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伟的方法论:谈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的有益探索

在8月22日“刺猬公社暑期高校教师互联网公司游学营”带我走进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参访,并与丁伟主任座谈之前,我压根想不到一家传统主流媒体能在举办新媒体上做出这样有深度的思考和探索。

我想到一句鸡汤文:“你必须非常努力,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

总结丁伟的成功词典,一个突出的感受是,他的确站在很高的认知层面,凭借正确方法论,克服人民日报新媒体先天禀赋不足境况,击穿了乱花纷杂的传媒外部世界。

(一)透明的圆形策划会议室

在参观中,数字不断跳动的“两微一端”LED巨屏固然吸引眼球,但让我眼前一亮的还是屏幕对面的圆形透明策划会议室,据介绍,丁伟主任每周都会在里面带领部下绞尽脑汁开策划会。

这个透明的会议室,在视觉上对我是有冲击的。传统官媒要办新媒体,首先要解决好的是严密的层级结构包括信息流动的等级秩序对于新媒体传播环境的拘紧和钳制,如果按传统的官媒内部组织传播的方式,让新媒体产品削足适履,那么注定只能做出花瓶摆设或者肢端肥大症的产品。

我之前有短暂在BAT工作的经历,对于那种网络公司的气味还残留一种辨别力。这个圆形透明会议室,主动地把行政权力置于一种的位居中心透明的被注视的圆形敞视结构中,这在传统权力机构(包括传统媒体)中都是难以想象的,因为制造隔膜、壁垒、信息级差,是传统行政机构权力运作的内在要求。

从我的观感而言,这个巨大敞开的圆形会议室,对人民日报新媒体中心内部的组织传播带来的符合新媒体环境要求的正向的、潜移默化的心理影响,或许是难以评估的。

(二)亮眼成绩

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成立于2015年10月,很短的时间,其“两微一端”产品在新媒体传播力、影响力的各项指标上表现惊艳(“中国第一媒体微博”、“中国第一微信公号”、“人民日报客户端在活跃度、影响力等指标在中国主流媒体创办的新闻客户端中也处于领先位置”),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前提下,创造一个个现象级爆款产品,成为传统媒体进军新媒体的标杆。

我不列成绩单了,反正拍马屁并不会有人给我打赏,我是真的认为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把自己打造成了一个独特生态环境下始终保持清醒睿智、能够不断进化、不断抢占各种头部的传播智慧体。

在打上人民日报标签的各种“爆款”“刷屏”产品背后,应该看到,客观地说,以传统社论和评论见长的人民日报,并没有太多传输给新媒体的资源,相较而言,它的新媒体资源禀赋远比不上央视和新华社。

在座谈中,刺猬公社创办人叶铁桥曾评论道:人民日报新媒体能做成现在这个样子,貌似不用费多大力气一样,但在这么多中央媒体队列中,它能走到最前面,丁伟主任对产品的洞察力、对这个时代新媒体的认知、一直保有的开放创新的思维状态,功不可没。

(三)丁伟的方法论

总结丁伟的洞察、认知和创新思维,可以看到一个方法论的大体轮廓。

丁伟形成了一套超越一般零碎应激策略的传统媒体派生新媒体的方法论:

1.  从自身定位上,人民日报新媒体产品大部分用户是20-35岁的年轻群体,做新媒体数据和传播力虽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实现了人民日报和年轻一代的链接。当报纸少有人看了的时候,人民日报四个字和年轻一代重新建立了关系,实现了代际承继。

2.  “以用户为中心”是新媒体思维的原点。从这个原点出发,思考用户在信息、情感和观点上的多维需求,建立相应的互联网内容生产考量维度:信息含量、情感含量和观点含量。用丁伟的话说:“你和你的用户之间,是信息传播共同体、情感交流共同体,也是价值判断共同体。”

以这个高维认知为指引,打造现象级产品的关键,不外乎一个“真”字,一个“新”字,共同带动用户的“沉浸式”传播和“裂变式”传播。

3. 一个新媒体产品要受到用户欢迎,从用户需求出发,寻找合适的表达方式仍然是颠扑不破之论。对应于用户的信息、情感、观点的三维需求,内在应规避“假大空”,注重一个“真”字:传递信息,要有真材实料;交流情感,要有真情实感;表达观点,要有真知灼见。

现场听到丁伟讲述“三昧‘真’经”,顿时感知到这种凝练的思考和表达,背后不知付出多少躬行实践和思想摸索。《一起学习十九大报告》、《快看呐,这是我的军装照》、《中国进入新时代》、《中国一分钟》……一次次现象级传播的背后,是知识价值、情感共振和价值共鸣在作为底层逻辑撑起着爆款。

4.  创新创新再创新。要不断创造新的传播记录,创新就是永无止境的。丁伟强调“创意+技术”(或者说新创意+新手段)的驱动,但认为最缺的不是技术,是创意。好的创意、接地气的策划,是碎片化阅读时代的稀缺品。

丁伟尤为看重每周一次的策划会,而且强调开门搞策划,近年来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与高校、科研机构、互联网企业的活跃合作,建立产学研开放性的机制,令人印象深刻。

5、游乎其藩,在体制内灵活寻找实现意图的积极途径。体制内的身份、人民日报的牌子,是作为一个管理者的丁伟所面临的硬约束。丁伟的采取的态度首先是积极面对,其次是见招拆招,不断探测机制体制内实现创新的可能空间。这可以说是所有由党媒衍生出的新媒体领路人的“军规”第一条。

比如,现在都在提“技术驱动”(丁伟认为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结合不仅是生产工具革新,更意味着一种将来的信息传播方法论),但体制内很少有高精尖的技术人才(其实也养不起)。于是丁伟采取的办法是:规模在100多人的编辑团队采取正常的事业编制;同时向报社要政策,核心技术团队采用项目制招聘,以半市场化用人机制招聘技术骨干;在自己掌控的核心技术团队带领下,以外包技术团队方式解决技术问题(当然,即使是这样操作,按丁伟的说法,总的来说,技术力量也仍满足不了目前架构)。

5.  生产方式洞见。丁伟对新时代环境下媒体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有着理论家一样的敏锐洞察。从当年的人民日报新闻协调会到“中央厨房”模式,丁伟对于新闻生产的基础机制和底层架构有着持续的深入思考。在评论体制内报纸新媒体转型时,对于那种“全员转型、深度融合”的模式,丁伟认为这种全面转移到新媒体阵地的思路是有道理的,但如果记者获取新闻的来源还是从前跑口的方式,那么信息到底有多大吸引力就是可怀疑的。这其中的要害在于:生产方式没有调整,生产关系调整只能是表面上的调整,表现出的结果是:转型后的新媒体平台没有任何竞争力。

6.  洞悉趋势,不断升级。基于对“不同的介质决定不同的传播内容”的高认知,以及基于对移动互联网趋势的观察,丁伟带领着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团队不仅很早就完成了从受众到用户、从媒介到产品的概念和思维层面关键转变,而且在发展战略抉择方面始终保持洞若观火的明智判断。

当年进军“两微”时,丁伟的说法是这种向别人的平台提供内容的方式是“借力发展”“借船出海”,认为“借力发展也是媒体融合提倡的一种方式,即使是在别人的平台做产品,也并不与媒体融合理念相矛盾。”

而当人民日报新媒体产品已经成为标杆和旗帜,丁伟在座谈中向我们传达的战略专注却变成建设体现主流价值的、自主可控的新媒体平台。很明显的信号是,“人民号”作为一个既“与媒体同行共建共管共享”同时又“属于主流媒体自己的,体现社会责任和价值取向的内容生态”,在人民日报新媒体版图中将日益成为发力重点和资源倾注对象。

(四)丁伟的精气神

丁伟主任在认知和方法论上的卓见让人印象深刻。但也许更让人肃然起敬的是他身上有一种出自人民日报“政治家办报”传统的卓然气度。

这种气度也是我们通常说的精气神,它不止体现在当他讲到某些商业网站充斥各种明目张胆或打擦边球的拜金、绯闻等不良内容时,“这事我们不能做”的直截了当的宣称上;也不止体现在对党媒算法或主流媒体算法(将主流价值观纳入算法)研究的前瞻预判和支持推动上,而是鲜明体现在两个瞬间:

第一个瞬间,是当他不乏自豪地说起在先天禀赋不足的情况下,人民日报新媒体矩阵的崛起,靠的是人民日报编采队伍“不甘平庸”的气质品质,这是可以依赖的给他奋进底气的可贵资源;

第二个瞬间,是当他毫不矫情的讲到《人民日报》最宝贵的是“人民”两个字,要“紧紧依靠人民”以及“建设自主可控的生态,要让人民参与进来共同搭建”。

这就把某些只讲业务,但在情感和政治上空空如也的所谓新媒体领军人物,甩开了几条街。

你可能感兴趣的:(丁伟的方法论:谈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的有益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