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同一个问题的几种思维方式。

      本周我们聊一聊近期阅读读到的一篇关于思维层次的文章,如何能够抽丝剥茧的,从问题升为本质,找到不同阶梯的思考维度。

      1.让人看问题有深度的四种思维模型。

      近期看了一期《奇葩说》,我发现里面的选手,总有一种本领,那就是将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话题,升华到一个理论问题,一个哲学问题,然后一下让人觉得恍然大悟。比如黄执中老师将该不该给部门新人送喜帖的问题,定义为本质是一个人有没有差别对待的勇气的问题,虽然最后在总结陈词中败下阵来,但是这种时不时的升华问题的达到某个角度本质的能力,还是在其身上体现的非常之深刻的。

       包括笔者在工作中也时常有体会,在同一件事的看法上,不同层级的领导,所提及的观点和言论总是能拉开差距,简单的说是职位不同,是阅历和知识结构的问题,但是在笔者经历过来看,是对同一件事的思考深度的问题,能够迅速将问题定义在一个更高层级的树杈上,直至找到主干,直接表达主干与主干的冲突,是一个非常难得的能力。它意味着我们不仅能看到问题的具体现象和解决方案,还能看到解决方案方案背后更底层的规律,不仅能够了解问题表面的原因,还能洞察原因背后的深层原理,甚至能够看到在这一层次思考时是成功有效策略的方法,在另一层次思考时可能反而是负面,有害的策略。

       事实上,我们在解决任何一个问题的策略时,都有四种层次可以追问思考,我们就来讲一讲这四种层次,分别是经验技巧,方法流程,学科原理和哲学视角。对问题的解决策略理解层次越多样,理解问题就会越深刻。

        第一种,经验技巧类,核心特征为小样本启发式总结。这种层次在最浅显的上层,也是我们经常能够想到的,更偏向于个人经验和阅历的归纳。比如我们常说的谚语,强扭的瓜不甜,擒贼先擒王等等。你比如说,我们做复盘的时候,总会总结一些经验,我们就会写上,这次活动中的一些不足与问题,甚至更有甚者,会写成错题本,这些都是对于经验的总结,是对具象的案例抽象出来的一些原则。这种思维模型的问题在于哪里呢?在于其抽象的深度,来自于太细分的场景,适用范围不明确,比如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其实是一种宁死不屈的思维模型,但是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又是一种识时务者为俊杰的思维模型,当放入复杂问题时,这个模型就会显得局限了。

         第二种,是方法流程类,这类核心特征是大样本经验流程化,这是我们工作常用的标准化,即SOP。比如常用到各种SWOT模型,PDCA,AARRR,5W2H等等。我们说将经验总结为方法与流程,是一个职场小白,完成一个活儿之后应该要做的第一件事,因为只有把经验抽象成了流程与方法,他的边际效率才会更高,对单一样本的抽象总结,覆盖适用于全量样本,也是自己发挥更大价值的体现。

         第三种,是学科原理型,这类核心特征是科学方法验证原理。这是什么意思呢?如果你对一个问题的理解,能够跟一个李村模型追根溯源,其实你是会对这个事情的理解就会更深层次。我举一些例子,比如我们计算边际这个概念,其实跟物理学的加速度的概念就可以结合起来,我们在讨论工作中的扯皮的时候,可以跟数学中的交集和补集联系起来,你也可以干我也可以干的地方,就是交集,你也不干我也不干的地方,叫做补集。当与理论学科联系起来时,我们对问题的理解,确实就很容易被记住。

        第四种,是哲学视角型,这类核心特征是理性的思辨方式,它是指不同学科思考问题最基本的思维方式和思想,是我们了解这个世界的不同角度,这个角度比较难以理解,但是却是最宏大,最抽象和最底层的,也是最影响一个人底层基础认知信念的模型。你这时候再看看我在开头讲到的黄执中的案例,就是一个典型的哲学视角问题,从给不给新人红包,升级到对差别对待的勇气问题。

       2.如何用这四种模型追问不同的问题?

       我们说讲这四个角度有什么意义呢?他们是否有高下之别呢?其实不然。阶段不同,层级不同,适用范围也不同,你看刚毕业的小白和中层干部,一般都会着力于经验总结和方法流程,而那些高层,甚至创始人层级的人,更偏向于用学科原理,用公式,去跨学科解释很多趋势,寻找相应的原理,再看那些政府高层,一流企业的CEO,更多的言论和观点,就偏向于哲学思辨了。你比如说乔布斯的:我们只是追求完美体验的同时恰好创造了苹果而已。(不记得原文,大致意思如此的一句话),就很有哲学思辨的意味在其中。

       我们说这四种思维模型,就像人的五种层次一样,也是一种整体思维模型,它就像是一面镜子一样,有着四种反射区域,当你看到一个问题的时候,你可以从这面镜子中挖掘四块区域,来寻找不同层次的思想。问题不仅要跨领域的寻找,还应该在寻找答案的基础上继续追问,这个答案的起源在哪里,背后有什么基础原理,能不能用更基础的原理来解释,原理背后的思维方式又是什么?

       在书中作者讲了一个需求三角的案例,我一并放出,也作为探讨。我们说李靖曾经讲过一个著名的需求三角,需求=能力+目标+缺乏感。缺乏感,是指理想现实之差,目标物是什么呢,是填补落差的方案,能力是指采取行动的成本。你看到这个等号,可能就会想到,其实这已经属于思维层次中的第二种,是一个公式,是一个流程方法。但是我们如果用不同的思维视角再来看这个问题,就可以找到学科原理和哲学层次了。首先看学科原理,在《营销管理》教科书中,我们可以看到需求的定义,需求是可以被购买能力满足的对特定产品的欲望。那么哲学视角呢?有什么理解么?作者认为,哲学中的还原法,是这个问题的哲学视角,这种定义问题的本质,是将一个复杂问题的定义,分为了几个子问题,通过回答每一个子问题,来理解整体。你看,其实前三种思维模型,都是在答案的层面上找到有效策略,学到的是具体的陈述性知识,而哲学视角是从提问和思维方式的层面上找到有效策略,学到的是如何思考的程序性知识。

        这个模型的总结者提了一个需求三角的案例,笔者觉得意犹未尽,随手取了龙湖内部论坛的一个问题作为案例,来看不同层次的思维模型是如何看问题的。

       这是一个什么问题呢?一个员工在内部论坛中,发表观点认为龙湖的文化中应该加上敢下结论,勇于表达。为什么呢?因为他在开会的时候经常遇到,回去再改改,让我们下来在深化一下等等拖延结论的交圈,使得整体效率非常低下,应该提倡敢于表达,敢于直面风险,敢于否定。

       这是一个具体的问题,我们来看看帖子下的企业创始人的回答。她是这样写道“企业文化的诠释,满意解往往优于最优解,企业的决策成本一定要最优,决策成本=决策机会成本+纠错成本+时间成本”。敢下结论,为什么不能作为企业文化呢,主要是理解起来有歧义,房地产项目拼的就是决策质量。一个公司在一个项目决策点正确率要比别的公司高10%,十年后这个公司就会比别的公司大一倍以上。若是决策条件不充分,的确可以再考虑,也好过情况不明决心大,若是决策水平低下,不敢决策,就是不敢承担责任,这种人就不配在决策岗位上。针对这个“满意解往往优于最优解”,创始人还做了进一步的解释,如果你为了追求某一个点的极致最优,导致决策成本迅速上升(时间拉的太长或者弄清信息的代价太大),但收益的边际并不扩大,这个时候你追求次优解或者满意解就可以了。许多问题的解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区间或者区域,落在其中就可以了。

       你看这段表达,我们是不是能从几个维度找到思考模型,开会决策效率低,不敢下结论,老吴先从经验方法论中表达了,不同情况的应该如何处理,决策条件不充分是怎么样,决策充分但是不敢下结论是什么样,然后表达了犀利的概括性观点,决策成本=决策机会成本+纠错成本+时间成本,满意解往往优于最优解,这是方法流程类的概括。第三,从工程数学的学科视角引入解释,如果追求极致导致边际收益并未扩大而成本增加, 不如追求次优解或者满意解。第四,许多问题的答案是一个区域而不是一个点,就是典型的哲学视角,辩证的寻找对应答案了,他关注的,是如何辩证的看待点和区间的问题。

       你看,表面上看第一段话一顿回答和解释,但其实用几种不同的问题追本溯源,你会发现,创始人的逻辑还是很清晰的,从经验到方法,再到学科原理视角和哲学视角,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样,都被最后一句话震撼,其思维高度层次,令人印象深刻。 

附图:


【金词银句】035期:

1.价格歧视的三种方法

第一种叫完美的价格歧视,也就是卖家对消费者所消费的每一个单位产品,都分别收取最高价格。这是完美价格歧视;第二种叫二级价格歧视,对不同的购买量收取不同的价格,多买就便宜一点,多买多送;第三种叫三级价格歧视,对不同的人群或者不同的地域,收不同的价格。

2.越是难以阻止消费者转售的产品,你就越难实施价格歧视。

对于那些不能转售的商品或者服务,商人就会大量进行价格歧视,比方说商人就会大量进行价格歧视,比方说餐厅的水,饮料。

3.盈亏是由全盘计划来核算的。

供应的实际情况是,商人在开业以前,先做一个全盘的预测,是一个计划,一个猜想,觉得他的产品只要生产成这个质量,只要生产成这个规模,他就能卖出去,就能赚钱。

你可能感兴趣的:(对同一个问题的几种思维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