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科普:带你认识我们的家园-行星地球17.风是天才雕刻家

地理科普:带你认识我们的家园-行星地球17.风是天才雕刻家_第1张图片
美国拱门国家公园风蚀地貌

风,是空气的水平运动。它可以温暖如春光烂漫时的花信风,轻柔地吹拂着人们的脸颊;也可以冰冷如冬日凛冽的西北风,碰在脸上像刀割;它可以暴怒如裹挟着暴雨的台风,将遇到的一切瞬间掀起,撕成碎片;也可以急躁如西北内陆的沙漠风,扬起满天黄沙,吞没城市和村庄。

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气候干旱,年降水量很少,地面土质干燥,树木和草等植被稀少,干燥的地面完全暴露在空气中,逐渐形成大片的沙漠,如新疆地区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因为缺少地表植被的阻挡,这里的风,速度快,力量大,吹起地面上的沙粒和小石子,对岩石和地层进行着侵蚀,日积月累,曾经完整的岩石和平坦的地面被风吹得奇形怪状、支离破碎,形成干旱气候区特有的风蚀地貌。

风蚀地貌是干旱半干旱气候区最典型的地貌类型。频繁而强劲的风,夹杂着沙石,是塑造风成地貌的主要力量。干燥强劲的风就像一位天才雕刻师,沙石便是它锋利的刻刀。风能够携带的沙石量,在接近地面10厘米高的地方最多,由于碰撞地面而被弹起的小石子上升高度最多在2米左右,所以,风蚀地貌在近地面处最为明显。风力侵蚀塑造的地貌形态多样,为了便于研究,地质学家为它们取了不同的名字。

风蚀壁龛也叫石窝,若一面山壁上布满大大小小的风蚀壁龛,远观就像鸽子窝或蜂窝一样,因此而得名石窝。它们的形成首先是因为干旱区昼夜温差大,岩石受到频繁的物理风化作用,从表面开始发生小片脱落,形成许多很浅的小凹坑。这些小坑为风力雕刻师进一步发挥作用创造了条件,它吹起沙粒不断磨蚀凹坑内部,小浅坑逐渐加深、变大,最终形成石窝,有的石窝口很小,里面却很大,真的很像在动物崖壁上开凿出的巢穴。

有的岩石发育很多垂直裂隙,在风蚀作用下,容易形成孤立的石柱,叫风蚀柱。如果风蚀柱顶部岩石很坚硬,底部岩石相对较软,在近地面风沙流的吹磨下,会形成上粗下细的“蘑菇头”,叫作风蚀蘑菇。有的风蚀蘑菇远看像拥有细长脖颈的尊贵人头,让人不得不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当风蚀蘑菇上部的大石块因为支撑力不足而重心不稳,就会坠落。风力很强劲时,这些不稳定的大石头甚至会随风摆动,仿佛在迎风起舞或准备随时开始随风翻滚,地质学家把它们叫作摇摆石或风动石

如果一大片岩层中,岩石的软硬程度相间分布,就会出现明显的差异侵蚀,最终,岩层被隔成一个个独立的残丘,远远望去像一座座被废弃的古城堡,它们被形象地叫作风蚀城堡,它还有一个更加引人遐想的名字,风蚀魔鬼城。

强大的风沙流不仅能够磨蚀凸出地表的各类岩石,还可以直接侵蚀平坦开阔的空地,在地上吹蚀出宽而浅的椭圆形洼地。洼地在偶尔出现的暴雨之后短暂性积水,可以形成暂时性湖泊。当湖泊或季节性河流干涸之后,底部沉积的泥土层暴露出来,出现如龟甲图案般的浅裂隙。风沙流顺着裂隙吹蚀,加上间歇性的流水冲刷,裂隙不断加深展宽,最终发展成与主风向一致的沟槽,沟槽两侧是鱼背一样隆起的土堆,原本平整的沉积岩层变得支离破碎,这种地貌叫作雅丹地貌。“雅丹”在维吾尔族语言中的意思是,陡峭的小丘。雅丹地貌是世界干旱区的典型地貌之一,分布非常广泛,中国西北地区,西亚的阿拉伯半岛,非洲北部的撒哈拉沙漠地区,南美洲西海岸和美国西部的荒漠地区等都可见到。

有一种与雅丹地貌名字相似的地貌类型,即丹霞地貌。这种地貌得名于中国广东省的丹霞山,在这里,巨厚的红色砂岩层,在各种外力(风化、流水和风力侵蚀等)的作用下,形成崖状、堡状、柱状、桥状、塔状等奇特的地貌,使丹霞山地区成为我国的世界地质公园之一。后来,地貌学家把与丹霞山类似的地貌都称为丹霞地貌。丹霞地貌分布非常广泛,例如美国西部的科罗拉多峡谷、澳大利亚的艾尔斯巨石等,中国从东南沿海到西北内陆都有这种地貌。关于丹霞地貌的定义目前还有很多争议,难以达成统一,不过红色陡崖是识别丹霞地貌的最显著特征。关于丹霞地貌与雅丹的区别,可以这样简单地理解,大部分丹霞地貌的形成都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而雅丹地貌是主要靠风蚀形成的陡峭小丘。

风蚀地貌形成于恶劣的自然环境条件下,却成为一种壮美的旅游资源,吸引着无数人不顾风沙前去观赏,去感受它的魅力。风的威力如此之大,如果去干旱地区旅行,一定做好防风措施保护自己哦!

地理科普:带你认识我们的家园-行星地球17.风是天才雕刻家_第2张图片
美国西部风蚀地貌 石窝
地理科普:带你认识我们的家园-行星地球17.风是天才雕刻家_第3张图片
美国拱门国家公园 风蚀地貌 风蚀柱风蚀蘑菇  
地理科普:带你认识我们的家园-行星地球17.风是天才雕刻家_第4张图片
中国西北地区风蚀雅丹地貌

你可能感兴趣的:(地理科普:带你认识我们的家园-行星地球17.风是天才雕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