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有妈妈问牛津树学校版1阶和1+阶的区别,可以说牛津树正式的自然拼读学习是从1+阶开始的,这之前还有一个学习的前奏就是1阶自然拼读入门——12册无字书。
今天就着介绍这套书的机会谈谈语言学习中语音意识和音素意识的培养。
关于这套书的介绍很多文案都是这样描述的“…涵盖了38个不同场景及70个拟声词及声音词汇,可以提高孩子对声音的敏感度,培养孩子的语音意识和音素意识,2岁以上的宝宝就可以引入。”
看完简介很多鸡娃老母亲还是一头雾水,对声音敏感有啥用?语音、音素意识和自然拼读又有什么关系?
简单点说,语音意识 (Phonological Awareness) 可以广义地理解为辨音,就是辨别一种语言中声音组合的结构,包括意识到语言中的词、音节、首音韵尾还有音素。
注意到了吗?最后这个“音素”就是我们说的音素意识,可以说音素意识是语音意识的一个分支。例如“cat”的发音可以分成三个不同的音素,/k/,/æ/和/t/,倒过来说,把/k/,/æ/和/t/组合成一个连贯的发音/kæt/就是自然拼读的过程,所以我们说音素意识是学习自然拼读的基础。
婴幼儿发展语音意识是通过大量地听和模仿他们在生活环境中听到的所有声音。孩子能够识别各种各样的声音并听出微小差别,就会对以后学习拼读、阅读进阶有很大帮助,中英文皆是。
在英美国家,儿童英语阅读启蒙(Learn to Read)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排在第一位的就是语音意识的培养。
目前自然拼读在国内很热,很多人觉得学习自然拼读要花大力气,其实自然拼读本质上是对语言声音规律的总结,前期听力基础打得好,自然拼读真的就是很“自然”的拼读,否则就像脱离阅读生搬硬套学语法一样,不仅枯燥乏味效果也不理想。所以我们常说的磨耳朵,其实不是听着听着就听懂了,而是听得多了就对语言敏感了,是为了更好的培养孩子的语音、和音素意识。
在牛津树自然拼读1阶12册书中,无论是环境音还是拟声词的输入,都旨在提高孩子对声音的敏感度,这其中还包含很多头韵(snore snort, splash-splosh, crinkle-crakle等)以及韵脚(scrunch crunch, whistle rattle等),能让孩子充分地感受字母与字母之间组合的发音特色与规律,同时锻炼口腔肌肉,为端正发音做充足的准备。
当然,除了训练辨音能力以外,孩子还可以从不同的场景中,感受英国家庭的日常生活和文化。牛津树和其他分级读物相比最大的特点就是情节性和连续性,刷分级堪比追剧,所以从1阶开始引入,先熟悉一下这部“剧”里的家庭成员也是极好的。
拟声词是偏门的单词吗?
这个问题是家长在选择1阶时普遍存在的疑惑,这套书的主图不配文字,所以通常称为无字书,涉及到的词都是拟声词,家长会觉得很不“划算”。
其实笔者很能理解这种消费心理,英语启蒙起步阶段家长往往偏爱入手单词书,因为对于经历过应试英语教育的我们这届父母来说,似乎对背单词有一种执念,潜意识里我们会觉得,孩子不认识单词就不可能学会英语,而我们认为“有用”的单词常常是名词、动词等等,拟声词有什么好学的呢?
其实我们可以回想一下教孩子说中文的时候,也会不自觉的先教孩子说拟声词,比如小动物的叫声、环境音等等,一是因为拟声词大部分都是叠词,利于孩子模仿,二是拟声词和生活息息相关,孩子听到拟声词时,很容易被夸张的声音感染,乐于开口跟读。相信很多宝宝最初不会说小汽车,但是都会说“门门儿 ”、“滴滴”。
英语启蒙时,我们经常为孩子迟迟不肯开口感到焦虑,却没有想过也许是我们期待孩子输出的内容超出了他的兴趣和能力范围。
学习拟声词可以让我们熟悉一门语言的发音特点,了解一门语言对声音的描述方式,例如小鸡叫中文会用“叽叽叽叽”来描述,而英文则可以用“cheep cheep cheep”,一些绘本中更是包含了大量声音词汇,如果从未接触过,那也无从体会阅读乐趣。
另外还要说句题外话,孩子永远都是在语境中习得语言,而且输入的语言往往是以“语块”的形式整进整出的,单词量的积累固然重要,单词书也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一定要尽量引导孩子在真实的语境中习得,让单词“自然而然”地高频率复现,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提倡日常亲子英文交流或者多接触原版视频及读物的原因。
所以预算充足、启蒙时间充足的前提下还是非常建议入手牛津树自然拼读1阶,虽然一套书并不能解决所有语音问题,但却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家长结合每一册里的阅读指南,可以学习如何引导孩子“听见”声音,以及如何通过语言模仿和描述声音,给孩子打下一个扎实的语言学习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