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让我们或生或死的能量或动力,你看见了吗?

前文一直在说攻击性,自体都在寻找客体,我永远在寻找你,攻击性就是我和你之间的相互寻找。

没有攻击性,就什么都没有。有了攻击性,也容易出问题,特别是攻击性变成破坏性后,需要学会如何转化破坏性?

简单,看见它就可以。爱是深深的理解与接纳。——罗杰斯。

你攻击我,而我带着爱容纳了你的攻击,还深深地理解你的不安,你的黑色能量被我看见、允许,并经有我爱的目光,看见转化成白色生命力。

当不能甚至不愿意做到这些事,诚实反馈就好,还可以告诉对方:我的能力有限,承受不了你的攻击,但这不是你的错,是我能力有限。

那些让我们或生或死的能量或动力,你看见了吗?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接纳攻击性,转化破坏性时,我和你,以及关系,都会变得更有生命力,只有这时,真正的亲密才会发生。对于这些,武老师是怎么理解的呢?

咨询故事

一位来访者到了咨询室,她看上去非常无力。于是,就先从她的无力感,开始探讨,最终总结出她的职业生涯发展轨迹,整理一下过程:

她在工作中很容易感觉到权威对她的压制;

感受到压制后,她会有暴怒;

她有很好的现实检验能力,知道不能表达暴怒,于是将暴怒压了下去;

暴怒压下去后,她就产生了无力感;

她不喜欢无力感,于是一直寻找一个能自己说了算的空间,结果不断换工作,最终成了一位自由职业者;

成为自由职业者后收入减少了很多,但她感觉很好,因为终于可以自己说了算了,但同时也因收入减少而产生了担忧。

这就是基本情况,这里不谈,这样做的利弊得失,只谈其中的人性变化。

她非常符合之前讲过的一个形象化的模型,这里重复一下:

想象你是一个能量体,作为能量体,你的任何一个动力,如欲望、需求和想表达的声音等,都像章鱼伸出的一个能量触角。

这个能量触角本来是灰色的、中性的,但如果这个触角,能被其他能量体接住,你们二者之间建立了关系,那么它就被照亮,会变成彩色乃至白色的能量,可称为白色能量,或白色生命力。

那些让我们或生或死的能量或动力,你看见了吗?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相反,如果这个能量触角没有被接住,它被拒绝或被忽视了,那么它就会变成黑色能量,或称为黑色生命力。

这份黑色生命力,如果继续向外表达,就变成了对其他能量体的攻击,这就是破坏性。

但如果不能向外表达,那就会转而攻击自己,于是对自己构成了压制。所谓的无力感,如果你仔细觉知的话,会发现它其实都是黑色能量,转而向内压制自己的结果,也是抑郁症的原因之一。

于是我们看到,黑色生命力和白色生命力其实是一回事,区别是他们是否被看见,是否在关系中被接住了。

黑色生命力和白色生命力,黑色能量和白色能量,还可以换成另一套语言,死亡力量和生命力量,前者指向破坏,后者则会指向滋养。

弗洛伊德最早提出了生本能和死本能,他还认为死本能指向寂灭,只有当生命消亡,才彻底免除了焦虑。

听上去是不是感觉好大,犯得着用这么大的术语吗?能不能用小一点的来阐述和表达?

武老师说,做咨询久了,发现好像真的得用生本能和死本能,或生命力量和死亡力量,这么大的术语来表达才够。

通常觉得,对一个人而言,生就是他的出生,死就是他的死亡,但实际上,生与死的概念要比这个广泛很多。

比如强迫症,会有一个常见的错觉,认为想法是“我”的,所以我应该控制一个具体的想法的生灭。

但实际上,仔细觉知会发现,“我”并不能控制这些想法,因为这些想法本身,就是一个独立的生命,它的生灭并不以“我”的意愿为转移,“我”并不能特别好地控制它。

那些让我们或生或死的能量或动力,你看见了吗?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还可以这样理解:任何一个动力一旦升起,它就是一个独立的生命。

如果它在关系中被接住,意味着它的存在就被证明了,就得了生;如果它在关系中,没被接住,意味着它被否定,甚至要被杀死了。

这时,这股能量的死亡焦虑,就会被唤起,破坏欲望由此而生,它要么想去破坏乃至摧毁客体,要么就想破坏自体。

常会遇到这种情况,一个很小的争执,结果导致了一场大冲突,就是因为双方都不想让自己在这个事件中的意志死掉。

从更深的角度讲,“我”是一个幻觉,但从普遍健康意义上讲,当一个人有了一个稳固的自我后,就会基本认同这个稳固的自我,就能放弃各种具体动力的死亡,因为不觉得,这个动力就等于“我”。

但相反,如果一个人没有形成稳固的自我,那就容易将每一个正在发生的动力视为“我”,于是拼命去维护它,而一旦它要面临死亡,这个人就会觉得自己要死掉。

一份动力的发展水准,是和他的主人的心理发展水准相匹配的。如果一个人还停留在全能自恋的水准上,那么,这份表达就是这么极端。

婴儿或心理发展水准偏原始的成年人,一旦发出一份动力,最初抱着“我是神,我的意愿一定会得到世界的积极回应”的预期的,如果没有实现,那就可能立即变成“魔”。

那些让我们或生或死的能量或动力,你看见了吗?_第4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这是因为当回应没有发生,自己发出的能量没有被接住,这股能量有了死亡感,并被发出这股能量的人认同,于是这个人觉得自己要被死神杀死。

但他不甘,于是反击,而这一刻自己也变成了“魔”一般。这些说法有点魔幻,可能会引起很多人的不喜欢和不理解,但如果变成生本能死本能这样的术语,就好接受多了。

所以你看,对还停留在婴儿心理发展水准的人来说,世界上像是没有什么小事。每个人都在一定程度上停留在这个阶段,会感觉好像自己一发出一个动力,就意味着要面临生死之战。

“去毒化”,是当有人在转化破坏性时,在做去毒化工作时,就是在将死本能转化为生本能,这是何等伟大的工作,非常不容易。

大人会用“饼干碎了”来笑话小孩子,觉得小孩子不成熟,但对幼儿来说,“饼干碎了”真的像整个世界一刹那都碎掉似的,他们自然会产生一种恐惧感。

如果这时大人能抱持住他们的恐惧,就可以转化他们的恐惧。很多老两口吵了一辈子架,临死还对彼此气鼓鼓的,其实这是渴望对方能接住自己的焦虑,并能转化成生命力。

有时可以显得很简单。比如她在团体治疗组中,攻击了其他学员,结果引起了很大的波动。

最后一位学员说“你的表达让我深受启发,谢谢”;而老师也说“谢谢你这么坦诚地表达自己的愤怒”。

那些让我们或生或死的能量或动力,你看见了吗?_第5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这让她有了巨大的震动,她生命中第一次发现,原来攻击性,也是可以被接纳的,甚至被喜欢的。而此前在她的生活中,特别是家人中,攻击性只会引起伤害和报复。

之所以只引起伤害报复,是因为大家都觉得,攻击性是会带来死亡的力量,自己消化不了,所以一旦别人对自己发出攻击,有力量时就报复,没力量时就只好被伤害。

但一旦真正明白,原来攻击性被抱持住,就会变成生命力量,那一个人在面对攻击性时,就会非常不同。

武老师说:攻击性,就是带着主体感展开你的生命,要用一生的尺度来看这一点。

意思是化解攻击性、容纳死亡焦虑时,特别重要的是形成时间感。

如果你只看到当下,那么死亡焦虑时刻都在发生;但如果你看整个人生的尺度,就会知道,你是生存的,你的动力是会随着时间的累积、不断投入,有极大可能实现的。

总结

1.生本能和死本能,就是生命力量和死亡力量,白色生命力和黑色生命力,白色能量和黑色能量。

前者都是指向生长,后者指向攻击和破坏,两者区别在于是否被看见,是否在关系中被接住了。

2.任何一个动力一旦升起,就是一个独立的生命。

那些让我们或生或死的能量或动力,你看见了吗?_第6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如果它在关系中被接住,就意味着它得以生存;如果它在关系中没被接住,就意味着他被否定,甚至要被杀死。

这时,这股能量的死亡焦虑会被唤起,于是产生了破坏欲望:要么想破坏乃至摧毁客体,要么想破坏自体。

3.一份动力的发展水准,是和它主人的心理发展水准相匹配的。

婴儿或心理发展水准偏原始的成年人,一旦发出一份动力,最初是抱着“我是神,我的意愿一定会得到世界积极回应”的预期的,而没有实现,就可能立即变成“魔”。

4.在做转化破坏性、去毒化的工作时,就是将死本能转化为生本能,将死亡恐惧转化成生命力。

5.攻击性,就是带着主体感展开你的生命,要从一生的尺度来看这一点。

思考

生命中第一次发现,原来攻击性,是可以被接纳的,被喜欢的。庆幸我生活在一个偏抱持性环境中,攻击性得以保存、发展。看破生死,依然愿意保持深情。

近日突然产生了愤怒,经过分析发现,原来是自恋性暴怒,当明白了这一点,由内心发出的喜悦,是非常快乐的。原来愤怒生气这些情绪,被自己看到,也是会带来快乐的。

有些人很喜欢撒泼吵架,感觉跟有瘾似的。现在知道他们在找机会,释放自己的攻击性,有一种力量,希望被接受和看见。

一个动力一旦产生,就是一个生命,每个想法都是一个独立于我们生命之外的表达。爱上自己最核心的慈悲,就是接住,看见自己所有的动力和体验,让生命力流动,让自己作为一个主体,无比的真实和丰富。

那些让我们或生或死的能量或动力,你看见了吗?_第7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脸上长了个痘,难看的不行,想把它挤掉,但会留疤,还可能蔓延到其他地方。

医生说痘不要用手挤,那是机体对抗外来细菌的一种正常反应,如果挤破了,处理不好,细菌会随意乱窜,四处安家。

不要动它,让它自己长,长熟了,脓包破溃,自己就好了。就像黑色的能量,压制它,将事与愿违。愿你有一个自己说了算的人生,愿你有一个被爱照亮的生命。

谢谢您的欣赏,观点来自《武志红的心理学课》。对于本文内容,你有其他观点吗?欢迎留言和我一起探讨。

你可能感兴趣的:(那些让我们或生或死的能量或动力,你看见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