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财经》记者 降蕴彰
编辑 | 王延春
北京时间1月31日凌晨,世界卫生组织(WHO)突发事件委员会宣布,将源自中国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确认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HEIC”)。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在日内瓦举行新闻发布会,说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已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谭德塞强调,世卫组织不赞成甚至反对对中国采取旅行或贸易禁令。
这意味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已经从中国的国内事件全面升级为国际事件。
2020年春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迅速在全国蔓延,一场抗击疫情的全民之战打响。为避免人口大规模流动和聚集,采取了居家隔离、延长春节假期、餐饮影院关闭等防控措施。毋庸直言,疫情也打断了中国经济2019年底的弱企稳,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背景下,破6成为大概率事件。
中国财政部门一位不愿具名的专家对《财经》记者表示,过去十几年,世卫组织对于启动全球突发卫生事件,仅仅发布过5次,很多著名的大规模传染病事件并没有列入其中。世卫组织启动这一机制的初衷是希望通过全球携手合作,避免危害在全球范围内扩散升级,同时也能为当事国提供更多的外部援助。该专家同时表示,对中国而言,下一步应积极应对疫情可能带来的经济压力。疫情将对经济影响有多大?如何应对?
评估疫情可能带来的经济冲击
源自中国武汉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已经快速蔓延到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从1月23日武汉市决定封城至今,中国不少省市采取了公共交通停运的措施,上海、浙江、广东、江苏等地,还宣布除了防疫与维持生活的必要产业,其余各类企业均不得于2月10日前复工。
目前一些省市的经济活动首先为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防控让路,考虑到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特性和重大危害,疫情防控或许是一场持久战。目前国内的旅游、酒店、电影、交通、物流、餐饮等行业遭受重创,有专家预算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2万亿。有的专家预测,延长春节假期直接影响全年GDP的1%左右。一位做跨境贸易的企业负责人告诉《财经》记者,现在城际道路封堵对于物流影响很大,企业现金流最多只能支撑两个多月。
《财经》记者注意到,在世卫组织确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之前,已有部分国际金融机构对2020年中国经济走势做出分析。资产管理巨头荷兰ING集团发布报告,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将冲击中国零售、餐饮及旅游业,这将导致2020年中国经济增长下滑至5.6%;世界权威金融分析机构标准普尔做了“初步的评估”,认为这场疫情将使得2020年中国经济增长下降至4.8%;国际金融服务公司摩根士丹利最新研究报告亦认为,如果新型肺炎疫情于2月、3月到达高峰,那么2020年中国第一季度经济增长约为5%—5.5%。
多位专家预测,这场新型肺炎疫情拖得越久,对中国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也就越大。在世卫组织确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之前,中国社科院结构金融研究室主任殷剑锋、辽宁大学地方财政研究院院长王振宇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均表示,现在还很难全面分析疫情将对中国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究竟有多大?但从短期来看,由于疫情爆发,绝大多数人只能宅在家里,减少了出行和消费的欲望,冲击最大的行业当属第三产业,即服务业,尤其对交通、餐饮、旅游、娱乐等行业产生的负面影响最为明显。2019年中国的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59.4%,这势必导致中国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消费”增速骤降。
殷剑锋认为,疫情对中国经济的负面影响主要集中在2020年前三个月,预计第一季度GDP增速将创新低,或将跌破5%。中国经济“三驾马车”中的另外两驾马车——投资、出口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
对于2020年中国第一季度GDP极有可能出现的骤降,前述不愿具名的财政专家分析表示,由于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爆发在春节期间,对餐饮、旅游、娱乐、交通、消费零售等市场都形成了巨大冲击,保守估计,也将导致2020年中国第一季度的GDP直接减少1万亿元。
以春节假期旅游为例:2019年整个春节假期,全国旅游接待总人数4.15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139亿元(同比增长8.2%)。如果继续保持8%以上的同比增长,那么2020年春节假期全国旅游总收入就能达到5550亿元以上。但由于2020年春节期间爆发疫情,使得这部分旅游消费基本成了空白。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经所研究员张明表示,当前,全国收假时间已经由2020年1月31日延迟到2月3日,有些地区或行业据说已经延迟到2月10日。如果全国春节收假都推迟到2月10日的话,这就意味着本次春节假期的长度是以往春节长度的一倍以上,这必然会影响到制造业、房地产与基建领域的投资增速,也会影响到出口行业的增速。换言之,随着肺炎疫情对中国经济不利冲击的持续,中国经济增长的另外两驾马车——投资与出口——也将面临不利冲击。
前述不愿具名的财政专家估计,2020年中国第一季度的GDP有可能降至3%以下。不过亦有相对乐观的机构预测认为,一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速应当有望保持在5%左右。
新型肺炎对2020年中国经济的影响有多大?不少专家把这场新型肺炎疫情和2003年中国发生的“非典”疫情进行对比。从2003全年来看,影响其实远远低于预期。当年曾有经济学家调研估计,“对2003年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可以控制在1个百分点以内,中国仍有可能取得7%到8%之间的年增长率。”但事实上,中国在2003年的GDP增速最终达到了10.1%,甚至比2002年的增速还高出1个百分点。
从2003年至2007年,中国连续5年的GDP增速都实现了双位数增长。殷剑锋说, “非典”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之所以弱于预期,主要是因为中国刚加入WTO不久,正在融入世界大家庭,属于经济腾飞阶段,国民经济当时正处于成长期、腾飞期,虽然“非典”一度让2003年第二季度的GDP增长出现罕见的增速骤降,从11%多下降到9%多,但并没有改变中国当时整体的经济快速增长趋势。
王振宇说,2003年发生的“非典”虽然重创了中国经济的第三产业,但整体并没有改变中国当时整体经济的快速增长趋势。公开数据显示,2003年中国二季度第三产业增速仅为0.8%,增速比前一年同期回落6.1%,其中客运、餐饮、社会服务、旅游业受损尤其严重,客运量下降23.9%,航空下降近50%。由此可见,“非典”疫情对当时中国的第三产业近乎于毁灭性打击,甚至导致整个零售行业都出现断崖式下跌。
值得注意的是,2003年中国的经济结构是第二产业占主导,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7.9%,第三产业贡献率39%、第一产业贡献率3.1%。从中可以看出,第二产业受“非典”的影响相对较小。殷剑锋解释,这主要也是因为,在2003年1月、2月,中国政府还没有对“非典”疫情实施全面防控,一直到春运结束,上亿打工者都到工厂就位了,3月份才被全面重视,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减小了对当年中国经济的负面影响。
目前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2019年的中国经济增长结构中:第一产业贡献率3.8%;第二产业贡献率36.8%;第三产业贡献率59.4%。当前中国第三产业已经超过第二产业变成了主导产业,对经济增长高达“59.4%”的贡献率,比2003年大幅提高了20个百分点,这意味着这次疫情中第三产业可能受到的打击面更大。
可以预见,在世卫组织确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之后,来华旅游和工作的人将会进一步下降,旅游、航空、酒店、餐饮等行业将继续遭受重挫,对中国投资、出口也会产生一系列连锁反应。中国对外出口可能会面临更多限制,对于还没有走出中美贸易战阴影的出口行业无疑雪上加霜。基建也有可能会因此次疫情而探底,原本寄予厚望的专项债、减税降费等财政刺激的力度和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应对疫情的税费调控之策
不过,多位专家建议,应密切跟踪监测疫情可能的影响,宏观政策适度调整,必要时适度调整GDP年度预期增长目标。2019年末讨论”保6”之策,估计今年将力争”保5”了。
张明表示,中国也不应对本次非典疫情对中国经济的不利冲击过度悲观。这是因为,中国政府一方面有着很强的治理能力,另一方面有着充足的政策空间,足以应对非典疫情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
首先,有了非典的前车之鉴,中国政府对本次肺炎疫情的反应速度与应对举措,应该比较有经验。疫情的扩散程度、持续时间都将因为中国政府的快速、强力反应而得到控制。
其次,中国政府在2020年将会采用更加扩张的逆周期宏观经济政策进行应对。在财政政策方面,中国中央政府仍有着较为充足的财政空间。张明认为,在考虑到肺炎疫情的冲击之后,2020年中国官方财政赤字占GDP比率,很可能会突破3.0%这一门槛。中国政府将在公共医疗卫生、劳动力再就业培训、企业减税降费等领域投入更多财政资源,以缓解中国经济的下行压力。此外,2020年的地方债发行规模可能超过3万亿元,其中更高比例将被规定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这也有助于对冲房地产投资与制造业投资的下行压力。在货币政策方面,2020年中国央行有望出台更多的降准与降息措施。
恒大集团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与其团队的研究报告建议,在当前不利情况下,中国政府应该继续加大加大减税和支出力度:第一,加大疫情相关财政支出,扩大研发、救治、防疫物资、一线医护人员补助的财政兜底范围。第二,适当减免2020年一季度受疫情影响严重的部门尤其是交运(民航、公路客运、水路客运和出租汽车)、旅游、餐饮、住宿等行业的增值税,亏损金额抵减盈利月份的金额以降低所得税。第三,进一步降低社保缴费率,养老、医疗缴费率可分别降低1和2个百分点,降低企业负担。第四,给予企业部分受疫情影响期间受损行业的财政贴息,可暂定一个季度。第五,对参与非典防治工作的卫生医务人员提供临时补助。病人疫情治疗相关费用一切减免。补贴并保障低收入人群和前期失业人员的生活水平不因疫情受影响,提前防范可能的失业潮引发的社会稳定。第六,对参与捐赠的企业和个人行为予以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抵扣,不受目前企业所得税税前利润12%限额的约束,鼓励社会捐赠。第七,扩大赤字率至3%。当前财政收支矛盾大,且2020年以收定支,财政收入下降,疫情防控支出增加,属预计外的支出,为避免挤压其他民生和稳增长支出,有必要扩大赤字。第八,提前做好基建项目储备,疫情过后大搞基建减税,对于人口流入地区的都市圈城市群可以进行适当超前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交运、教育、医疗等行业的投资,以刺激需求、稳定就业、完善基础设施、提升中国制造竞争力和提高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第九,货币政策要适度降准降息,给予特殊时期还本付息延期支持,鼓励但不强制商业银行对主要疫区湖北下降利率,对受疫情冲击较大的行业信贷支持。鼓励各大保险公司畅通保险赔付流程。
与任泽平的看法基本一致,辽宁大学地方财政研究院院长王振宇对《财经》记者说,中国政府没必要僵硬地死守3%的财政赤字率。他建议,中央、地方的财政要算总账,过去几年中央财政扩大赤字,但地方平台融资收缩,总体看来政府的总开支不仅没有扩张,反而还减少了;中国政府应该一以贯之的三大政策建议组合:稳健的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大力度的改革开放。
对于2020年中国经济整体走势,张明认为,即使考虑到本次非典型肺炎的不利冲击,在中国政府的及时应对与处置之下,2020年中国经济增速也不会出现断崖式下跌。2020年各季度中国经济增速可能呈现出前低后高的走势,全年经济增速可能在5.7%上下。这与在2019年年底所做的预测相比,仅仅下降了0.2个百分点。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系列报道
责编| 黄端 [email protected]
本文为《财经》杂志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如需转载,请在文末留言申请并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