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想着讨好别人,难怪你总是不开心

文/亦染心田

01

7岁开始写作,9岁写成第一本散文集,《打开天窗》更被湖南省教委列为中小学生素质教育读本,蒋方舟“顺风顺水”的一写就是二十余年,这个令人歆羡的“别人家的孩子”却在昨天播出的《奇葩大会》中直指自己的“讨好型人格”。

“我因为太希望别人喜欢自己了,而成了一个谄媚的人。”

“我从来不敢和人提出真实的意见,都是一味地夸奖他们,像一个每天笑脸迎人的店小二。”

……

这种谄媚,这种讨好,渗入到她生活的方方面面,即便是亲密的两性关系也好,职场交往还是和朋友的相处,她都会为了去迎合别人的期待,而一次次丢掉自己的原则与底线,哪怕心里有再多的想法甚至愤怒,都不愿也不敢表露出一丝一毫。

总想着讨好别人,难怪你总是不开心_第1张图片

也许一开始,我们会夸赞她足够“懂事”,懂得察言观色,顾全大局,在我们看来,这样的人是能成大气候的。然而“讨好型人格”的短板在于他们太在意别人的评价,而不敢表达真正的自我。用蒋方舟自己的话来说,即“被人喜欢的自己是掩盖了真实的自己。”

正如美国心理学家Harriet Braiker在书中所言:“关于讨好有一个很大的误解,很多人会觉得它是一种良性的心理状态,毕竟看来,被当做好人总是不错的,但实际情况是,很多讨好者,已经不是简单的取悦他人,而是无法控制地讨好他人,下意识地牺牲自己,甚至对来自他人的赞赏和认可上瘾。”

尤其在社交网络被无限放大的今天,我们渴望“被喜欢”、“被赞赏”的需求愈发浓郁,我们开始把那个本就独一无二的自己塞进符合大众审美、迎合大众需求的模子里,成为一个变形的随处可见的复制品。

然而,“真正喜欢你的人,是欣赏你骄傲的样子,而不是故作乖巧谦卑讨喜的样子。”通过适度放空战胜了“讨好型人格”的蒋方舟如是说。



02

与年少成名、备受追捧的蒋方舟不同,松子的一生“怎么看都是无趣的一生”,尽管她只是电影中的虚构角色,但从她身上,我们不难找到自己的影子,尽管我们并不是那么愿意承认。

小时候,缺爱的松子发现只有做鬼脸父亲才会笑,她就一直努力取悦父亲,以至于成年后这个鬼脸就成了她自欺欺人的保护伞;

毕业后,松子有了稳定的工作,人美歌甜,颇受学生欢迎,但却因为“讨好型人格”栽了一个大跟头,她的人生轨迹也由此偏离了航道。

为了解决学生偷钱事件,松子不仅掏出了自己的所有现金,还从同屋的老师钱包中“偷”出两张大钞,凑齐一万两千日元垫上,向旅馆老板声称是从反省的学生那里拿回的钱。

但她的举动不但没有得到应有的感激,还遭到了教导主任的性骚扰和偷钱学生的倒打一耙,被迫承担偷窃责任的松子也因此丢了饭碗。

她傻吗?或许是傻的。

她总习惯性地将别人的错误归结于自己,越是想圆满的解决问题,越是手忙脚乱,错漏百出。她努力的委曲求全,迎合别人,却一次次将自己的软肋暴露无遗,让不怀好意的人有了可趁之机。

总想着讨好别人,难怪你总是不开心_第2张图片

而“松子的爱情,太过耀眼,也太令人心痛”,她每一次轰轰烈烈的去爱,都只是贪求那一丝她渴望至极的温暖啊!即使自己被轻贱、被损害,哪怕低微如尘埃。她一次次觉得“这回我的人生完了”却又一次次重新寻觅,跌跌撞撞,头破血流。

她花了40余年的时间去取悦别人,“以为自己会活的像白天鹅,其实是黑乌鸦”,然而她却忽视了将她放在心尖的泽村惠和久美,将原本触手可及的温暖拒之门外,也许是因为落差,也许是仅存的自尊心在作祟,她毕生所寻、求而不得的“你回来了”其实一直都在。

而我们又何尝不是一样,总是着眼于自己无法企及的,却又对自己所拥有的不屑一顾。

是时候对那个总想着讨好别人的自己说:“你最应该讨好的本该是你自己。



03

蒋方舟也好,松子也好,她们在小心翼翼隐藏自己,迎合别人的过程中渐渐丧失了说“不”的勇气。而正是这毫无原则和底线的退让,让她们麻烦不断。

美国作家乔希·比林斯说过这么一句话:“人生中一半的麻烦源于答应得太快,拒绝得太慢。”

很耐人寻味不是吗?想想我们身边,这样的人,这样的例子可真不少。

我们明明不情愿去一个陌生的派对,接一项重要的、临时的项目,帮朋友一个并不是那么力所能及的忙……但我们就是害怕一旦将拒绝说出口就会让对方失望,就会破坏两人之间的关系,就会造成一大堆并不好受的连锁反应。

但这种担心其实在某种意义上是被夸大了的,人们实际上会更尊重那些信念坚定,敢于说“不”的人。

格雷戈·麦吉沃恩在《精要主义》一书中举了这样一个例子:想象一个邻居,他从来不给他家的草坪浇水,但是只要你打开你的洒水器,水就洒到了他家的草坪上。你的草地渐渐变黄并行将枯死,但是邻居看了看他家的青青绿草,暗自思忖:“我家的院子不错呀。”

于是,所有的人都是输家:你的努力白费了,邻居也从没有养成给草地洒水的习惯。怎么解决?你必须筑起篱笆,让他的问题离开你的院子,待在它们该待的地方。

“筑起篱笆”,换言之,设置你的底线与原则,向那些侵犯界限和浪费时间的事情说“不”,这不仅于你有利,于那些不得不自己解决问题的人也大有裨益。

当然,这个“不”说的可得优雅,硬邦邦的拒绝可不是上策。

总想着讨好别人,难怪你总是不开心_第3张图片

文末送给总想着讨好别人的你一句话:

别轻易放下你的骄傲,

敢于说“不”,这本就是你的权利。


亦染心田,90后自由撰稿人。悦纳不完美的自己,打磨,蜕变。自我剖析/心灵鸡汤/个人成长

你可能感兴趣的:(总想着讨好别人,难怪你总是不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