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宝妈妈,北师大心理健康教育硕士。家有两个调皮捣蛋鬼,哥哥6岁8个月,弟弟1岁11个月。从事教育行业十多年。曾任一线教师,在幼儿园、中学任教。后在出版社做教育类图书编辑,包括家庭教育、青少年读物、绘本等。爱孩子,爱教育,立志埋头深耕,在育儿路上与您同行。
1979,Bronfenbrenner提出了生态系统理论(ecological system theory)。他认为,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所处的生态系统从内到外分为四个,分别是微观系统(microsystem)、中观系统(mesosystem)、外观系统(exosystem)和宏观系统(macrosystem)。
其中,微观系统,如家庭、学校和教室等,与儿童的连结最直接、最紧密,儿童大部分时间在此度过,微观系统对人的发展至关重要。
而家庭作为重要的一环,在我看来,就是一个小型的生态系统。就像一个池塘。二胎互动就是这个家庭系统中的一个点,受到方方面面的影响。
那,到底是哪些因素来影响二胎互动呢?
1.年龄差差异
两个孩子的年龄差不同,影响也不同。
我爱人的一个朋友,家里有两个孩子,姐姐跟弟弟差11岁。
姐姐打小就不爱理弟弟这个鼻涕虫,觉得弟弟粘妈妈,是娘炮。但是姐姐也并非对弟弟没感情,偶尔流露出:“弟弟不哭的时候也还是蛮可爱的。”
还有的年龄差很小,相差1、2岁。当两个孩子力量相仿,活动内容又相似,互动自然增多,卷入度也很高。而卷入度越高,依恋程度也越高,当然,发生冲突的几率也越大。也存在一种说法,幼时越是吵闹,成年后感情越好。
我们家两个宝年龄差介于两者中间。哥哥比弟弟大4岁8个月。
两个孩子的感情和互动也介于两者之间。爱的紧密,也不妨碍争抢。活动内容部分重叠,尤其是弟弟1岁以内,妈妈要很用心去考虑一些游戏方式,才能同时照顾到两个孩子。这里推荐一个游戏——卖小猪。(详见公众号:猪宝妈妈)
2. 性别差异
两个孩子的性别组合,无非是这四种方式:哥哥弟弟、哥哥妹妹、姐姐弟弟、姐姐妹妹。
我跟朋友聊,朋友家是姐姐弟弟组合。
姐姐7岁多,弟弟半岁。
我常看到两个宝贝相处甜蜜的画面,就问朋友她的两个宝贝互动情况。
朋友告诉我,姐姐很爱弟弟,常带着弟弟玩。
我就在想,难道是因为女孩更温柔?女孩更细腻,更体贴,更会照顾人?
朋友听我这样说,立马给我举了个反例:一姐姐和妹妹玩,发生了冲突,姐姐把妹妹的脸都抓破了,破了皮儿。
那......似乎姐姐也不全是温柔的哈。
还有一个朋友,家里是哥哥妹妹组合。哥哥憨厚,妹妹霸道,哥哥常被妹妹欺负。
而我家呢,是哥哥弟弟组合,现在已然进入争抢模式了。
从这些零散的个案来看,性别对二胎互动或许有一定的影响,只是暂时未呈现出明显的规律。
3. 气质
林文采博士在《心理营养》一书里提到孩子的气质类型,分为A:乐天型;B:忧郁型;C:激进型;D:冷静型。
两个孩子气质是什么样的呢?
当两种气质组合在一起又是什么样呢?
比如上文提到的哥哥妹妹组合。哥哥温顺,也许属于冷静型。而妹妹霸道,欺负哥哥,妹妹的气质类型很可能就是激进型。
气质不同,决定了互动时的回应方式,而这样的回应方式又继续对互动产生影响,并逐步固化。
我家两个宝气质略有差异,但相似度还是蛮高的,所以,在遇到争抢的时候,互不相让。
4. 家庭成员的教养观念、参与度和流动性
除了年龄差差异异、性别差异和气质差异,还有家庭成员的分析。这其中包括了家庭成员的教养观念、参与度和流动性。
我之前看到两个相差1岁的男宝宝。弟弟当时2岁。因为争抢而动手,哥哥力量更大些,就占了上风。小孩子轻重不知,当时下手还是挺重的。败下阵来的弟弟一直哭泣。
妈妈站在旁边没有给予任何干预。
后来妈妈抱起哭泣的弟弟到一边,而哥哥继续玩自己的。
也许这位妈妈觉得哥哥更需要被关注?也许认为孩子打闹很正常,不该进行干预?也许妈妈更了解孩子,结合以往的经验,觉得不介入更合适吧。
我不得而知,我想到的是我们家的教育观念。
在爷爷奶奶眼里,大的要让着小的。
所以,有一段时间,邦跟爷爷奶奶的关系并不友好,那个时候邦也是愤愤的,情绪激烈。
除了教养观念,还有参与度。
我曾经有两个月的时间参与度降低——陪伴减少,质量不高。
还有段时间,爸爸参与度降低,这些都对孩子产生了影响。
另外,还有流动性。
流动性直接造成了家庭内部分工的变化。
去年过年前后快3个月的时间,爷爷奶奶回老家了。
于是我开启一拖二模式。
一拖二模式很忙碌,但是也有一些有意思的变化。
我注意到那个阶段两个孩子的相处还是很愉快的。
因为妈妈精力紧张,所以,倒不存在对孩子的关注多寡不均。两个孩子更多的时候是同盟,而不需要妈妈做裁判。
带着弟弟接送哥哥、上兴趣班;做饭时,大宝做作业,二宝自己玩。或者大宝帮我做饭,拖地,二宝在旁边象征性地“帮忙”;我带着哥哥拉琴,弟弟也能四处溜达不捣乱——我想,一整个白天的陪伴,二宝获得了足够的关注,便不会那么需要缠着妈妈。
但是爷爷奶奶回来之后,又发生了变化。
白天我外出工作,晚上回来。
先是二宝有了分离焦虑(跟1岁前的分离焦虑有差异,现在有意识,更清晰),晚上更需要妈妈的陪伴。再是二宝逐渐有了自我意识,当我陪哥哥拉琴时,弟弟总来捣蛋。
这时,爸爸也渐渐回归家庭。
爸爸更多地陪伴大宝,我陪伴二宝。
似乎平衡了。
但其实,不能简单地爸爸管一个,妈妈管一个。
从边际递减效应来看,爸爸的陪伴足够多了,多陪半个小时不会有太大的差异。但如果妈妈专心、单独陪伴大宝,哪怕每天半个小时,孩子感受到的是妈妈全身心的关注,对大宝的心理也是滋养。同样的,我陪伴二宝也足够多了,如果让爸爸来陪伴二宝,全心地专属陪伴半小时,对二宝的影响也非常深远。
就像打乒乓球,爸爸妈妈要会单打,还要会混合双打。
5. 动态变化模式
两个孩子的互动一直呈动态变化模式,是流动的。
二宝不同年龄时,两个孩子的互动存在差异。
弟弟出生前——哥哥热切期盼。
弟弟出生时——我仍然记得产房里,哥哥扒着小车看弟弟,满是好奇和爱。
弟弟出生后1个月——妈妈告诉哥哥:“你小时候就是这样的哦!”哥哥就笑,难以置信的样子:这个小不点儿,每天就只会吃、睡、拉、尿,连翻个身都费劲儿呢!
渐渐地,哥哥觉得不对啊!
“怎么妈妈现在都不陪我了呢!不行,我也要吃奶,我也要搂着妈妈的脖子睡!”
“妈妈怎么看不到我呢?!那我就大声说话,用力跺脚走路。”
“呜呜呜,妈妈就陪弟弟,不陪我!”
哥哥爱弟弟,但哥哥仍然会吃醋,会嫉妒,会觉得因为弟弟的到来,把妈妈对他的爱抢走了。
哥哥很希望很希望能被妈妈看到,能得到妈妈更多的关注和爱。
弟弟出生后半年——哥哥经历了一段心路历程。慢慢地,哥哥适应了弟弟的到来,时不时热情地抱着弟弟转圈,而弟弟有时茫然,有时配合地大笑。 两个孩子越来越好。
弟弟1岁以后——新的模式又出现了。弟弟逐渐会走路,会说话,要吃的、要喝的、要玩具,冲突出现了。两人常常争抢。
最初,老人的观念影响到孩子,我们调整,关注大宝的感受和需求,冲突大大减少,但争吵总是存在的。
哥哥弟弟,还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在适应这样的冲突。
当然,还有很多其他因素,比如大宝对二宝是否期待?爸爸妈妈对大宝接受二宝的引导,还有学校、社会的影响。
当仔细去梳理开二宝互动的影响因素,就像听到了“啪嗒”声 ——密码锁被打开了,那么,二胎的教养还担心吗?
成长在路上。
长按二维码关注猪宝妈妈
版权声明:本文是猪宝妈妈原创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需授权。欢迎留言与转发。
交流或咨询可联系:[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