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创业日记099:创业180天的你在VC眼中一文不值,为什么?

老规矩,先把流水账一笔带过,然后再说其他的,这是第99篇日记了,现在开始码字是周三的晚上,刚补周二的作业,结果一直写到了周四的凌晨,OMG!

这个周二除了上午临时见了一下来隔壁阿尔法谈融资的翟禹之外,主要是下午太充实,我给组团来访的大连理工卓英创业营的师弟师妹们以及另外几个北京项目的创业者一起讲了讲【18个月创业周期论】,并顺便解答了他们的一些问题。

等师弟师妹们走了,另外几个创业者因为要讨论如何加入【投缘帮】的问题,就留下继续聊,有两位兄弟当场就签了投明状,我陪他们聊到晚上十点多,已经很久没这么长时间作战了,要知道,最先来的一拨是下午两点就到了,这次真是连续讲话8.5小时,都够把二环走一圈了。。。。。。

这次还遇到一位1999年的小男生,他没上大学,就出来创业了,我们最终还是劝他回去上大学,我跟他讲,现在已经不是二十年前,互联网刚刚开始启蒙的时候,第一批进入互联网的除了技术背景就是纯草根,前者是基于爱好,后者是因为没饭吃才来混的。而到了现在,创业的门槛确实不断降低,但是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对创业者个人素质的要求反而是大大提高了,没上过大学在十多年前可能是优势,现在一定是个劣势,我跟他讲,哪怕你上了两年觉得没意思半途再退学出来都可以,但是至少要让自己通过努力踏入过大学校门才行。

好了,我知道大家都想赶快看到我对昨天那篇关于估值的讨论中提到的公式做一个解释——

项目估值=(F1+F2......)×36×(T/18)×M

很多人其实已经猜的差不多了,这个公式里面,F1、F2等等就是创业团队最核心成员(必须全职)的每个人以月薪来计算的市场价值,×36的意思是,按3年来计算的身价,T是这个团队正式启动着手开始做的累计时间,T/18的意思是这个时间放到我的【18个月创业周期律】来算的积累系数,而M是依据当前这个项目所处的市场环境给出的一个常量(市场系数)。

这个公式怎么用呢?

首先,我要说明一点,这不是一个能给你的项目进行精确定价的模型,创业是个高度不确定的事情,初创期尤其各种不确定因素太多,估值这个事情受很多因素的影响,甚至投资人见你当天是否便秘都能改变你的命运。。。。。。那有人会问,你本来是给了个公式的,现在说了半天又不确定了,到底是想咋样咩?玩我咯?

这个公式,其实是我设计的用来做相对估值的比较参考模型。如何理解呢,那就是在M一定的情况下,我们可以拿这个公式来对比两个同类项目的估值水平,M是对市场环境的描述,而F是描述创始人的身价,T则代表一个项目启动后的月龄,是时间因素。

下面给大家示范一下怎么用这个公式吧,还是拿我们自己的公司来举栗子。

我就是F1,我还有4位合伙人,我们5个人,累计工作经验加起来超过70年了,那么你们觉得F1+F2+F3+F4+F5应该是多少呢?这5个人中,有3位是360的总监,包括我,而且我们三个都是在2010年就加入360的,那时候360还没上市,我们都拿到过360的股票,所以算我们这些人的身价,要把上市公司的股权收益算进去,我们的CFO在德勤干了10年,请大家自行脑补她的身价,而合伙人中最年轻的也是有独立创业经验两次并早已达到上市公司产品总监级水平的。最后我大致看了看,我们这5个人的身价如果按3年的累计收益计算,5000万人民币算是保守的。

好了,(F1+F2+F3+F4+F5)×36=5000万人民币,先这样粗算吧,暂定这就是我们几位合伙人的总身价。

然后我们看时间因子,投缘帮这个事情,是2016年春节前正式启动的,所以呢,到现在T可以认为就是18个月前后,也就是说,T/18=1,这样计算也是为了简单粗暴一点。

最后我们就不用管M是什么了,因为我上面说了,这个是投资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市场适应程度来拟定的常数,反正这个公式是用来比较的,仅此而已。

我现在反推回去把我们这个领域的M值算出来吧,我们投缘帮这个项目的当前估值是按1亿人民币的post value来计算的,那么pre value就按9000万人民币吧,因为我们打算融1000万嘛,好了,这样就算出来了,M=9000/5000=1.8。

然后我们假定有另一个团队也做和我们一样或者说一个大致方向相同的事情,那么对这个项目的估值就可以套用我的这个公式,把我们的参数与他的团队参数对比一下,来计算出他们的估值范围。

比如,这个团队只有一个核心创始人,刚做了半年也就是6个月,而这位创始人之前的真实身价水平按年薪三倍算是大概300万人民币,那么他这个项目的估值大概应该是多少呢?

300万×(6/18)×1.8=180万

没错!你没看错,就是180万,还是人民币!

估计你会觉得自己看错了,或者是我疯了,但其实我们都没出问题,这个公式没问题,你的视力也没问题,真正有问题的,是今天我们面临的这个超级浮躁的创业投资环境!

一个初创项目,刚启动半年,这180天其实一直在坑里,人家没把你当成负资产就不错了,尤其是如果你跟我做的是同一个领域——面向初创期的创业者服务,这简直就是一个自己找死的方向啊,而你的团队又没有我这么牛,做的时间也不够久,而老王我可是敢向死而生的哦,我离开360之后已经累计扔了差不多100万美金到我主导创业的这个项目上,那么你敢不敢在自己创业的项目里下重注?

要知道,18个月和6个月,那差距根本不是3倍的体量,更大的可能是生与死的两种结局!反正我已经熬过第一个18个月了,大概率上还能继续活着,你刚创业6个月,项目随时会死掉啊,所以,我们的差距就是9000万和180万的距离。

但,你就因此怂了么?创业者本来就是要创造奇迹的,不服的话,加油,继续干吧!你如果能再找到一两个不错的合伙人,再坚持多一年,按我这个公式计算,理论上你这个项目的价值也可能又翻了很多倍,估值就到千万量级了啊,那也很正常。

看出来没有,我想说的其实是这样一个道理:如果你想融到资,就得先准备足够久,让自己变得强大,创始人的认知水平越高,创业初期在无资源的情况下坚持得越久,你将来的生命力就越顽强,在面对投资人的时候,你的底气也就越足,而投资人能给你的估值也会更高。

现在你明白了么?如果你原来并不是一个多么牛逼的人,作为一个纯草根,当你走到一位VC机构的合伙人面前,努力推销自己刚刚启动的项目的时候,人家是怎么看你的——嗯,没错,一文不值!

加油吧,干到18个月,还没挂掉,也许就值点钱了,如果发现那时候还是没人投资你,很简单,再干18个月!

你可能感兴趣的:(老王创业日记099:创业180天的你在VC眼中一文不值,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