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读书笔记3-万历与乾隆2020-01-31

一个人美不美,单看她自己是说不出来的,你得找一个参照物。比较而论,美丑就容易区别。对于政治制度来说,中国的政治好不好,如果你孤立的看,会觉得只能如此,但是一拿去和同时代对比,你就知道谁美。

同时读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以及张宏杰的《饥饿的盛世》。这两本书有很多相似的地方,都是解释我们古代政治制度为什么会出问题,出了哪些问题。另外一点就是这两个帝王之下的中国,都由盛转衰,明朝衰落于万历而非崇祯,清朝在乾隆埋下了日后鸦片战争的种子。

一:万历

明朝就如同中国的历朝历代一样,用一种不明不白的道德代替白纸黑字的法律作为管理方式,降低管理的成本的同时,却使得管理不统一和缺乏效率。

这种礼教道德维护了社会的稳定,但是却扼杀了人的天性与创造力。在这个社会中,上至皇帝百官,下至黎民百姓都受到到礼教的压迫,想要做点实事的皇帝通常都被压迫到用罢工作为反抗,这里尤其以万历为甚。

从统治初期的想要作为,到后期的怠政。这是一种我斗不过你们于是破罐子破摔的心态。明朝的文官集团那可是经过层层选拔上来的,智商能力绝对出类拔萃,养在深宫的皇帝和他们相比太弱了,无力反抗。而偏偏这个文官集团以儒家礼制为工具,以唱反调作为政治筹码,明朝后来的这些皇帝,无一不成为文官集团斗争中手里的牌。

明朝是袁腾飞最不喜欢的朝代,也是古代士人地位滑坡的一朝。在宋朝文官不仅地位远高于武将,而且和皇帝相互尊重,北宋因此出了寇准,欧阳修,范仲淹,王安石,司马光这样一系列的名臣。

而有明一朝,有能力有抱负的名臣几乎不能善终,只留下申时行这样的和事老可以自我保全。

有人说崖山之后无中国,中国还是有,只可惜蒙元带给世界太多不好的东西,最重要的就是专制。《哈佛中国史》把元和明作为同一个年代一起讨论,依据就是明朝大量继承了蒙元的专制思路。

俄罗斯在被蒙古人统治之后,诞生了最专制的伊凡雷帝,这种影响延续至今。波斯被蒙古人统治之后,几百年来几乎从文化中消失。印度被蒙古人统治后,成为了现在这样一个光怪陆离的国家。

二:乾隆

乾隆朝产生了更多的粮食,养活了更多的人口,仿佛盛世。然而这盛世,却是养鸡场的盛世。养鸡场里的鸡,过上了有吃有住的日子,作为群体,它们成功的繁殖,但是作为个体,它们退化成蛋白质的堆砌。

乾隆皇帝以其精明和勤政证明,他越是优秀进取,越是和明朝那些昏庸懒惰的帝王产生相同的毒素。

乾隆通过文字狱彻底的清洗了文化知识,扼杀了社会发展的可能性。在他的帝国养鸡场中,他大权在握,志得意满,却是中华民族悲剧的开端。

如果说明朝是中国士大夫滑坡的开始,那么乾隆就是士大夫被逐渐改造为奴隶的时代,以前中国社会那种被欧洲敬仰的依靠个人修养道德来管理好国家的日子已经一去不返。

那些追求立言立德立功,为人格发展为目标的官员被挤出了官僚队伍,取而代之的必然是不受儒家传统道德束缚,只把世俗权力财富作为发展目标的官员。

在所有的古装剧中,我最不喜欢的就是清宫剧,除了皇亲贵胄以外,所有人都奴颜屈膝,而所有的皇亲贵胄在面对皇帝又是奴颜屈膝。你们的还珠格格,你们的四阿哥,哪个不是高高在上的统治者,他们和我们有什么代入感,有什么相同之处。

这种专制文化的毒素继续发展,无非将人变成奴隶,将中国社会变成印度社会。中国的老百姓是最勤劳的百姓,然而同样是这些百姓,只懂得做奴隶,因此他们一旦掌握的权利,只会采用奴隶主的那套方式管理其他的奴隶。

乾隆一朝是饥饿的盛世,不仅是物质的饥饿,更是文明的饥饿,人权的饥饿。“自从北方或满族鞑靼征服一来,至少在过去的一百年里没有改善,没有前进,或者更切确地说反而倒退了,当我们每天都在艺术和科学领域前进时,他们实际上正在成为半野蛮人”——佩雷菲特《停滞的帝国》。

 三:作品

黄仁宇写的要比张宏杰的更深刻,但是非常克制于情绪的表达,更多的是为批判的弊政找到合理的解释,这种恨铁不成钢却又正话反说的谨慎心态,更符合70年代政治环境紧张的语境。

张宏杰的成书在2012年,那时候社会言论比现在还要宽松。所以笔触可以更多情绪渲染,给读者留下更深的映像。书中有很多对乾隆皇帝统治的嘲讽。

的确如这两套书的出版而言也是如此,《万历》出版时,苦于是要分类与学术著作还是通史类,因此几经辗转才找到出版商。而《饥饿的盛世》则无疑是一本大众类图书。

我喜欢这套《饥饿的盛世》,但是其严肃性是较弱的,只举一例,书中一个论点是乾隆和伊丽莎白一世是一个时代的人,而且都是明主,但是乾隆之后中国衰落,伊丽莎白之后英国富强,由此得出当时英国的政体先进的结论,推导的太过简单。

伊丽莎白一朝,也是专制君主制,虽然英国战胜了西班牙无敌舰队而掌握了海上霸权,但是其后第三个皇帝查尔斯一世就被推翻砍了头。英国也因此陷入内战,经历了动荡。彼时的英国依然是欧洲大陆的二流国家,直到光荣革命彻底动员了普通百姓的能量,才使得国力日盛。

四:衰亡

中华帝国的衰亡,是值得分析的。明朝皇帝普遍素质不高,但却依然得享国祚276年,你不能说他的管理水平就差很多,起码明朝的大臣是敢于说话的,这点就比清朝的奴才强多了。对于明粉来说,真正杀死明朝的是小冰期,而非历朝历代都有的党争。

清朝的皇帝个个勤政,这比明朝强多了,但如果从皇太极改国号开始算起,也是维持了276年。这是一个惊人的巧合,也不经让人要问,皇帝水平高低真的至关重要么?

与其问为什么一个帝国会衰亡,不如问为什么一个帝国能延续这么多年。

曾经我也认为,国家的兴亡纯粹来自腐败的影响,但事实并非如此简单。如同管理一家企业,如果业绩不好,即使管理的再好企业也会崩溃,然而一旦企业业绩出色,管理粗放那叫做野蛮生长。而好的管理,目的在于使得业绩持续发展,而非为了管理而管理,直到将企业管理成一件精致的艺术品。

对于中国来说,怎么使得人人小康,使得新增的人口获得新增的就业岗位,产生新的财富才是长治久安的办法。但是对于古代人万历乾隆来说,他们的世界观里只有土地是财富,而土地,是不会随着人口的增长而增长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随笔-读书笔记3-万历与乾隆2020-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