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豆腐错过了,便是一生啊!”猜一猜这句话是形容谁的?是那位著名的食神作家汪曾祺吗?
不是,这其实是在说张爱玲。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上海滩最会穿、最会写的气质才女,竟然对臭豆腐充满了热恋一般的执着。
不过,这也不算什么,民国才女们让人惊掉下巴的有趣事多了去了。
张爱玲:灵魂有(饭)香气的女子
张爱玲很小的时候就展现了吃货潜质,那时她背古书背到“太王事獯于”,总是记不住。于是悄悄改为“太王嗜薰(同熏)鱼”,居然从此记住了。
她小时候还有一个梦想:“8岁我要梳爱司头,10岁我要穿高跟鞋,16岁我可以吃粽子汤圆,吃一切难以消化的东西。”
张爱玲同学的梦想,非常具体,也很宏大,但是这和文艺没有半毛钱的关系,倒是越看越像个吃货。不过孩子的梦想都当不得真的,口口声声说要“吃一切难以消化的东西”的张爱玲,长大后却几乎总是吃“软的,容易消化的,奶油的”——
“在咖啡馆里每人一块奶油蛋糕,另外要一份奶油,一杯热巧克力加奶油,另外再要一份奶油。虽说各自出钱,仍旧非常热心地互相劝诱:不要再添加一点什么吗?”
看看张同学这是吃了多少奶油?不仅自己吃,还非常热心地劝女伴也要吃。果然,鹦哥找鹦哥,吃货找吃货——爱吃的灵魂都是相通的。
和女伴们一起吃得多了,张爱玲便咂摸出这美食和女人的关系来,于是便有了那句著名的比喻:“如果湘粤一带深目削颊的美人是糖醋排骨,上海女人就是粉蒸肉。”
不过张爱玲虽然常居上海,但并不像香软油嫩的粉蒸肉,倒是更像她非常欣赏的一道素菜——清炒苋菜。
苋菜上市的季节,我总是捧一碗乌油油紫红夹墨绿丝的苋菜,里面一颗颗肥白的蒜瓣染成浅粉红。在天光下过街,像捧着一盆常见的不知名的西洋盆栽,小粉红花,斑斑点点暗红苔绿相间的锯齿边大尖叶子,朱翠离披。
紫红、墨绿、浅粉,这恐怕是张爱玲才敢穿上身的配色。她之所以喜欢这些鲜艳的服色,大概是因为少女时期穿够了继母的旧衣。其中有一件衣服是“暗红的薄棉袍,碎牛肉的颜色,穿不完地穿着,就像浑身都长了冻疮。”
可以说,张爱玲的衣服上绣满了一个吃货的欢喜与憎恶。
如果在今天张爱玲选择做一位博主,那么每天必晒的照片一定是美食和衣服。当然,短视频的时代已经到来,张爱玲也有可能会发不少美食视频——
无论如何,听见门口卖臭豆腐干的过来了,便抓起一只碗来,“蹬蹬蹬蹬”下六层楼梯,跟踪往前。在远远的一条街上,访到了臭豆腐干担子的下落,买到了之后,再乘电梯上来。
这个跟着臭豆腐满街跑的速度,恐怕摄影师要叫苦连天了。摄影师要想不那么辛苦,当然最好还是拍照片了。
还记得张爱玲那张穿旗袍叉腰的经典照片吗?你以为她当时在思索文章词句吗?不是,她是在回味香肠卷。
朋友曾经问过她,如果让你离开上海,你最舍不得的是什么?她说的就是香肠卷。
香肠卷是张爱玲父亲的最爱,后来张爱玲到了他乡,虽然已经不爱吃肥腻的食物,但还是去买香肠卷来吃,也许是因为那一瞬间总能想起父亲曾有的温情吧。
只不过这一段,她未必想发出来给众人看。愿意给人看的,多数是那些让人垂涎欲滴,开心愉悦的美食——
有一家俄国面包店老大昌,各色小面包中有一种特别小些,半球形,上面略有点酥皮,底下镶着一只半寸宽的十字托子,这十字大概面和得比较硬,里面搀了点乳酪,微咸,与不大甜的面包同吃,微妙可口。
这样的文字,如果配上图片,恐怕大家都会疯狂要链接。
在张爱玲前半生中,美食的声音总是特别响亮,就像她小时候吃的鸭舌小萝卜汤——“与豆大的鸭脑子比起来,鸭子真是长舌妇,怪不得它们人矮声高,咖咖咖咖叫的那么响。”
这些或雅或俗的吃食,和张爱玲宛转玲珑的文字彼此交融,载歌载舞,温暖了张爱玲,也抚慰了我们。
可惜的是,张爱玲到美国之后,境况大不如前。不仅爱吃的中餐吃不到,面包之类也总没有在国内吃过的好,心中无限惆怅。
然而,和张爱玲旅不太如意的国外生活相比,作为民国才女之首的吕碧城,在欧美各国就是锦衣玉食了。
吕碧城:只推文不自拍的深度旅游博主
吕碧城是中国第一位女报人、女编辑,被称为“300年来最后一位女词人”。很多人并不熟悉她,主要是因为她大部分诗词文章都是文言文写的,现代的人看得比较少。吕碧城不仅是一位才女,也是一位很有钱的生意人。
她到底多有钱呢?
吕碧城在纽约时,有一位发型师听说她要和席帕尔德夫人聚餐,便眉飞色舞地说,席帕尔德夫人是一位了不起的贵妇,吕碧城一定要想方设法讨得她的欢心。
结果吕碧城从容地说:“你知道吗?我比席帕尔德夫人还要富呢!”发型师听得愣住了,只好说失敬失敬。
不过吕碧城说,发型师大概觉得她在说笑,多半以为她是在吹牛。
那时候,欧美人对中国了解很有限,认为中国人不但穷,而且还很丑。男的拖着个猪尾巴,女的则是一副苦大仇深的可怜模样。
吕碧城刚到意大利时,人家问她是哪里人,她说是华人。结果人家说,你长得这么漂亮,怎么可能是华人?
吕碧城非常感慨,因此写文章告诉国人,出国要注意仪表,不可失了大国风度。所以我们看到的吕碧珍的照片,多数都是盛装,这并不是她爱慕虚华,而是她绝不肯丢了中国人的份儿。
不过和她的游记比起来,吕碧晨的照片简直少得可怜,因为她可不是一个四处旅游,拍照发朋友圈的肤浅网红,而是一个只做深度游的背包客。
一开始,吕碧城也曾经走马观花过。一次,她跟着旅行团游览巴黎凡尔赛宫,一群人像无脑羔羊一般转来转去,回到酒店的时候脚趾的血泡已经磨破,浸湿了丝袜。结果呢,只是见到了几辆旧马车。
所以她建议,旅行最好不要匆匆而过,而是要从容地逛,细细地看,深深地体味。
例如她游览美国大峡谷时,不仅被大峡谷的壮丽景色深深折服,还深入探究大峡谷的形成原因。
有人跟她说是地震形成,她一开始深信不疑,但是睡觉时反复思量,又觉得不对劲。因为如果是地震,肯定会有碎裂的石头,于是决定第二天再去考察一番。
果然,第二天一看山底并没有碎石。她又去问了一位老人,老人说大峡谷是古时候的洪水冲击而成。吕碧城觉得这个说法比较接近,可惜自己不懂地质学,无法确定真正原因。
不仅参观风景的时候是这样,就是参观艺术和建筑也是如此。
她在意大利佛罗伦萨参观古建筑时,发现那里的石刻工艺极为精绝,于是便去工厂考察。
这一去工厂才发现,原来佛罗伦萨的石刻是用各种天然彩石经雕刻后镶嵌而成,并非采用人工染色,因此可以千年不褪色。其工艺类似国内的景泰蓝制法,但更为复杂、立体。
旅行期间,她不仅游览风景古迹,也大量阅读报纸文章,向国内介绍国外的最新发展。例如她曾经介绍过“许杀之权”,就是在病人饱受病魔折磨时,允许其亲属将其杀死的权利——这不就是安乐死吗?
她还翻译了俄国探险家对成吉思汗墓的考察成果,介绍了纽约学术会对先秦百家诸子学说的学习和研究,提醒国内青年不要轻易抛弃优秀的传统文化。
正因为吕碧城的游记既新奇特又有深度,她饱受抄袭之苦。
一篇文章刚在国内某刊发表出来,立刻就有人抄到另外一个刊物上去,让她愤怒之余颇感无奈。
然而让她悲愤的不只是抄袭,还有别人对她的看法。
当时很多人以为,这是一位发了财,然后到处出去得瑟的暴发户。吕碧城对此深深感叹:旅居繁华世界,别人猜我酒绿灯红,谁知我家国隐痛?
她当然介绍过繁华的时尚,比如巴黎选举女皇(时尚小姐)的详细过程,但是她更感兴趣的是学习世界各国的先进之处,用来改善自己的国家。
在旧金山时,她曾经在法院进行过一桩经济诉讼,金额不多就没有请律师,主要怕讼费太高,得不偿失。后来她才发现,那里有小额诉讼法庭,诉讼费全免。她认为这一法制非常完善,适合国内学习。
不仅如此,吕碧城作为一个深度游老司机,为想要出国旅游的人提供了贴心攻略。
例如语言上要么懂英语,要么懂法语,可以找旅行社,要选择合适的鞋,还要注意食宿之外各种杂七杂八的花费……交代详细,可谓是掏心掏肺。
这些都是她的亲身经历,尤其适合独自出国旅行的人。因为她虽然既富且贵,但并不爱前呼后拥,而是喜欢一个人出行。大学毕业后4年,她孤身一人出国,一出去就是7年。
在这7年的独行岁月中,她不仅并未感觉到孤独,反而因开眼看世界而变得更为开明豁达,那些爱上她文章的人也莫不如此。
不过,哲人罗素说过:
参差百态,方是幸福本源。这世上有人爱独行,有人则爱群居。例如林徽因就是一个喜欢和众人在一起的人,要不然她那一口铁齿铜牙可去怼谁呢?
林徽因:怼遍天下无敌手
林徽因是公认的花一般的才女,不过她可不是人淡如菊,也不是什么山野百合、空谷幽兰,而是一枝带刺的玫瑰。
她的刺就是她的那一张嘴。这一张嘴要是吵起来,可没有人招架得了。
这世界上会吵架的人多了去了,难道都吵不过林徽因?
你还别说,还真有特别能吵架的人,此人叫做梁宗岱。梁宗岱特别喜欢跟人辩论,而且辩论的时候手、腿、头、眼全部上阵。
他连吼带喊,一边打手势,一边踢腿。如果辩论的时候正在走路,随着辩论越来越激烈,他走路会越来越快。
任何一个平淡无奇单纯的话题,到了梁宗岱在这里“都会点燃一列火车”,辩论到最后甚至都会打起来。
学者罗念生曾经因为新诗的节奏问题,和梁宗岱打过一架,“他把我按在地上,我又翻过身来压住他,终使他动弹不得。我警告他,如再动手,我可以一拳送他回老家。”
梁宗岱最活跃的地方,在上个世纪30年代北平朱光潜的家里。当时每月有一次作家聚会,大家一起读诗论文。就在这个读诗会上,梁宗岱遭遇了人生最大的劲敌林徽因。
两人因为诗歌问题抬起了杠,虽不至于打起来,但是你一枪我一剑各不相让。不多个回合之后,梁宗岱不说话了。
从此以后,凡有林徽因的场合,梁宗岱就会变成安静的美男子。
林徽因的铁齿铜牙是怎么修炼来的呢?这就要说到她的母亲。
如果说林徽因的父亲是一位超越时代伟大的父亲,那么林徽因的母亲就是一位让人生厌的俗人。她一无所长,无所事事进而无是生非,不是挑佣人的刺,就是找林徽因的麻烦。
导致林徽因在给好友费慰梅的信中抱怨:“最近三天我自己的妈妈把我赶进了人间地狱,我并没有夸大其词。”
这样的家庭难免不吵架,林徽因是福州人,和母亲吵架时便用福州话。
成家后和佣人吵架就用普通话,如果和梁思成吵架时用人在场,她便会转用英文。
论吵架,梁思成自然不是林徽因的对手,因此得了个绰号“烟囱”,意思相当于“出气筒”。
不过,如果你以为林徽因也是像她母亲那样爱吵架的俗人,那你就错了。林徽因吵架极少像她母亲那样,因为鸡毛蒜皮之类的事情,
而是因为她涉猎广泛,才思敏捷,而又对生活充满了热情。
她说过:
我相信一定有多数人成天里为观察听闻到的,牵动了神经,从跳动而有血裹着的心底下累积起各种的情感,直冲出嗓子,逼成了语言到舌头上来。
可见她的学识从来不是寂静的,而是要迸发出来的。
费慰梅回忆道:
“每个老朋友都会记得,徽因是怎样滔滔不绝地垄断了整个谈话……从诙谐的意识到敏锐的分析,从明智的忠告到突发的愤怒,从发狂的热情到深刻的蔑视,几乎无所不包。
她总是聚会的中心人物,当她侃侃而谈的时候,爱慕者总是为她那天马行空般的灵感中所迸发出来的精辟警语而倾倒。”
林徽因既诙谐幽默,又一针见血,她的敏锐洞察往往对文坛新人有很大的启发。
萧乾回忆说,林徽因的高谈阔论,“犹如在刚起步的小马驹后腿上,亲切地抽了一鞭”,让他“由此飞驰起来,成为京派文学的生力军。”
林徽因继承了母亲的锋芒,但是把它用在了建设而非毁灭上,她生前吵过的最后一次架,也证明了这一点。
上个世纪50年代,当时开始酝酿拆除牌楼。1953年夏,林徽因夫妇二人去参加在官方组织的晚宴。
席间林徽因指着时任副市长的吴晗鼻子大声骂道:“你们把古董给拆了,将来要后悔的!即使再把它恢复起来,充其量也只是假古董!”
当时林徽因的肺病已经非常严重,喉咙几乎失声,但是为了建筑艺术,她还是费尽全力吵了一次架。
事实证明,这次吵架虽然没能让牌楼免于被拆除的命运,但在多年以后,人们终于对古建筑有了新的认识——2004年,曾经被拆掉的牌楼重建竣工。
流逝的时光消融了林徽因高亢的吵架声,留下了她作为一名建筑师、诗人、作家曾经奉献给我们的作品。
在这些作品中,我们看到了一位才女对生命掩饰不住的饱满热情。
有趣的灵魂都是相通的。
张爱玲对美食的眷恋,吕碧城对深度游的执着,以及林徽因的健谈与好辩,无一不是她们有趣灵魂的展现。
这样的有趣,惊艳了时光,丰满了流年。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下载十点读书App
搜索“灵魂有香气的女子”离线免费听
-背景音乐-
《思君难见》《最美的颜色》
-作者-
燕穿杨,活泼幽默的国学金牌作者,擅长写四大名著,喜欢挖掘历史的可爱之处,深信过去的故事里藏着未来的梦。本文首发十点读书(ID:duhaoshu),超2900万人订阅的国民读书大号,转载请在后台回复“转载”。
-主播-
赏新晴,十点读书签约主播。夜色阑珊之时,我给你讲一个故事,说一段心声。微信公众号:听晴声(ID:sxqreading)。
长按2秒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欢迎把我们推荐给你的家人和朋友哟
▼
10天陪你读完一本书
下载十点读书App,与1590万人一起打卡共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