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正处于中国历史上的第十次人口迁徙浪潮之中。
改革开放的四十年,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四十年,亦是中国人口快速流动的四十年,中国阶层快速剧变的四十年。这一波的人口迁徙大潮,不但是中国历史中规模最大的一次,亦是人类历史中最大规模的一次:
2014年,全国流动人口总数达2.53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8.5%,2016年,全国流动人口总数达2.21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6.5%,
中国人口流入超过100万人的城市有13座,其中上海流入人口900万、北京流入人口700万,按照目前的人口流动速度,预计2020年,北上广深将分别有2500万、3000万、1500万与1300万人口。
有越来越多的人正在路上,有越来越多的人将在路上;这是中国社会的今天,亦是中国社会的明天。然而,浪潮之中的我们,是否应该停下迁徙的脚步,反思一番我们为何选择离家千里万里?
这,便是湖南卫视昨晚新上档的一档名为《儿行千里》的节目背后的价值观。
人口迁徙,儿行千里,一则换来的是中国社会有目共睹的发展活力——不受安土重迁的圈限、不受阶层固化的束缚,我们能够自由地选择事业起点的地方、改写命运的所在;二则带来的却是中国家庭聚少离多的情感痛点——这也让每一年春运成为这波旷日持久的迁徙潮中年复一年的节点。这是一个避之不去的社会现实,这是一个需要安抚的情感痛点。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儿行千里》可以看作是一个“治愈系”的节目。
那么,这个痛点究竟如何“治愈”呢?
一、 抓住观众的共情
“治愈”痛点的起点,在于直面痛点。
当中国有16.5%甚至更多的人正在历经同样的浪潮,那么,这样的痛感便会是普世的通感。《儿行千里》节目组大概是抓住了这个节目立题的普世性,因此这个节目中的观众似乎不仅是观众,而更像是情感互助会里共同来纾解情感、疗治痛点的会友,只是有些人说得多点(台上的嘉宾),有的人说得少点(台下的观众)。
首先,每一个观众的身上都别着一个名牌。名牌上除了有他们各自的名字,还有一个数字。这个数字不是他们的年龄,不是他们的薪水,而是他们此刻或曾经离家多远的公里数。近的,或许只有15公里,远的,甚至9000多公里。作为观众的我不仅在想此刻的我、读书的我、出差的我,到底曾经离家多远了呢?同理,亦会激起其他观众类似于我的心中涟漪。
其次,节目不仅观照两名最典型的人物,亦让更多的现场观众说出他们各自儿行千里的家风故事。一个观众说,有一次手机没电了,回到寝室一开机,竟然里面有二十几个母亲未接电话的提醒,可见母亲有多么担心,此后,母亲要了她所有室友的联系方式;一个观众说,他与父亲都是不善言辞的人,父子之间甚至平时鲜有交流,然而有一天晚上,父亲却突然给他打电话,说想他了,说很爱他,尽管这时候的父亲是醉了的…这些观众分享的,并非石破天惊的大事儿,是生活中零星的碎片,是家庭中平凡的日常,然而我却觉得与自己的生活如此相似,从每一个人的故事里,都听到了类似的经历,类似的心绪。
而通过这样一个一个又一个鲜活的人物与鲜活的故事,你会发现,这样儿行千里的故事,有如此多人与你相似。
二、震撼观众的榜样
全中国,约有4亿户家庭。
即使不是集体性的人口迁移,几乎每户人家的子女都难免会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有过“儿行千里”的经历。而《儿行千里》作为一档社会性的节目,需要做的,不但是激起观众的共情,更要做的,是树立时代的典例。
于是,在首期节目中,节目组便在中国的4亿户家庭中,选择了何家与张家,这两个截然不同又同样震撼人心的家风故事——前者远赴万里重洋,后者三代扎根一处;前者知识改变命运,后者坚持改变环境。而走与留的对比之间,它在回答一个诘问——离家,究竟为什么?
何江,离家12年,如今离家万里,身在麻省理工大学做博士后研究。他是2016年哈佛大学毕业生代表,是2017年《福布斯》杂志评选的医疗健康领域30位30岁以下的青年俊杰,是2017年阿斯彭研究院阿斯彭思想节聚焦健康学者。而他,其实是从湖南省一个叫做宁乡的小村庄里一步一步踏上国际舞台的寒门贵子。
如今的他成为了中国的骄傲,而最初离家的起点,却是改变个人命运乃至家族命运的初衷。父母都是文化程度不高的农民,但深明大义的他们知道,这个时代是有改变命运的可能,于是便把一生的心血都投入到儿子的教育之中:
在休闲娱乐贫乏的农村,何江的父母拒绝打牌,因为他们不愿把浮躁的风气传染给儿子;在外出务工日渐盛行的乡里,何江的父母拒绝打工,因为他们相信陪伴的力量远比多挣些钱对儿子的成长有更大的裨益;在年纪逾长身体逾弱而儿子在外求学之时,何江的父亲选择了外出打工,因为他要让儿子毫无后顾之忧地继续学业…终于,老人穷尽了一生的心血,送儿行千里万里,从此一生命运不同。
张家,则与何家截然不同。古有愚公移山,今有张公治沙。因为一个让荒漠变绿洲的愿景,张家祖孙三代便扎根在家乡的土地,前仆后继地治沙造林。第一代,张加旺,1984年他与国家签订了1万亩沙地的治理,不惜倾尽家财植树造林,甚至由当地有名的万元户变成节衣缩食的贫困户,然而他却至死初心不改;第二代,张立强,他接过父亲遗志,学习林业,以专业的修养、科学的理论继续张家治沙之业,如今已完成了11万亩沙地的治理;第三代,张继林、张继业、张继成、张继功,张家这四名“继”字辈的孙辈,合起来便是一个愿景——“林业成功”。
张家子孙,亦行千里。然而,他们行千里为了求学,为了把更好的科学技术带回家乡;行千里为了考察,为了把更好的树苗、更有成效的经验带回故土。
离家,因为远方有梦想;留下,因为家乡仍有使命。
三、 启蒙观众的家风
世上之事千千万,然而仍逃不离一个圈限的范畴。孩子如何教育?家风何以传承?志向如何为继?家族何以团结?亲情如何稳固?家族何以壮大?
而榜样的力量,大约就在于见贤思齐。
于是,你在首期节目中,或许就看到了中国式教育最成功的案例——两个普通农村庄稼人,培养了两个高材生。他们的教育朴实无华,耐心呵护的陪伴、言传身教的示范、明令禁止的家规、呕心沥血的付出。而两位老人一生的心血换来的不仅仅是儿子名扬海外的社会地位,更是同样日日陪伴的虔诚孝心——试问,有多少人能做到每天陪伴父母聊电话,聊微信?
于是,你在首期节目中,或许还看到了中国最强悍的家风——一个愿景,三代传承。正如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老师所说,我们现在处于的是一个快速迭变的时代,而这个家庭不急功近利,不浮躁求达,不盲目跟随的节奏,恰恰是需要这个时代学习的。而张家是如何做到的呢?虽然或许有很多条,但最重要的或许是,他们彼此相爱并彼此相信,妻子相信丈夫的梦想,儿子相信父亲的志向。
艳羡之余,其实你会发现,形成一个好的家风,似乎是有道可循的——长情的陪伴、坚实的信赖、正能量的家族意志、身体力行的家族榜样以及方式方法的彼此沟通。只是,一个好家风的形成,大约最难的亦是在坚持与守护。
结 语
我相信,《儿行千里》会击中很多人的柔软,不仅是千里之外的游子,亦有待儿归来的父亲与母亲。
而它之所以能够击中也许包括我在内的游子的痛点,正是在于如此循序渐静的情感释放——感性层面,它以询唤的口吻激起了观众身为万千游子之一的共情,以榜样的力量震撼了观众同为游子却未必达到的高度;理性层面,它以优良的家风启示着观众见贤思齐的身体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