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野里的那口井 ‖ 读《挪威的森林》

荒野里的那口井 ‖ 读《挪威的森林》_第1张图片

近日,读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竟产生了当年读《伤逝》与《沉沦》一样的感觉,有浓郁于心。默然咀嚼着书中人物微妙的心理,时代的烙印、生活的重压、渴求灵魂的挣扎与净化,对生活和感情的苦闷与彷徨,对爱人的依赖与疏离,所要承受的心理的压力和病灶的变化。

虚与实之间模糊不清的边界,造就了这样的社会,这样的人生,这样的性格。

一切的一切,终需有人清醒的记录,有人清醒的阅读、品味,清醒的作品好似能撕开一层层的伪装,让人看到真实的内核。

不是心灵鸡汤似的劝慰,不是高大上做姿做态般的引导。一个人,生命成长的历程必将走过苦闷、烦躁、自省甚至自愈的过程,直至所谓的内达,才有拾级而上的精进。人啊,如果一直盯着那口黑洞洞的深井,一面恐惧,一面又揣测它的深底在哪里,其实是一种自残,也是一种沉沦。

也许,生命中任何一件在旁人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都可能成为你生活上或心上的一口深井。天天扒看,无意中将洞口拉的越大、钻的越深、越沉。如陷于地下、无边处、直至洞口,也可能再也照不进阳光,佛不过清风,苦苦的挣扎。本是为了求生,但却越陷越深。

村上说: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但好好的活着对某一些人来说,却也不是易事。面对生活的狼狈,我们需要的是勇敢,但勇敢的勇气和决心却不是人人都能拥有的财富。丢掉自己,对多少人来说会是一件让人泪奔、让人无力承受的事?

挪威森林里的几位主角的命运,显然有些易于常人的命运,却又是些大多数人存在的经历,区别在于结局。文中的“渡边君、直子、玲子、绿、永泽”,哪一个不是内心挣扎,有着无尽苦闷的孩子。村上春树,更像是一个心理学家,他研究剖析自己以及这世上和他的同类,我看文时总会不自觉的将各个人物分解成他的几种不同的人格,宣泄的、疯狂的、漠然的,本我、真我的较量,肉体和灵魂的博弈。

村上描述的世界是沉静的,他说了很多,但似还有更多未曾说出口的话,仿佛说出来会给这世界增添噪音。他笔下的悲欢离合,人死两离,好多是那么的孤寂。有人说,村上春树的书很黄,有太多的肉欲交合的场景出现。可我看了,却感觉那样的描写,正是村上在激烈的寻找自我的心灵挣扎,痛苦不堪的体现。虚无飘荡的灵魂若没有存在这世上的证明,也就真正的去了,他想证实的是他还活着。看《挪威的森林》如鲁迅先生谈《红楼梦》:“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 闱秘事。

我没读过心理学,并不知道这样的寻找是否属于精神世界的那个层面,但文字所传达给我的讯息就是这样:村上是一个想真正立于这世上的一个人,他渴望真实的有价值、有尊严,哪怕如一颗小石子般平凡真实铺于地上的人,而不是沧沧百年无影无息,死于黑暗森林变腐朽的那种人。他肯定是做到,至少中外文学史上留下了他这一笔。

我读《挪威的森林》,读《海边的卡夫卡》,读《国境之南太阳以西》,读文中传递出我能理解的讯息:感受到作者渴望寻找内心自我以及他的身体和心灵都在希求陌生之地和清新的气息。为了到达一个彼岸,要穿越一片杂草丛林,也许,这片山林的那一头,有这一片你渴望的风景。即便是‍‍荒野,也是一片‍‍纯粹的自然的心灵空间。想起毛姆在《人性的枷锁》里对人生的思考:人生,究竟是一场华丽的冒险,还是用千篇一律的枷锁套上百无聊赖的皮囊?

生命里有很多的影像是因为触动而深深的刻印在脑海之中的,比如那一年,那一群失去栖息家园的飞燕。我们公司改造环境,水塔下的中心地带有一片大野竹林,于是铲车、装载机热热闹闹的进入,也够迅速,一天时间这一片竹林已不复存在。其实动工时并没有见到几只飞鸟,可是傍晚的时候,一大群燕子和一些叫不上名的鸟儿,在空空的竹林上方不停的盘旋,旋转的身影是那样的仓皇,凄厉的叫声听的人心颤。第二天一大早,这一群鸟儿又出现在那里盘旋到很深的夜里。整整三日,才渐渐的减少、渐渐的离开,这一幕就这样深深的刻在了我的脑海中。那时眼见到的可不仅仅是一群失去家园的孤燕。听到的是一声声不知将灵魂安放何处的悲鸣!

  毕淑敏说,所谓幸福就是灵魂的成就。可何处是飘忽不定的灵魂安放的地方?何处是漂泊游离的灵魂靠岸的港湾,不知是否还有谁的灵魂仍在寻找着最终的寄放?

很庆幸,看到《挪威的森林》里的“渡边君”最后还是走出了那片森林。成长的旅程上,谁都要穿过一片森林,即使起迷雾叠嶂,也要勇敢的走出去。荒原里有一口井,那井边有一块青苔,青苔上挂着清晨到暗夜都不曾消散的露珠,天亮了!折射着早起太阳慵懒透出一丝光线的模样,那光是彩色的,印着时光。人生,不是别人的,只属于我们自己。

  看过一句别人对人生的总结:生命中总是包含着快乐和痛苦,绝望和希望。把它们合起来,就是挪威的森林。


荒野里的那口井 ‖ 读《挪威的森林》_第2张图片

附: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经典语录:

【本书简介】:

《挪威的森林》是日本作家村上春树著作的一部长篇爱情小说。故事的背景是20世纪60年代的日本,当时日本已进入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快速的发展导致人们精神世界的危机。物质生活的丰富与人欲望的膨胀,造成了人们精神世界的严重不平衡。人和人之间交流的减少和障碍,导致心理距离拉大。生活在都市的人们像浮萍般孤独、空虚、失落,却又无力的面对外界社会的压力。

而甲壳虫乐队的曲子《Norwegian Wood》给了村上春树极大的灵感,他以《挪威的森林》为小说名,写出了一部青春恋爱小说。书中主角在情绪易失控且患有精神类疾病的直子和开朗活泼、大胆表白的小林绿子之间,展开的一场自我成长的旅程。

【经典语录】:

1、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森林,也许我们从来不曾去过,但它一直在那里,总会在那里。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即使是你最心爱的人,心中都会有一片你没有办法到达的森林。

2.哪里会有人喜欢孤独,不过是不喜欢失望。

3.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

4.少年时我们追求激情,成熟后却迷恋平庸,在我们寻找,伤害,背离之后,还能一如既往的相信爱情,这是一种勇气。

5.我渐渐能意会到,深刻并不等于接近事实。

6.我们的正常之处,就在于自己懂得自己的不正常。

7.或许我的心包有一层硬壳,能破壳而入的东西是极其有限的。所以我才不能对人一往情深

8.一切都清晰得历历如昨的时候,反而不知如何着手,就像一张详尽的地图,有时反倒因其过于详尽而派不上用场。但我现在明白了:归根结蒂,我想,文章这种不完整的容器所能容纳的,只能是不完整的记忆和不完整的意念

9.正值青春年华的我们,总会一次次不知觉望向远方,对远方的道路充满憧憬,尽管忽隐忽现,充满迷茫。有时候身边就像被浓雾紧紧包围,那种迷茫和无助只有自己能懂。尽管有点孤独,尽管带着迷茫和无奈,但我依然勇敢地面对,因为这就是我的青春,不是别人的,只属于我的。

10.任凭怎么解释,世人也只能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事情。越是拼命争扎,我们的处境越是狼狈。(玲子语)

11.没有人喜欢孤独。只是不想勉强交朋友。要真那么做的话,恐怕只会失望而已。

12、我们活着,同时在孕育死亡。不过,那只不过是我们必须学习的真理的一部分。直子的死告诉我这件事。不管拥有怎样的真理,失去所爱的人的悲哀是无法治愈的。无论什么真理、诚实、坚强、温柔都好,无法治愈那种悲哀。我们惟一能做到的,就是从这片悲哀中挣脱出来,并从中领悟某种哲理。而领悟后的任何哲理,在继之而来的意外悲哀面前,又是那样地软弱无力--我形影相吊地倾听这暗夜的涛声和风响,日复一日地如此冥思苦索。

13、我想起自己在过去的人生旅途中失却的许多东西——蹉跎的岁月,死去或离去的人们,无可追回的懊悔

14、不要因为寂寞随便牵手,然后依赖上,人自由自在多好,纵使漂泊,那种经历也好过牢狱般的生活,所以我刻意不让自己对网络太依赖,对失去的人也保持淡然的态度,数千个擦肩而过中,你给谁机会谁就和你有缘分,纵没有甲,也会有乙。

15、孤单时,仍要守护你心中的思念。

16、无论怎样的哲理,怎样的真诚,怎样的坚韧,怎样的柔情,也无已排遣这种悲哀。我们唯一能做到的,就是从这片悲哀里挣脱出来,并从中领悟某种哲理。而领悟后的任何哲理,在继之而来的意外悲哀面前,又是那样的软弱无力。

17、真是个不可思议的女性。她脸上有很多皱纹,这是最引人注目的,然而却没有因此而显得苍老,反倒有种超越年龄的青春气息通过皱纹被强调出来。那皱纹宛如与生俱来一般,同她的脸配合默契。她笑,皱纹便随之而笑;她愁,皱纹便随之愁。不笑不愁的时候,那皱纹便不无玩世不恭意味地点缀着她整个面目。

18、直子的死使我明白:无论谙熟怎样的真理,也无以解除所爱之人的死带来的悲哀。无论怎样的哲理,怎样的真诚,怎样的坚韧,怎样的柔情,也无以排遣这种悲哀。我们惟一能做到的,就是从这片悲哀中挣脱出来,并从中领悟某种哲理。而领悟后的任何哲理,在继之而来的意外悲哀面前,又是那样地软弱无力——我形影相吊地倾听这暗夜的涛声和风响,日复一日地如此冥思苦索。我喝光了几瓶威士忌,啃着面包,喝着水筒里的水,满头沾满沙子,背负旅行背囊,踏着初秋的海岸不断西行、西行。

19、每个人无不显得很幸福.至于他们是真的幸福还是仅仅表面看上去如此,就无从得知了.但无论如何,在九月间这个令人心神荡漾的下午,每个人看来都自得其乐,而我则因此而感到了平时所没有感到过的孤寂,觉得惟独我自己与这光景格格不入。

20.每次遇到麻烦我就总这样想:先把这个应付过去,往下就好过了。人生就是饼干罐。


荒野里的那口井 ‖ 读《挪威的森林》_第3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荒野里的那口井 ‖ 读《挪威的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