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魏延以史实方式死在后诸葛亮时代,简直可喜可贺。
什么是政治?用某位伟人的话说,就是把自己人搞得多多的,敌人搞得少少的。
魏延在政治上的表现如何?【性矜高,当时皆避下之。】
一言以蔽之,老子天下第一,藐视一切,顺我者爽,逆我者怼,一通神操作之余,闹得天怒人怨,满朝皆敌。
先看政界:
【延、仪各相表叛逆,一日之中,羽檄交至。后主以问侍中董允、留府长史蒋琬,琬、允咸保仪疑延。】
再看军界:
【平日诸将素不同。】
真是孤家寡人,天下为仇。原本死对头杨仪的风评也不咋样,被魏延一衬托就成了人见人爱的白莲花。
这种性格是否适合政坛,恐怕无需赘言。话说回来,如果只在军界怼天怼地,倒也无伤大雅。问题是,魏延对政治却有着勃勃野心。
【冀时论必当以代亮。】
这儿反应了三点:
第一、魏延意欲染指蜀汉最高政治权力。
第二,魏延毫无自知之明。
第三,魏延亦无知人之智。
从史料记载可知,魏延在朝野的人望极低,末了居然认为【冀时论】便可以稳操胜券,简直是袁总统读报继大统一类的黑色幽默。结合【当时皆避下】的记载看,同僚想必都是当面笑嘻嘻,心里mmp,于是乎魏大将军便在一片颂扬声中飘飘然,以为众望所归,代诸葛亮者非他魏文长莫属了。
董卓殷鉴不远,这么个政治双商为零的军头,居然想掌控政权,于蜀汉而言,还有更糟糕的事么?
军事是政治的延续,在政治利益面前,军事必然让步。何况,魏延并不是不可或缺的军事人物。
同时代的吴懿与魏延齐名,新生代的王平也不在魏延之下,何况还有诸葛亮着力培养的备胎姜维。
既然政治上是公敌,军事上可以替代,他魏大将军欲不卷铺盖,可乎?
此公始终没闹明白,自己之所以未被清洗,捎带还官运亨通,不是因为蜀汉缺了他老人家就不转,而是诸葛亮惜才且有容人之量罢了。否则以他老人家日常嘲讽最高统帅的做派,换了曹孟德当家,估计活不过一集。
替魏延遮风挡雨的有且仅有诸葛亮,诸葛亮既亡,狂风骤雨将至,此公居然还在做着抢班夺权的梦。
殊不知,老老实实听从诸葛亮的安排,回去在新政府班子中当个吉祥物,已经是他魏文长最好的出路。
【亮病困,密与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作身殁之后退军节度,令延断后,姜维次之;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
诸葛亮显然已预料到魏延会作死,但还是冀望万一,留了条不作死的出路。
然而,魏延偏偏就要在作死的崎岖小道上一路狂奔,奈何奈何。
事实证明,离开了诸葛亮,魏延莫说掌控同僚,连部下都掌控不住:
【延先至,据南谷口,遣兵逆击仪等,仪等令何平在前御延。平叱延先登曰:“公亡,身尚未寒,汝辈何敢乃尔!”延士众知曲在延,莫为用命,军皆散。延独与其子数人逃亡,奔汉中。】
这真是个典型的狐假虎威的悲剧。
回到本答最初的论断,
为什么魏延死在诸葛亮时代,是蜀汉的重大损失?
因为诸葛亮时代是积极进取的时代,且诸葛亮可以完全掌握魏延,此公对国家政治的危害仅限于嘴炮,能量可以集中对外。
为什么魏延如史实般死在后诸葛亮时代,简直可喜可贺?
因为后诸葛亮时代的首要问题是保持国家稳定,且无人可以控制野心膨胀的魏延,此公的恣意妄为将对国家政治生态产生毁灭性影响。
回头瞅瞅,魏文长一统瞎折腾,没作死北伐大军,没作死蜀汉政权,甚至没作死自己的部下,只拉了魏氏三族陪葬,于国家利益而言,夫复何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