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与大仲马:穿越百年,放下恩仇,生命救赎的共鸣。

金庸与大仲马:穿越百年,放下恩仇,生命救赎的共鸣。_第1张图片

最近重温了《基督山伯爵》这部经典小说,在“通俗小说之王”大仲马的笔下,再一次感受到“等待”和“希望”的人生意义。这部小说里的恩怨情仇,让我联想到金庸武侠世界的爱恨纠葛。以金庸小说《连城诀》作为对比,就会理解为什么那么多人,把金庸比喻成中国的“大仲马”。


基督山伯爵的故事,以法国波旁王朝和七月王朝两大时期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年轻天真的水手大副爱德蒙·唐泰斯出海归来,即将接任船长,迎娶未婚妻,过上美满生活之时。却因为归途中受老船长之托,给一座岛上的神秘人物顺路送上一封信件。这个政治上白痴的年轻人,不知道岛上的神秘人物是被囚禁的拿破仑王,一封信从此戏弄了他的命运。


一个垂涎他的美貌妻子的登徒浪子,一个觊觎他即将接任船长位置的势利小人,一个只顾及自己家族和政治命运的大法官。集体陷害唐泰斯,把一无所知的他送进了监狱。永无天日的牢狱生活,让唐泰斯彻底绝望和崩溃了,他试图用自杀来结束自己凄惨的命运。然而,上天在绝望之时,总会再打开一扇窗,让希望之光照进来。


金庸与大仲马:穿越百年,放下恩仇,生命救赎的共鸣。_第2张图片

同样是政治犯死囚的法里亚神甫,除了活着就是越狱的老头,锲而不舍的挖坑道逃走,用尽所有精力和智慧,最终却挖进了另一个死囚的牢房。唐泰斯和法里亚神甫都接受了命运这样的安排,两人在牢中只剩下等待。法里亚神甫帮助唐泰斯分析了遭遇,厘清了仇人的真面目。又将毕生所学的知识和智慧都传授给了唐泰斯,最终又将基督山宝藏的秘密和盘托出。从此,理想和希望之光重新照进了唐泰斯的生命,那一段时间,仇恨和复仇之火也被熊熊点燃。


老神甫没有战胜残酷的命运,他用自己的死,赢得了唐泰斯逃出生天的机会。唐泰斯掉包躲进神甫的裹尸袋,被狱卒抛入大海,成功越狱。(这一段越狱的描写启发了后世许多同题材的经典。)逃出去的唐泰斯,寻得了宝藏改头换面成基督山伯爵,开始了他行侠仗义的复仇之旅。


金庸与大仲马:穿越百年,放下恩仇,生命救赎的共鸣。_第3张图片

唐泰斯快意恩仇,精心策划,步步为营,复仇手段之残忍,让读者读起来却是大快人心。最后所有的仇人和罪恶都以他的方式得到了断。然而,真正当他复完仇后,他反而没有那种大仇得报的快感,仇人的鲜血不可能让他赢回曾经那段快乐的青春,此刻,仇人都死了,剩下活着的他,仿佛什么都没有得到,失去的永远成为了失去。


那一刻的唐泰斯终于明白,生命的意义不仅仅只是复仇,从头到尾支撑他走来的是生命的希望。当年的大仲马在现实生活中也是一个恩仇必报的傲慢之人,大仲马说过:“我恨恨我的所有人”,他借着唐泰斯之手,也放下了睚眦必报,完成了生命希望的救赎。


金庸与大仲马:穿越百年,放下恩仇,生命救赎的共鸣。_第4张图片

故事情节看起来,是不是和金庸的一部武侠小说非常相似?《连城诀》的主人公狄云,也是一个善良天真的小伙子,最后因为师父那一辈的恩恩怨怨,被万震山阴谋设计下,含冤入狱。自己喜欢的师妹戚芳,不得已含恨嫁给了万震山的儿子万圭。


金庸与大仲马:穿越百年,放下恩仇,生命救赎的共鸣。_第5张图片

狄云和唐泰斯一样,在狱中也经历了一番奇遇,结识了大侠丁典,两人成为莫逆之交。丁典将《神照经》的武功传授给了狄云。之后狄云越狱,练就一身绝世武功,也展开了一系列的复仇。大仇最终得报后,看着师妹惨死在仇人手中,心灰意冷。狄云和唐泰斯一样,恩仇了断之时,竟然同样没有他们想要的心灵满足和慰藉。两部小说不仅仅阐述了“冤冤相报何时了”的道理,更多的是对仇恨的反思,是对生命意义的重新思考,是对人生希望的自我救赎。


基督山伯爵唐泰斯,最后放下了全部,包括财富。他转身离去的背影里,留下的是送给世人的“等待”和“希望”。对《连城诀》中的宝藏不屑一顾的狄云,最后退隐江湖,一个人回到冰雪消融的山谷的洞中。在故地,重新邂逅了水笙……


金庸与大仲马:穿越百年,放下恩仇,生命救赎的共鸣。_第6张图片

每个人的生命中,都需要在等待和希望中,完成自己的救赎,世上与其说存在幸福和不幸,不如说只存在两者的对比,一个人只有经历过地狱的痛苦,才能真正体会到生命所有的幸福和馈赠。恩怨分明,恩仇必报,看似大快人心。实际上只有悲悯和放下,才是对自己的真正救赎。

你可能感兴趣的:(金庸与大仲马:穿越百年,放下恩仇,生命救赎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