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119 心理学需要的是拨乱反正(断更两日后的重新防断更小更新)(11.29)】

今天我们想聊的是,阻碍心理学更好地向人本、个性化方向发展的不是别人,正是最早期的行为心理学。

尽管,行为心理学在多年的发展下,早就已近更贴近人性了,但它所发现的人性弱点却从来没有被消除过。

有时候我觉得其他学科认为心理学不是一门科学的原因,主要是心理学尽管成为了一门学科,发现和研究了很多问题,却没有真正在物理层面上为人类的普遍层面提供一些新的便利,反而是一直在促使更多人利用心理学来赚不懂心理学的钱——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利用心理学在无形中操纵人心。

也就是说,别的学科发展,最终是解决一系列问题,甚至是让一系列问题不再是问题;而心理学不仅没有解决它所发现的问题,而且甚至让这一系列问题发生固化,成为一个非常严重却竟然已经没有人会去在意的问题——这也许就是所谓的“房间里的大象”了。

行为心理学所催生的商业、广告心理方面的学科,确实刺激了一大部分消费行业的极大发展,因为他们从中发现和知道了如何吸引和刺激客户消费,而且往往这种消费是超过其自身所需要的范围,甚至如今满大街在说的“消费主义陷阱”,其实都是这些消费行业过度发展而一步一步催生的。

此外,更可怕的是,这些利用心理学不断赚钱的行业,甚至开始反噬其他学科,使得那些真正能为人类造福的学科开始不受到普罗大众乃至相当一部分中下层资金支配者的重视。所有人都只为追求物质和娱乐而寻求最简单便捷的路径,从未在乎过自身是否真正提供了有价值的服务,甚至不会在乎自身是不是真的有能力创造他们所“承诺”的价值。

我认为赚钱是无可厚非的,但前提是你所提供的价值不说超过,至少要与你所获得的收益等值。不要认为这会是一个很少的比例,实际上,假设你的价值对一个人有用时能收取10块钱,那么当你能服务一万人的时候,就有100000块收入了。如今在互联网时代,服务一万人的难度远比过去要简单和现实,所需要的时间和精力也大幅减少。那是什么?那就是所谓的“睡后收入”。这里我们之后再聊。

回到原本的话题。心理学不向人本、个性化方向发展,会导致人工智能在人性这一方面难有寸进。一方面,现在人们的思维由于标签化和惰性思维出现了固化和模板化,很难跳出自己的思维空间;另一方面,每个人都在这种前提下,丧失了对自我丰富度的认知。因此人工智能一定会只能发现人类最普遍简单刻板的思维模式,而当我们向人工智能“喂数据”的时候,我们也极难将每个人自身实际的丰富度输入进去,只能将大部分都有的共性丢进去。

其实这就是人性和算法永远难以调和的核心原因之一。

而人本、个性化这些方向,其实是需要极大的信息量,与AI所需的大数据相当类似。

我曾经想创业做一个“个人大数据”相关的产品,但迫于各种原因无法达成。

而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正是,期望每个人从使用这款产品开始就能对自己有极大的信息量输入,且后台能进行建模分析,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前者正是个人对自己的丰富度认知不足。而后者则是,如果他们做得到,我们做算法的人其实大部分情况下对这些分析根本无从下手;而如果他们做不到,那么这些分析实质已经有大部分巨头企业做得到了。

可能的解决方法,将会是新用户从使用产品开始,事无巨细地喂入他每日的行为记录,如每日作息时间、行程、工作内容、饮食、娱乐等方方面面的信息。不一定全,希望是尽量详细,并且大多数用户都能坚持不断地进行信息输入。但这一方面对于用户来说,最早需要消耗大量的输入成本,而且并不会得到真正贴心的服务,而后期则是再次回到第一个问题:个人对自己的丰富度认知不足,或者,其中一部分丰富度属于隐私部分,不可能,或者说短期内不可能期望他们会提供给我们。

一下子说得太多了,暂时收住,下回继续。

你可能感兴趣的:(【Day 119 心理学需要的是拨乱反正(断更两日后的重新防断更小更新)(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