),所思
1,关于老少配
从生物角度来来,老少配是不符合自然发展的规律的。但从古至今,老少配的例子数不胜数。
单从两性关系上看,亨伯特对洛丽塔其实是极好的。但他们确实是不适合,他太老练,洛丽塔太幼稚。
幼稚的洛丽塔难缠而又磨人,而成熟懂事的洛丽塔势必会离开他。所以亨伯特内心是极其矛盾的。
他一边奢望着洛丽塔可以听话从而让他省点心,但他又处心积虑的断绝洛丽塔和外界的往来,好让她永远的属于自己。
在这一点上,我看到了亨伯特心里的慌张和纠结。
2,是否属于乱伦
有人说,从男性的角度看《洛丽塔》,这似乎就是一部伟大的爱情作品。因为,无论是十八岁还是八十岁的男人,都喜欢十八岁到二十五岁之间的女孩子。
但是,从社会伦理道德上看,在小说和电影里所呈现的无疑都是继父在诱奸继女。
是诱奸而不是强奸。因为亨伯特在性行为上确实没有强迫洛丽塔。而性早熟的洛丽塔也是后知后觉才明白两人关系的特殊性。
(二)所惑
1,在书里,亨伯特的初恋女友去世后,亨伯特的感情就停留在了十几岁,对女孩子的喜欢也只停留在了十几岁。
这是一种什么心理疾病?还挺好奇的。
2,洛丽塔的性早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是父亲早逝还是寡居母亲的“多情”?她一开始是不是故意去引诱亨伯特的,还是她所做的一切都是无心的?
PS:前边的内容简介作者简介那些都是从百度百科词条上复制下来的,我自己修改了一部分。
看过书和电影有自己其他看法的可以私信或者评论哦,欢迎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