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会现场。谢卫群摄
“置于全国、全球来思考上海服务业的发展,不断扩大上海的优势,上海还将形成更多更大的“上海竞争力”,上海经济的“风景面积”仍将扩大。
上海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15日开幕。有关上海的经济增长,又一次引入注目。
上海市市长应勇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介绍,2019年,上海全市生产总值预计增长6%以上。在介绍2020年工作目标时,他还说,全市GDP的预期为6%左右。2年2个6%,引起了媒体的广泛关注。
上海经济增长连续6%,怎么看?放在全国和全球视野来看,大江东工作室认为,对于上海的发展,真不能仅用“快”“慢”来评价。
2018年,上海的GDP总量是3.26万亿元,人均突破了2万美元。如果以6%的增速计,2019年上海的GDP总额约为3.46万亿元左右。这一数据不低。
就在上海召开人代会的同时,其他省市也在陆续召开人代会。有些省市的GDP相当耀眼。横向看看,很有意思,各地发展并不均衡,渐有分化趋势。抢眼的,多半还是在珠、长两个三角。
排在首位的算是广东。1月14日,广东省省长马兴瑞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预计2019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10.5万亿元以上、同比增长6.3%左右”。这是中国第一个GDP突破10万亿的省份。10万亿是什么概念呢?它超过了澳大利亚的GDP,也超过了瑞士的GDP。一个省的生产总值相当于一个发达国家,这是中国的奇迹。
不止是广东。2019年江苏省地区预计生产总值增长6.4%左右,总量可望达到10万亿元左右。这是又一个可能进入10万亿俱乐部的省份。同在长三角的浙江也是表现抢眼:2019年,浙江经济同比实际增长6.8%,完成的名义GDP突破了6万亿元。
而中部的河南省和湖北省也是表现不俗。河南省2019年的GDP预计突破5万亿元,增长7%以上;湖北的GDP则首次突破了4万亿元,预计增长7.8%左右。湖北省成为国内第七个正式进入“GDP4万亿俱乐部”的省份。这两个中部省份比东部的增长幅度明显更高。
这是一个很清晰的趋势:上海经济在领头了相当长时间后,GDP总量正被一个个省份超越,且已成常态。
这对上海是坏事吗?当然不是。
往更早回溯。1949年,上海GDP总量为36.7亿元,此后,一直领先于中国其它省份,独唱了多年。1978年,上海GDP总量占全国的1/8,上海对全国的财政支持力度,不负“长子”之名。改革开放之后,全国争相发展,上海依然名列前茅,但占比走低:以2019年全国GDP100万亿规模计,上海占全国的比重下降为4%不到。很明显,中国经济自然是更好了,也日益均衡。从独唱到齐唱,这正是中国经济活力迸发的一大特色。
在这一日益均衡的过程中,上海贡献更加巨大的,是先行先试的勇气与担当,推出了N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创新。从浦东开发开放,到自贸区试验,一系列的先行先试,排头兵效应,给中国经济发展注入了许多新的思维与活力。这不是一两个增长数据可以概括的。而全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反过来,又为上海带来了新的机遇,提升上海服务全国的能级。相辅相成。
全国改革开放的”军功章”,有上海的一份。从这个角度看,无论是6%的增长,抑或是比6%的增长还低,都不会是上海经济的问题。
上海经济发展的重点在于如何找到自己的优势,并不断保持。
其实,无论是哪个时期,上海的经济都不是在一番风顺中成长起来的。每一个时期,都有每一个时期的难题:上世纪90年代的去纺织产能,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的率先转型,都是”壮士断腕”。眼下的上海,转型还没有完成,新动能还在形成,又增加了高质量发展的需求。
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上海市市长应勇用了一句话来概括:“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这句话很有深意。
从国内来看。大规模减税,给上海带来的短期增长影响明显。长宁区委书记王为人代表谈到,过去,上海的税收增长都超过了GDP的增长。2019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仅为0.8%,这样的情况下仍要保持增长,这是有难度的,因为大规模减税降费总额超过2022亿元,影响地方收入增幅达到了11个百分点。“这种情况下,上海经济依然保持6%以上的增长,真的难能可贵”,王为人说。
与此同时,外部环境仍在不断发生变化,不确定性增加。更突出的是,由于各地区发展意识、争先意识不断增强,国内各省市之间的招商引资、人才引进竞争加剧。
“在不确定环境中增加确定性!”这成为上海市的选择。
自贸新片区、科创板、长三角一体化和进口博览会,成为上海的新目标新使命,也正在形成新的优势。‘“三大任务、一大平台’,五大中心建设、四大品牌建设都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上海的新优势正在集聚”,上海市副市长陈群代表说。
松江区委书记程向民代表谈到,“以长三角一体化为契机,G60科创走廊逆势增长,增长动能正在向创新驱动切换。上海发布科创中心条例,这将使科创焕发出新的活力。上海科创的自信心将进一步增强。”
“从市长的政府报告中,我们还是非常受鼓舞。科创板的开市为科创企业带来了利好”,科创板上市企业——昊海生物总经理吴剑英代表说,不到半年,70家企业成功上市,让企业筹得824亿元,打造服务全国科创企业的融资服务平台,这就是上海的新优势,这种优势应该不断扩大。
提高经济密度也是上海增长的空间所在。嘉定区区长陆方舟代表谈到,嘉定经济的特色是汽车产业,但是,经济密度明显不够。6个汽车产业园区5个园区的密度低于全国同业水平,改善这些状况都大有文章可做。
经济增长的增速是需要量来支撑的。如何挖掘出增量,这是上海经济的基础。
“着力推进供需两侧同时发力”,这是上海市政府报告中的新提法。“以往大家谈供给侧改革的多,提需求侧改革的少,其实,供需两侧同时发力,这才是良性互动。从这个角度看,上海经济的潜力还是巨大的” ,上海市服务业协会会长郑惠强代表以为。
在长宁组的小组讨论会上,郑惠强讲了一故事,引发在场的代表深思。他谈到,今年开年的第一第二个工作日,浙江省委书记车俊到走访了四家企业。按照事前约定,和领导的座谈,企业只要提供三张纸,第一张纸介绍企业,后面都是提问题。在湖洲一家企业走访时,车俊问企业有什么问题,这家企业的领导说,最难办的是引进人才的子女就读难题。
听到这里,车俊立即表态:没问题,杭州的学校我帮你解决。没想到,这位企业家回答说:杭州的学校不去,他们都要去上海读书。车俊听了想了想,回头看着随行的科技厅厅长交待道:这件事你负责在上海落实。
郑惠强讲述这个故事后说:这个故事表明,一个地区好的营商环境没有止境。好的营商环境,重要的是企业家要有信心、能安心。这需要政策透明、公开、连续,同时,服务还要服务到点子上和需求上。
郑惠强说,浙江企业家子女求学的需求,从另一个侧面也说明,上海的服务业大有潜力,应该全力以赴提高服务能极。
上海在经济下行的压力下保持了6%的增长,这很不容易。但是,在新的一年外部环境还不确定的情况下,继续保持6%的增长依然是个有挑战的难题。在服务业领域开拓增长点,是个客观可行的思路。
上海服务业的总量已占GDP的70%,但是,服务业的能级还不够,提升潜力仍然巨大。把上海放在全球的视野中看,上海服务空间巨大。金融是上海服务领域的领头羊,但是,上交所的总市值还只有美国的1/5,还有巨大空间。扩大开放,做大做强金融服务业时不我待。
教育、医疗领域,同样大有作为。上海的教育与医疗已有相当的优势,而且这一领域在中国其它区尚不具备与上海相比的实力。上海市副市长宗明代表谈到,上海医院的新生儿母婴死亡率已成全球最低,甚至做到了极致,显示了上海医疗服务的潜力。
置于全国、全球来思考上海服务业的发展,不断扩大上海的优势,上海还将形成更多更大的“上海竞争力”,上海经济的“风景面积”仍将扩大。
上海,下行压力与竞争挑战并存,增长依然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