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血疫:埃博拉的故事》:自然可畏,生命可贵

《血疫:埃博拉的故事》

作者:理查德·普雷斯顿

本书描写了1967年到1993年间埃博拉在全球范围内首次爆发时候的场景,埃博拉从埃尔贡山的阴影下出发,在肯尼亚西部停留,落地在华盛顿的猴舍,经过飞机、船舶的“漂流”,最终又回到了奇塔姆洞。而它这一次漫长的“旅行”,沿途所到之地都被“核平”(书中的词,如核弹般扫平一切生命的意思)。

读《血疫:埃博拉的故事》:自然可畏,生命可贵_第1张图片
《血疫》封面

文明与病毒之间,只隔了一个航班的距离。

来自热带雨林的危险病毒,可在24小时内乘飞机抵达地球上的任何城市。航空线路连接了全世界的所有城市,构成网络。

这是最近关于埃博拉的消息,埃博拉的每次爆发都愈加严重……

据联合国网站消息,世界卫生组织17日宣布,历史上第二严重的埃博拉疫情,也就是目前正在刚果民主共和国(简称刚果(金))东部肆虐的埃博拉疫情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这是继2014年8月西非的埃博拉疫情被世卫组织宣布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来,埃博拉第二次被世卫组织列为这一级别的紧急状况。

最近看了《切尔诺贝利》,受到核辐射而全身出血的士兵和书中受埃博拉感染患者死亡的描写十分相似,“血疫”这个名字真是取得恰如其分,由一个小病毒引发的整个人体机能的溃败,没有伤口、全身却在不断的渗血……这个场景描写令人感到绝望。

在这个“谈艾色变”的时代,在这个艾滋病只能通过限定方式传播的时代,埃博拉却是比艾滋病更恐怖的存在:

读《血疫:埃博拉的故事》:自然可畏,生命可贵_第2张图片

埃博拉病毒是一种能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产生埃博拉出血热的烈性传染病病毒,1976年在苏丹南部和扎伊尔(刚果(金)的旧称)的埃博拉河地区首次被发现,因其极高的致死率而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对人类危害最严重的病毒之一。

埃博拉病毒通常通过血液和其他体液等途径传播,迄今尚未有确认的通过空气传播的情形,感染潜伏期从2天到21天不等。患者的最初症状是突然发烧、头痛,随后是呕吐、腹泻和肾功能障碍,最后是体内外大出血,死亡。

目前无有效疫苗,发现可疑患者应立即隔离,发现病猴应全部捕杀。死亡患者立即火化。

现有治疗主要是支持和对症治疗,包括注意水、电解质平衡,控制出血;肾衰竭时进行透析治疗等。用恢复期患者的血浆治疗埃博拉病毒病患者尚存在争议。

非典肆虐的时候,我还小,对它的印象几乎是存在新闻和电视之中,但前几年的时候,生过一场至今都不知道怎么就生病了的病,并不严重但也深刻体验到“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般的痛苦,深感生命的脆弱和坚强,在读完这本书后对生命有了更多理解,我能明显感觉到自己是一个比较自私的人,在我的观念里,这一生中陪伴自己最长的只有自己,投资自己才是最佳的投资方式,健康且快乐的活着,这应该才是人生的终极目标。

独自生活在北京,父母总担心我挑食不好好吃饭,其实我想说真的不用担心,以我的惜命程度,绝对不会让自己饿着的,也不会做对生命有害的事情。

 回到主题,在上个世纪医疗和卫生远远达不到现在的水平下,埃博拉仿佛是死神般的存在,但面对“死神”,人类还是展现了其作为地球上最高智慧生物的特质,其中最吸引人眼球的就是南希和她丈夫杰瑞。

陆军对于处理病原体有很严重的等级之分,会先让你从2级生物安全起步,然后到3级,拥有丰富经验后才能接触4级微生物,也有可能永远不允许你到那里工作。而在比较低的二三级区域工作也需要接种很多疫苗,这些疫苗很有可能会互相起作用破坏你的免疫系统,而南希就遭遇了这种破坏,但南希想继续和危险病原体打交道,所以她只剩下一条路,穿上密封防护服,进入4级区域工作,4级高危病原体没有疫苗,意思是没有疫苗和治疗方法的致命病毒,而埃博拉就属于4级高危病原体。

当南希获得加入埃博拉研究项目的资格时,她感动的当面哭了出来,那是喜悦的眼泪,将埃博拉病毒捧在手里是她最大的愿望了。

我老是说自己是一个冷漠的人,说有了钱有时间一定要去一趟加尔各答的义工之家,去体验下信仰的力量,整本书都是很沉郁的氛围,每一个故事都有人在死亡,但是看到这一段我感到莫名的开心,黑暗中,人最害怕的是未知。在没有网络搜索的当时,人们对埃博拉几乎是一无所知,而南希却因为能亲手触碰埃博拉而开心不已。

在绝大部分人都不会选择的路上前进,加之前路一片迷茫,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和毅力。但前行的路越是没人,路上的伙伴就是越是珍贵,好在南希还有伙伴……

读《血疫:埃博拉的故事》:自然可畏,生命可贵_第3张图片

你觉得病毒很美丽?

“噢,对,盯着眼镜蛇的眼睛看,恐惧其实还有另外一面,你说是不是粤你渐渐看见美的本质,恐惧越来越少。在电子显微镜下看埃博拉病毒,就像欣赏完美的冰雕城堡。这东西那么冰冷。纯粹得那么彻底。

这是来自卡尔·约翰逊的回答,十分迷人,他与南希不同,他对病毒是纯粹的热爱,是疯狂的着迷,但也是致命的对手,他的一生都是在寻找病毒和阻止病毒的路上。

另一位是南希的丈夫杰瑞,在雷斯顿猴舍埃博拉爆发时候,他负责处死猴舍里面的所有病猴,听上去不是一件难事,在猴舍的猴子全部被处死的那天晚上他在读《杀戳天使》,迈克尔·夏埃拉描述葛底斯堡战役的小说:

这时李慢吞吞地说;“军伍生涯有个很大的矛盾。”

朗斯特里特扭头看着他的脸。李骑着马缓缓地走在前面,脸上没有表情。他用同样幔吞吞的语气说:“他要当个好士兵,你必须热爱军队。但要当个好军官。你必须愿意下令,葬送你热爱的事物。这……这是非常困难的。其他职业都没有这个要求。所以优秀的人虽然多,但好军官很罕见啊。”

凌晨两点,他还醒着,他心想:我只是躺在黑暗中,什么事都没有发生。

对于埃博拉爆发的猴舍处理优先顺序

首先:人命安全。

其次:对动物实施安乐死,尽量减轻痛苦。

再次:搜集科研样本。目的是辨别毒株和确认传播途径。

两夫妇在这场与“死神”拉锯的战役中,都有着自己内心深处的思考,绝境之中所做的选择是否正确?

归根结底,艾滋病、埃博拉和其他雨林病原体的显现,无疑是热带生物圈遭到破坏的自然结果。这些新出现的病毒从生态被破坏的区域浮出水面,其中许多来自热带雨林破损的边缘区域,还有迅速被人类蚕食的热带稀树大草原。热带雨林是全世界最深的物种储备池,包含了地球上的大多数动植物。雨林也是全世界最大的病毒储备池,因为所有活物都携带着病毒。病毒走出一个生态系统后,往往会在人类群体中波浪式传播,仿佛是正在衰亡的生物圈的回声。


 收集资料过程中发现有同名美剧,嗯,小本本记下了,回头去看。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血疫:埃博拉的故事》:自然可畏,生命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