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乱反正

拨乱反正_第1张图片

最近有些浮躁。起初是身边环境呱噪,没有彻底屏蔽某些干扰。紧接着心神不宁,后来反思一下,还是没有理清思绪,没有找到应对近期状态的合理方法。

生活的目标其实很清晰,主旋律还是学习,精进,保持稳定的输入和输出。然后适度的运动与休息。但具体实施的步伐还是很凌乱,是时候理一理了。

干扰因素

身边环境。想精进写作的人,都会面临文思枯竭,搜肠挂肚挤不出一滴墨水的窘境。可能是积累过少,或者生活体验也严重不足,从刚进随便写一篇能上首页的状态相比,现在很难捕捉曾今昙花一现般喷涌的灵感。其中无法屏蔽某些干扰为主要原因。码字是一个精神高度集中的脑力活动,虽然我已经很注意保护精力和专注度,包括好的情绪,但还是屡屡被打搅。这些打搅不能说都是恶意的,但对于现在要做到事情影响很大。比如身边的环境。

当我在办公室,端坐在电脑前想静静的敲几个字时,身边的同事们常常围在一旁,东家长李家短的聊老公、聊婆婆、聊小孩、聊八卦,聊所有只要能想得到的话题,交头接耳,拼比嗓门。(应对方法:戴耳机)

当我安静的捧着一本书在家里看时,家人过来开始讲道理。女子无才便是德,但凡女的最宝贵的品质是勤劳和讲究卫生,温顺和照顾家庭。(应对方法:躲进自己的小空间。但有时刻意的回避也会引起家人的发飙。现在只能适度保持距离,尽量做到让她们眼不见心不烦。)

理想总有冲突。你的理想只是你的,身边人觉得你就是一个不开窍的书呆子。其实扪心自问,我连书呆子这个称谓都还不够格。我才读几本书不是。有人觉得你应该在工作上有点进取心,有人觉得你应该闲暇时做点小生意,有人觉得你应该学化妆扮漂亮一些,我只能无语。只能说环境有时候真的很重要,当然你的决策更重要,因为选择权还是在于自己。可是对于我这种杜绝干扰力不强的人来说,大多时候还是感到无力和脆弱。我曾在广州待过,在那里,人是不用去引导和教育的,你每天睁开眼看到的,听到的,遇到的都是在拼命学习的人,地铁里,图书馆地上比比皆是。而且所有的投职要求也放在哪里,不学习不提高只能去当waitress,超过35岁waitress都没你的份。街头的广告牌大多都是英文,大家的基本见识直接对应你的智库最高点。广州图书馆像一座知识航母一样伫立在那里,周末赶来的人们却能轻易将它塞满。我也在体育西路的图书馆地上找到一块地方,分三次看完了采铜的《精进》。我表弟大学毕业奔赴北上广,经过不到十年的努力,现在也有经营的事业,买车买房安居下来。可是在创业初期身兼数职的情况下,硬是考取了中级会计师资格证。家人都埋怨他离家太远。可是如果不是进入北上广这些特殊城市的大熔炉,他不可能成长得这么快。有时候环境会让你颓废,有时候环境会倒逼你前进。这就是大环境大趋势的强大力量。刚回家时,我承认已经非常不适应。但现在还是感觉小青蛙快要被煮熟了般无力。

都说写作素材积累源于听、说、读、写,这宗宗离不开对生活的“入局”,于是我开始会会以前的朋友,也尝试参加一些聚会。后来发现完全不行。以前是麦霸,现在唱完歌回来心里只会更加空虚,有感浪费时间还会因内疚产生不必要的内耗。现在只想选择切合当下自我要求的活动了,选择性的和有共同爱好的朋友交流切磋。

社群环境。进入之后,也尝试性地到其它同类平台去注册和观察他们的模式。但最后觉得还是环境更纯粹,更有利于个人的深度学习和积累。如果一个平台太过狂热和过于娱乐化其实都是和写作的要求相背离的。但是我发现里的有些私人建立的写作群也存在一些问题。好坏参杂是客观事物因人性参差不齐无法避免的存在。我参加的几个很好的群特别给力。比如格格早起成长营,儿文创作群,还有李砍柴的日更群,都在集结和引领大家坚持发力,给人满满正能量。有几个就感觉就有点乱了,在这里就不指名道姓,也许也不是群主的错,只是个别的少数人把自己当耗子。曾今有一个群的群友加我微信,还不止一个,有的打完招呼就直接推荐产品,跟写作毫不相干的保健品。有的是看她文章后加的好友,结果微信显示跟ID作者完全无法吻合,果不出所料几天后就开始推销。有的更玄乎,夸我文章写得好,希望我到他们平台当讲师。我对自己几斤几两还是有数的。所以这个平台可能影响力很大,大得吸引了一群销售行业的大咖们来玩跨界玩潜伏。但对于写作者,这种打搅还是尽量回避为好。

决策不明

选择写作专攻方向是每一个写作爱好者都会面临的事。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你觉得写得很嗨的文章,读者不这么认为。你认为随便写的几句,竟然上首页。所以人有时候真不知道自己擅长什么,往哪一个方向深掘为好。我彷徨了好久。目前为止散文、诗歌、短评、影评、儿文都厚着脸皮写了几篇,特别是参加日更后,写东西就更天马行空,因为每天都要交作业,但是质量普遍不高,有滥竽充数的嫌疑。但长此以往,如果没有专攻的方向和不断的输入,未来是否青黄不接都不是居安思危的多虑了。目前点击量比较高的竟然是——儿文这一块。万万没想到!有点惊讶。也许不需要高坚硬的干货做填充,不需要深厚广的知识垫内涵,正好避开短板。但是现在的孩子都聪明也不好糊弄,不停的烧脑洞也非常的不容易的,暂时就顺势而为,尝试多往这方面在写几篇看看。砍柴老师说他爹曾说过:宁要慢,不要站。给我的启示是,宁愿尝试不同的写作方向,也不要停止写。

调整综合症

很多方面都在调整中,甚至以后还要根据情况不断调整,整个过程其实还是很虐的。参加早起成长营,群里的小伙伴最早的凌晨4点起床,打卡了一千多天,最晚的也在6点前,为了跟上节奏,我马虎在5点左右可以起床。然后近段时间头都是昏的,再把几部感人的电影一看,再哭一鼻子,整个脑袋大得“”况且况且“”都能跑火车了。这是生物钟调整面临的问题。有序的安排输入的对接还非常混乱。写儿文吧,就要看儿文的书。写影评吧,就要看影评的书。还参加阅读分享群有定期分享的阅读,哎呀,还没有打开脑洞,脑袋就要冒烟了。输入的次序和时间安排都急需调整,精神食粮和米饭一样得一口一口吃才好吸收好消化。总而言之,调整面临的各种状态不能打搅到内心的根基——静和安,也许道行太浅一时半会还入不到心流类高深境界,但是扫除浮躁和安逸养静还是要时刻警醒和修炼的,天君泰然方能百体从令。理清了思绪,下一步还等什么?埋头写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拨乱反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