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集体像”的故事

随着一声“茄子”,一张集体像瞬间定格。在现代科技面前,集体像的诞生就是这样的快速便捷。可今天我要说的是西方绘画史上一张著名的集体像的故事。

油画集体像,让众多人物同框,对画家来说是极有难度的。达芬奇(1452—1519)的《最后的晚餐》是西方第一张开创性的集体像。在它之前和之后很久,西方的肖像画多是单个人物。达芬奇很聪明,他让十二门徒一字拉开排排坐,大大降低了构图和绘画的技术难度。其实我们现在照个毕业照啊什么的,也是这样排排站或排排坐。这是多么乏味啊。但荷兰画家伦勃朗(1606~1669)却艺高人胆大,他画的集体像,总是把众人物前后错落地安排在不同位置,而且还能让每个人的脸以不同的角度清晰地呈现出来!看看集体像《帝尔普医生的解剖课》就明白了他是直接把古典绘画提升了一个台阶! 他也因此名声大噪,订单像雪片一般飞来。在当时的荷兰,他简直就是神一般的存在,谁要是有一张伦勃朗的画挂家里,那他就身价倍增。

一张“集体像”的故事_第1张图片
《帝尔普医生的解剖课》伦勃朗


十年后他又接到一个订单。十六个布料商人同时也是当地的“民兵”AA制“众筹”了一笔巨款请伦勃朗给他们画一张集体像。什么?你说照相机“咔嚓”一声不就行了?那玩意儿还要再等二百多年才出生呢!

十六个人在同一幅画中怎么安排构图?这可难不倒神一般的伦勃朗!他设计了一个极富戏剧性的场景,让十六个人处于接到命令准备出发去战斗的时刻。于是你看,画面中,有的人在检查枪,有的人在检查旗帜,有的人在检查战鼓。各人干各人的事,做着不同的战前准备。而画面中间,库克上尉正在给副手分析战况布置任务。

多么生动而有故事情节的画面。伦勃朗为这张画花了不少心血,他作为光影大师的全部才华在这幅画中展露无遗。完成之后,他自信满满,等待着比《帝尔普医生的解剖课》更大的轰动。

可是金主们居然十分不满,要求重画。原来,十六世纪的集体像,一般是画中人在巨大的幕布一字排开,每个人的位置、姿态、衣着、场景都是有规矩的。正如我们现在的集体照,领导要坐正中间一样。金主们认为自己给了同样多的钱,就应该有完整的露脸,“为什么我处在暗处”,“为什么我的脸只有侧面”“为什么我只有半截脸”?伦勃朗对自己的艺术创作十分自信,当然拒绝了这种不懂艺术的无理要求。画中的库克上尉是想帮伦勃朗说话的,但因为他占据了画面中“最好”的位置,得到了最亮的光线也就不好开口了。闹得最凶的是他右后面戴高帽子的人名叫格拉夫。格拉夫有钱有势,挑动起所有人拒付酬金。最后由市政厅组织了一个由十名画家组成的专门委员会来处理这次纠纷。专门委员会裁定,这张画粗俗粗糙,脱离主流价值观,金主们可以拒付酬金。后来几经调解,酬金被砍去一大半。那位格拉夫后来当选阿姆斯特丹市长,可怜一代大师伦勃朗至死没有翻身之日。金主们还嫌画面尺幅太大,剪裁去边后挂在烟熏火燎的地方毫无保护致使原画色彩变暗。原本白天的场景,被后人认为画的是晚上,所以一百多年后,该画重新被关注后被取名“夜巡”。(《夜巡》原名《弗兰斯•班尼克•库克上尉带领的第二民兵支队》)

一张“集体像”的故事_第2张图片
《夜巡》伦勃朗

现在被人们称为“伦勃朗光”的光影画法在当时是完全由伦勃朗独创的,现在“伦勃朗光”在绘画、摄像和摄影中仍被广泛应用。让我们看看这幅画中著名的“伦勃朗光”吧

一张“集体像”的故事_第3张图片
光源在左上角,库克上尉的手影子清晰地印在旁边中尉的身上。这在当时是耳目一新的革命化的画法。


现在《夜巡》连同《蒙娜丽莎》和《宫娥》并称西方油画名画中的三幅名画。就连奥巴马出访荷兰,也专程到阿姆斯特丹国立美术馆去观赏此画。

一张“集体像”的故事_第4张图片
奥巴马与阿姆斯特丹国立博物馆馆长 Wim Pijbes 在《夜巡》前合影

                               

                  谢谢您来看我

一张“集体像”的故事_第5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张“集体像”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