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041】读《红与黑》这个故事的结局并不悲

图片发自App

上一篇:【书评040】读《福尔摩斯探案精选》看福尔摩斯破案的秘密

《红与黑》是我今年读的书中最精彩的一部小说。

作者法国作家司汤达,善用剖析法描写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内心秘密和复杂性格。

这部以爱情生活为主线的“政治小说”,强烈抨击了复辟王朝时期贵族的反动,教会的黑暗和资产阶级新贵族的利益熏心。

“红”代表穿红色军服的士兵,“黑”代表穿黑色衣服的教士。这代表了当时青年人出人头地的两种方式,也是当时的社会特征。

《红与黑》作为世界十大名著之一,曾被列为禁书,在欧洲甚至有不读红与黑,就无法谈政治的说法。

这本书虽然表面是以感情为主线,但背后同时揭漏了封建王朝严重的等级制度。不平等的等级制度让主人公于连内心形成了扭曲的心理特征。

于连天资聪颖,外表英俊,他强烈的虚荣心贯穿故事始终。于连被公认为是一个天才,懂得拉丁文和能熟背《圣经》的超强记忆力让很多人对他的学识刮目相看。

但大多数聪明人都有一个致命的弱点,满腹经纶,骄傲自负,这样的缺点在于连身上也很明显。

于连的骄傲自大让他在自尊心面前不愿低头,悲剧从他在市长家做家庭教师时爱上市长的老婆德瑞那夫人开始。

德瑞那夫人是一个资产丰厚的女人,她的丈夫也是因为她不久以后将接管姑姑赠来的一大笔遗产而不想与夫人闹崩。

于连和德瑞那夫人的恋情暴露后,他转而被神父推举去巴黎做侯爵的私人秘书,后来和侯爵的女儿玛蒂尔德小姐谈恋爱。这时的于连是纯粹为了身份和地位与玛蒂尔德走的越来越近。

玛蒂尔德从小养尊处优,骄傲自负的性格让她对任何人说话都是颐指气使的态度。但自从玛蒂尔德爱上于连开始,她的智商就极具下降。

为了于连,玛蒂尔德甚至不顾地位和名誉,她对于连的执着近乎到了疯狂的地步,和之前骄傲的她判若两人,恋爱中的玛蒂尔德像极了一个白痴。

她对于连的付出是不值得,于连和她在一起纯粹是为了名誉和地位,他的内心深爱着德瑞那夫人。

但于连很享受被出身优越的玛蒂尔德追求的感觉,因为这和他出身低微形成了鲜明对比,于连以此来证明自己是有多么牛逼。

看,被很多有身份有地位的人追求的玛蒂尔德小姐竟然被我这个出身贫贱的秘书迷的团团转,我才是那个最厉害的人。玛蒂尔德对于连的爱慕极大满足了于连的虚荣心。

故事中的玛蒂尔德在这段三角恋关系中是受伤害最深的那个人,虽然作者着重描写于连和德瑞那夫人之间的感情,但经仔细考虑,玛蒂尔德才是真正为于连付出最多的那个人。

在感情当中,谁付出的多,到最后谁受到的伤害越深。两个人在一起有多久,决定了分开时有多痛苦。

年轻的恋人无法理智,年长的恋人不敢轻易全身心投入。

现在很多人不敢结婚的原因不是不敢去爱,而是怕受伤害。

如何在一段感情中迅速抽离,准备随时有离开的能力,也是很多人心中不能说的秘密。

于连的扭曲心态让人心生悲哀,他聪明,自负,心里爱着得瑞那夫人却为了身份和地位和玛蒂尔德小姐在一起。于连的双重性格造成了他矛盾的心理。

这个故事注定是个悲剧,玛蒂尔德小姐怀了于连的孩子,于连仍心心念念想着德瑞那夫人。

最后于连惨死,德瑞那夫人带着自己的孩子也离开了人世。

德瑞那夫人和于连的婚外情注定没有结果,无论是世俗的观念还是道德的审判,一个有家庭的人最终会回归家庭,德瑞那夫人选择死想必是对丈夫无望,她死后也便宜了丈夫接手丰厚的家产。

故事的结局并没有让读者感到惋惜,反而故事中的人物性格引人深思。作者司汤达对人物内心活动的深刻挖掘吸引读者一节一节往下看,让读者轻而易举置身在他所描写的情景剧当中。

好故事值得拜读。


我是润苼,

坚持读一本好书,写一篇浅文。

《简写书评》专题,长期有更。

力争做到最自己有效输入,

对他人有益输出。

欢迎您来评论、关注。

【书评041】读《红与黑》这个故事的结局并不悲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书评041】读《红与黑》这个故事的结局并不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