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尝试自我认知自我接纳以来,我一直在探索内向和高度敏感给我带来的优势,这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我的自尊和自信。我一直觉得,内向不是缺陷,高度敏感也不是缺陷,它们和外向开朗一样,只是一种人格特质。
虽然我知道每一种人格特质都有它的正面效应,当然也会有负面效应。比如说,内向特质带给我的负面效应之一就是不善于沟通甚至害怕沟通,高度敏感带给我的负面效应之一就是很容易信息过载而造成神经紧张、产生压力和焦虑。但是我一直觉得,每个人都必然有长处也有短板,有些短板是很难避免甚至无法避免的。与其花费大力气去弥补短板,还不如努力发挥自己的优势,加长长板。于是,我明明知道自己仍然有很多不足,却在潜意识里一直忽视甚至回避,然后安慰自己我是为了集中精力去做我最擅长做的事情。我没有注意到,当你一直回避某些问题的时候,生活一定会在某一天给你上重要的一课。
读《那些比拼命努力更重要的事》时我写道,人的脆弱之处在于,你很难真正规避那些生命中尚未犯过的错。幸运的人会在很久以后才发现自己曾经的错误,甚至很多人到最后都没有机会明白。但人的可贵之处也在于,当你明白之后,你可能还有弥补或者避免再犯的机会。
为什么人很难避免犯错?
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因为没有亲身经历过错误给你带来的负面影响。刘未鹏老师曾经在博客中用很长的篇幅来讲亲身经历的重要性。亲身经历一个负性事件,给你带来的情绪记忆是别人讲再多故事、说再多道理都无法比拟的。
人类常常高估自己对事件的控制程度,而低估机运或不可控制因素在事件发展过程及其结果上所扮演的角色,这称之为人类的“控制错觉”。它让我们在潜意识中觉得未来是积极的、可以预测的。而实际上,未来往往是不确定的。
事实上,别说没犯过的错,连曾经犯过的错误都有可能一犯再犯。仅仅有亲身经历并不是成长的充分条件。我们的大脑中有各种各样的认知偏差,“自我服务偏差”就是力量最强大的认知偏差之一:人们往往倾向于将失败归因于外界因素,将成功归因于自己的能力。于是面临失败的时候,我们没有仔细分析并吸取教训,导致再一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更何况我们还面临着思维惯性的强大力量——即使我们听懂了别人的故事,甚至从自己过去的错误中悟到了一个道理也经常难以与其对抗。
高度敏感特质意味着对于刺激的感受更为强烈。换句话说,高度敏感者的神经系统对于接收的信息处理得更加深入,所以我们经常觉得能量消耗很快,需要时不时停下来补充并且充分地休息复原。这就导致了高度敏感者的两个局限:一是为了避免信息过载导致神经压力过大,我们经常会在能量降低的时候下意识地忽略信息,但我们并不知道自己忽略的信息是否有价值;二是与其他人相比,高度敏感者的情绪化反应更加明显。我们经常会发现自己因为一件小事瞬间消沉焦躁,也会因为另一件小事瞬间开心起来。情绪化反应导致我们往往在无意识的情况下跟随短期情绪做出决定,这样的决定在事后或者长远来看常常是让我们后悔的。
内向型高度敏感者对于安全感有着更为强烈的追求,而维持安全感通常体现在两个方面,曝光效应和损失厌恶。曝光效应指的是人们会对自己更熟悉的东西产生偏好。也就是说,我们见到的某一个类型的信息越多,越倾向于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来看待它们,从而忽视其他信息做出选择。损失厌恶则可能导致我们在犯错后不去弥补:我知道我可能导致了很严重的后果,但是如果我去补救,情况反而更加恶化呢?
在二者的合力下,我们产生了强有力的认知偏见:熟悉的东西感觉才是对的,这件事对我来说太陌生了让我不舒服;迈出一步我可能要失去现有的东西了,那么还是停在原地吧。所以对于高度敏感者(尤其是内向型)来讲,可能即使发现了自己犯了错误,也难以说服自己迈出一步去道歉和弥补,以至于处于长时间的后悔和自责中。
那么我们真的无法避免错误吗?为了减少错误,我们该如何去做?
幸运的是,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来讲,亲身经历不是充分条件,同时也不是必要条件。人类最强大的能力之一就是社会学习——“普通人从自己的错误中吸取教训,聪明人从别人的错误中获得经验。”
1、从不同角度收集信息和考虑问题
我们容易对自己预测未来的能力过度自信。我们在一些涉及到人生关键抉择的问题时(比如大学专业、工作选择等),所采用的信息搜集方式、所做的客观性的研究次数,往往少于我们选择一次聚餐地点时做的调查次数。
此外,人类心理中天然存在着证实倾向。在我们做出一个决定的时候,会自然地去寻找自我证实的信息。所以要减少有价值的信息被遗漏,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训练自己从相反的原则考虑问题。
在准备做出一个选择的时候,可以先问自己几个问题:这个选择必须具备怎样的条件,才能成为正确的答案?我在做这个选择的时候放弃了什么?如果我的决定是错误的,结果会是怎样?
多角度搜集信息减少了我们的知识盲点,从相反原则考虑问题打破了我们的思维定势,是避免做出错误决定最基础的一步。
2、尽量避免在情绪化反应下做出决定
“情绪管理”是近几年非常热的一个词语,但实际上很多人对这个词的理解都是错误的。“情绪管理”不是不产生情绪,每天心情安静祥和,而是在出现情绪化反应时能够控制自己,用理性思考代替冲动决定。
《决断力》中提到了一种非常有效的克服短期情绪的方法:10—10—10。它促使我们以三个不同的时间范围为基础对自己的决定进行考量:从现在算起的10分钟后,我们对这一决定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再过10个月后呢?10年后呢?
设想你想去接近一个有好感的人,但又害怕被拒绝而丢脸。那么可以问问自己,如果我真的被拒绝了,10分钟后我会是什么感觉?可能觉得确实很丢脸很后悔。那么10个月后呢?我还会因为这件小事而耿耿于怀吗?10年后呢?而如果你不迈出这一步,你就永远错过了哪怕是非常微小的一个积极的可能性。
在面临一个决定的时候,我们往往感受到的是强烈又急剧的感情,而我们对未来的感受则是模糊的。10—10—10方法帮助我们达到情绪上的平衡,做出考虑更全面的决定。
3、求助于“旁观者”
相对于外向型人喜欢与人交流、讨论问题、征求建议的性格而言,内向型人在做出一个选择时往往更倾向于独立决定,最多也只是考虑最最亲密的人的想法和建议。但是实际上,每一个人的大脑中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思维定势和思维盲点,导致我们思维的狭隘,要么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要么顺应短期情绪,做出回避当前痛苦的选择。
一个叫做“解释水平理论”的相对新型的心理学研究领域显示,距离我们面临的问题越远,我们就越能更清楚地看到问题最重要的方面。当一个朋友面对一个两难抉择(比如要不要分手、要不要换工作、要不要学一门新的知识)的时候,你往往会很快意识到问题中最重要的那个因素,从而建议对方基于这个因素做出选择。而当我们自己面临同样的困境时,我们的思绪却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变量,反复纠结无法下定决心。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就是这个意思。
所以,当你面对这种困境的时候,可以采取两个方法:一是直接向与你性格差距明显、你非常信任、曾经面对过类似问题的朋友寻求建议;二是尝试自己成为“旁观者”——设想如果是你最好的朋友面临着这个问题,你会给他怎样的建议——我们常常会明智地建议他人要忽视情绪化反应。
4、意识到你正面临着一个选择
对于避免做出错误决定,最困难的其实并不是以上几点。最困难的一点是,意识到你正面临着一个选择。很多错误都是我们在无意间犯下的,如果在之后的人生里,你没有发现你曾经犯下这个错误,你可能永远也不会知道自己错过了什么。
其实我前几天在写的稿子不是这一篇。之所以换成了这个内容,是因为我在上个周末突然发现我在无意间做了一件非常非常错误的事情。这件事再一次证明了我曾经写过的那句话,成长其实是一个不断顿悟又反复、再顿悟再反复的螺旋上升过程,生活会一次次在我自以为一切尽在掌握的时候给我当头棒喝。
在上文中写到的几点都是我在这次事件中犯的错误。我原以为自己足够审慎,却忽略甚至无视了很多本应该尽早发现的信息。我的证实倾向使我习惯于对某种状况快速做出判断,然后找到支持自己判断的信息——就像身处聚光灯下一样,目光所及,便是一切。
我原以为自己很好地做到了自尊和自信,现在才发现远远没有。自尊其实是一种平衡的状态:稍微少一点就是自卑——很难得到别人的尊重;而稍多一点就成了自负——你可能甚至意识不到你不够尊重别人。
我原以为自己足够对自己诚实,敢于面对和坦诚自己的错误,但是在整个发现错误、想去弥补、决定道歉的过程中才发现,承认自己的错误对我来说仍然非常痛苦。在这个时候,如果没有别人推我一把,我很有可能会选择逃避。而且我会安慰自己,我只是习惯于被动,没有去跟对方道歉而已,知道自己错了、以后不再犯就足够了。
我原以为自己已经很勇于面对问题,寻找方法解决问题,但是当真的出现了一个大问题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仍然是逃避,我害怕自己搞不定,害怕可能出现的更严重的后果。
但仍然有很幸运的事。第一是,我在无意间发现了这个巨大的错误。第二是,我还有机会去弥补。第三是,我在极度的懊悔和犹豫中打电话给我姐姐,她帮助我下定了决心去弥补这个错误。
要从“自动驾驶”状态清醒,每一次都意识到自己面临着一个选择,其实是很困难的事。但是仍然有一个方法可以不时地提醒我们:当我们感受到自己内心剧烈冲突的时候,就是提醒自己要去从不同角度搜集信息、克服情绪化反应、寻求建议或者换位思考的时候。每一个重要的决定实质上都在检验我们的核心价值观:你最重视的是什么?你渴望成为什么样的人?在长远看来,对你最有益的是什么?
“定义你的核心价值观,并将其视若神圣”——只有这样,我们才会尽量避免做出让我们遗憾终身的决定。
我知道错误其实是绝佳的成长机会,只要你保持自省、保持开放、能够从错误中及时吸取教训。但我仍然希望能够看到这篇文章的你们能够尽量规避那些生命中尚未犯过的错。因为我非常清楚,在人生中,并不是每一个错误都有弥补的机会。时间一直向前,不会对任何一个人的后悔和自责网开一面。也正因为如此,即使这个弥补的机会只有一点点,也一定要努力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