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总犯倔 家长该如何“灭火”

2016-12-26网络 庆阳正面管教

本文转自网络

突然爱发脾气,娃怎么啦?

 回到家,二年级的明明很不高兴地说:“妈妈,我刚才丢了一元钱。”

 妈妈:“哦,没关系。下次注意就好了。”

  明明有点儿伤心,妈妈忙说:“怎么了?才一元钱,妈妈再给你一元钱就是。”

  可明明却更伤心更生气了:“妈妈,捡我钱的那个人一定是个坏蛋,谁捡我丢的钱谁就是坏蛋!有的同学捡到别人丢的钱就自己花了,我以后捡到别人的钱,我也花掉!”

  妈妈一听急了,赶紧说:“儿子,这可不对!”明明却生气地跺着脚说:“不,我就花!别人捡着我的钱肯定花了,为什么我就不能花别人丢的钱?我就花!”

  妈妈很困惑,“这孩子,怎么回事?最近这孩子,怎么越来越犟嘴了!”

  ■分析

 类似的对话在生活中再平常不过了,孩子向妈妈倾诉,妈妈在听的过程中教育和引导孩子明白是非对错。

  我们大多数父母都是与孩子如此对话的,只是孩子似乎不大情愿,做家长的也有挫败感。为什么呢?因为这种对话中没有情感的流露,换句话说,没有爱的流动,只有是非对错和道德标准。

  以明明为例,他是想让妈妈知道自己心里不痛快,也许妈妈抱抱他,他感受到妈妈的爱和理解,这件事就过去了。可妈妈说没关系,下次注意就好。在这里,妈妈只看见了这件事,妈妈认为丢一元钱多大的事呀?可对孩子来说,此时此刻这不是件小事,所以当妈妈否定他的感受,他会更加沮丧,可是这气不知该往哪撒,就撒在那个可能捡到他钱的人身上了。妈妈一听孩子这样说就急了,这怎么能行呢?这样下去不是会犯大错误吗?所以赶紧对孩子进行是非道德的教育。

  当孩子被教育时,会感觉痛苦,觉得不被理解不被看见;我们只有先看到孩子的情绪状态,感受孩子的感受后,教育或引导才有效。我们可以先帮助孩子标明他的情绪,妈妈可以说:“儿子,妈妈知道钱丢了,你有些难过,有点伤心和沮丧,你本来想用它买一根棒棒糖的。”然后帮他探寻他的心理需求,是希望妈妈再给一元钱,还是肯定他的能力建立信心。当孩子感觉被理解了,他的情绪会好很多,也许就会向妈妈说出他的难过、遗憾和沮丧,这时,做家长只要听孩子说,就是给他最好的支持和力量了。很多冲突自然就迎刃而解。

孩子总犯倔 家长该如何“灭火”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青春期孩子偷拿父母钱

  任峰是个15岁初三男孩,一直以来不论是学习还是品行,都表现得很优异。但一次妈妈偶然查看支付宝时,发现任峰私自花了700元钱,这些钱大多买零食并且分给同学和朋友了。儿子突然出现偷拿这种行为,妈妈痛心疾首,焦虑万分地训斥孩子,“你竟敢偷拿妈妈的钱买些乱七八糟的零食。你太让妈妈失望了!你怎么对得起我们对你的养育和信任?你这样下去还能考上高中吗?”似乎眼前的孩子已经变成自甘堕落、自暴自弃的小偷。任峰在妈妈的数落中倍感受伤,一气之下推门而出。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跟妈妈僵持了。莫非孩子到青春期叛逆了,所以越来越难于管教了?妈妈更加焦急了。

  ■分析

  任峰已经是个15岁的大男孩,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困惑最大,各方面的压力也很多,他们的自主意识增强了,想要自己掌控世界,想要得到他人的尊重。

  孩子用花钱的方式也许只是想感知一下自己是否有能力掌控周围的环境,也许是想用这种方式舒缓压力下的痛苦。还有一点,青春期的孩子这个阶段同伴认同对他们来说非常重要。做家长的只能引导,不能否定他。而任峰的妈妈却用自己的标准否定了孩子的朋友,实际上就是否定了孩子!

  做父母的一定要放下焦虑,放下掌控孩子之心,不要一看到孩子不符合社会准则和道德规范的行为,忍不住就要上前教育纠偏,却没有关注到孩子真正内心的需求。

  但是我们忘记了,孩子们所处的时代已大大不同,如今的孩子们更关注自己内心的需求,更何况我们的一些标准未必是正确的。我们要正视这种现实,接受孩子们所谓的种种状况。通过学习和孩子一起成长,去感知他们,了解和尊重他们。当我们倾听孩子,感受孩子,教育会自然而然的发生。

正面管教:不惩罚不骄纵的育儿方式

年后开课

联系人:丑丑:18993420070(手机、微信)

                 严丹:18993480777

阅读 1123 投诉

写留言

你可能感兴趣的:(孩子总犯倔 家长该如何“灭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