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万小时定律”突然火起来,它火的原因不是因为有多少人因为这个定律而成功,而是因为它引起了一轮辩论。一部分人承认这个定律很有道理,并开始计划付诸实践;另一部分人则总是试图去证伪这个定律,举出很多这个定律失效的案例。
不经意间读到张笑颜的《一万小时定律》,因为印象中在励志文章中,这个关键词出现的频率实在太多了,所以便决定好好读一读。
一、我竟然读到一本“四手”书
书中的前言部分,就直接告诉读者,“一万小时定律”是国外的理论,而本书只是将这个理论进行解说和归纳总结。
古典老师在《跃迁》中提到,提高个人认知效率的第一点就是“找到知识的源头”。现代社会,我们接触到的信息越来越庞杂,这是好事也是坏事。我们会比以前视野更加开阔,但是也会接收到很多垃圾信息,或者不够全面真实的信息。
知识源头,就像河流的源头一样,是知识发源的地方,是知识刚刚被创造出来的地方。源头的知识浓度和质量极高,有丰富的底层逻辑和基础概念。顺流而下,离源头越远,支流越多,混入的杂质也就越多。当一份知识掺入了太多杂质时,恐怕只能勾兑成鸡汤了。
古典老师将知识分成四类:
一手知识是知识的源头;
二手知识是忠实转述一手信息;
三手知识是畅销书,这些文字已经被改成公众可以理解、方便传播的文字;
四手知识是我们常看到的,根据这些畅销书和理论,写了很多基于个人体验的鸡汤,加入了太多个人故事。
让我们对“一万小时定律”来个追根溯源,我发现这个定律被几波人提及并出书。
最初提出这个理论的是在1973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赫伯特·西蒙与威廉·蔡斯合作发表了一篇对比国际象棋大师与新手的论文,提出了这个理论的前身“十年理论”。
1976年,心理学家、国际天才研究的先驱者之一安德斯·埃里克森与西蒙合作拓展研究了该理论,并发表了论文,这是“一万小时定律”最初的知识源头。
2016 年,埃里克森发现“一万小时定律”被很多人误读,于是出了本书《刻意练习》。并在书中强调,并无一个确定的时间门槛让人成为大师。而是强调成功还和刻意练习、天赋、练习方式高度相关。
2009年加拿大作家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根据埃里克森1993 年发表的论文写出了一本畅销书——《异类》,他在书中没有提“刻意练习”这个主概念,只是抓取出来一个“1 万小时定律”,再加入了“天时地利人和”等外因。
随后,美国畅销书作家丹尼尔·科伊尔在《异类》发表后,出了一本《一万小时天才理论》,其核心是—— 你不管做什么事情,如果能坚持一万小时,那么基本上都能成为这一领域的专家。
这些畅销书都是属于三手资料
而本书《一万小时定律》感觉就是在三手资料的基础上,再加上一些案例,是出于某种动机,充满个人经验的情绪化表达。最终给读者呈现出了一锅不那么好喝的鸡汤。这属于“四手知识”
二、“一万小时定律”真的不靠谱吗?
“一万小时定律”清楚地告诉人们,“天才”之所以成为“天才”,不在于天赋异禀,而是经历了一万小时的训练。它的核心内容是任何一项世界级的才能都需要进行至少一万小时的训练。
我相信有很多人笃信“一万小时定律”,这个定律让那些自觉没有多少天赋的人,对成功有了更大的希望,这种从“平民”到“大师”的路径原来那么简单,只要付出时间和努力就可以。但是这些人可能忽略了书中对这1万小时付出的补充:
1、要在“学习区”练习
科学家们考察花样滑冰运动员的训练,发现在同样的练习时间内,普通的运动员更喜欢练自己早已掌握了的动作,而顶尖运动员则更多地练习各种高难度的跳。
普通爱好者打高尔夫球纯粹是为了享受打球的过程,而职业运动员则集中练习在各种极端不舒服的位置打不好打的球。真正的练习不是为了完成运动量,练习的精髓是要持续地做自己做不好的事。
心理学家把人的知识和技能分为三个区域:
“舒适区”,是我们已经熟练掌握的各种技能;“恐慌区”,是我们暂时无法学会的技能;二者中间则是“学习区”。
只有在学习区里面练习,一个人才可能进步。有效的练习任务必须精确的在受训者的“学习区”内进行,具有高度的针对性。这也是我们常说的“因材施教”的原因。
2、获得有效的反馈
老师和教练最大的用处是什么?
假设有两个钢琴练习生,一个单纯的弹钢琴10个小时,没有观众,没有指导,自练自听;另一个有老师一直注意着音符旋律,指出不足之处。可想而知哪位练习的效果更好一些。老师和教练的最重要作用是提供即时的反馈,看不到结果的练习等于没有练习。
3、精神高度集中
有一个网友在网上反驳“一万小时定律”,他举了这样一个例子,我们从小学开始就写作业,写字,听课,看书。十几年都过去了,我们并没有变成书法大师、听课专家、学者。
努力是卓越的必要条件毋庸置疑,但1 万小时并不是成功的充分条件。你虽然花了十几年,但你在写字的时候,在读书在听课的时候,是否精神高度集中呢?是否用心去思考钻研呢?并没有吧,你只是在消耗自己的时间而已。
在我们周围,可以举出很多例子来证明“一万小时定律”不靠谱,因为大家都把这个定律重点放在了时间上,其实不是定律不靠谱,而是我们自己不靠谱。
如果你做的事情不靠谱,那这“一万小时定律”就不靠谱;如果你刻意反复训练,不断学习创新改变思维,坚持积累不磨洋工的一万小时,那你必然会创造奇迹!
以前看过一个研究,研究人员追踪400名初中生,观察了两年时间。其中那些认为智力并不重要,人生可以通过努力改变的学生们,往往在学习上更用心更努力,学习成绩也不断上升;而与此相反,那些认为智力是先天因素,是无法改变的“任命派”学生,更容易情绪低落而放弃目标,他们的成绩往往逐年下滑。而后,研究人员将一部分“任命派”学生通过开导让他们相信只要努力是可以改变先天不足的,这些学生在学习成绩上有明显的进步。
所以,相信努力能够改变人生,是可以帮助我们取得成绩的,即使我们不会成为专家、大师,但是我们依然会比以前的自己更优秀。从这个角度说,相信“一万小时定律”也是对的。
三、书没有好坏之分,只有适合不适合
虽然我看过很多我国出版的书籍,理论都是借鉴国外专家的理论。但是读这本《一万小时定律》的时候,我真的忍不住有些失望。为了证明不是自己鉴赏能力的问题,我查看了豆瓣上对这本书的评分,仅仅5.1分,很多读者对这本书也是诸多吐槽。
而《刻意练习》豆瓣上评分7.9分,《异类》豆瓣上评分7.8分。算是认可度比较高的书。建议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读这两本书。
但是我一直习惯于既然选择开始读它,就要坚持读完,也不会占用我太长时间。让我惊喜的是,我读着读着,发现这本书有一点特别的好,特别适合我。
因为我平时会喜欢写点东西的,案例和金句的积累对我来说非常重要。这本书里就有大量的素材提供。
分别从一万小时定律,专业并专注,目标的逐步实现,依靠信念,注重细节,掌控自己,微时间管理方法和拒绝拖延这八个方面展开分,每一章节都会有很多案例和名人名言。
读完一遍后我又重新翻了一遍,将里面所有的好的案例和金句都收集汇总到一起。
“你围着一件事转,最后全世界可能都围着你转;你围着全世界转,最后全世界可能都会抛弃你。”
“我们只有一次生命,应该用来做自己关心的事。”
“对于成功者而言,世界上没有失败,只要不服输,失败就不是定局。”
。。。。。。
这些好的句子和经典的案例对于需要收集写作素材的朋友真的非常有帮助。
所以我建议,要多看书,书没有好坏之分,有的只是适合不适合,适合你的就多看,不要小看每一本书,每本书中都有属于它自己的亮点。“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每本书都能够帮助到需要它的读者。
愿大家都能够在书中获得知识,找到自己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