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的文字不够“爆”?

我周围有一批“文人”。

来自北京几所“顶尖”高校的文学院,几所科研机构艺术机构的文化研究工作者,加上新闻学政治学公共关系学的“各路小神仙”。

常理下,这种人是深度加热点加爆款的文风。

But, sorry;他们的新媒体推文, 不仅是 不温不火,而且是,一路坚冰。 


在这个三联书店新华书店都让畅销书大行其道的年代,仍有这样的人,聊着唐宋煮茶,说着明清下酒。

有趣的是,这些朋友,几乎清一色在中小学是语文状元,小作文本“江山一片”老师大人殷红的圈圈点点,试卷后接近满分的范文志在必得。

后来,不出所料,他们带着作家梦考入中国最高学府的文学院。

再后来,出所料,他们都没有成为作家。

尤其离爆款相距甚远。


我们无数次谈笑,是不是就像,社会成功人士90%都不是哈弗麻省清华北大,不是硕士博士更不是教授博导,科研给了我们克制,理论给了我们束缚。

新媒体上,痛哭流涕不可怕,麻木不仁才要命。

此外,社交媒体上,任性互怼有人听,自言自语没人看。

再次,眼球时代,铺垫太长无人扫,开门见山有人爱。

用 “人话” (新媒体语言)翻译出来,是如下几点;

A, 文章太“平”, 没有痛点;平铺直叙,娓娓道来,评论没有情绪,人物缺乏性格,读者自然读之即乏,过目就忘。

B, 自说自话,只在乎直抒我心一吐为快,没考虑过读者才是上帝听众才是父母。甚至自视读书多学历高见识广目光锐利思想深刻……全篇置于上帝视角。嗯,也许你是对的,但别忘记,新媒体时代,宝宝们愿意逛淘宝刷抖音而不是读圣经。

C,前因后果交代过多,拜象牙塔所赐,写人论事恨不得把社会历史背景先揪出来疏离一番,看了好几个自然段还不知道主题是什么。简直就像写情书先要搬出自己幼儿园小学中学的简历,重点尚未有幸浮现就被读者沉了底。

在一个看风景的年代,火山爆发永远比一马平川更吸引目光。

这是人性。

新媒体在乎思考,但更遵循天性。

其实,想想清楚,读了N多年书的我们,何尝不是一样。

“不要去考验人性,因为人性禁不住考验。”

你可能感兴趣的:(为什么我们的文字不够“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