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曾国藩学习如何考量一个人的品德

从古至今,我们对人最高的推崇应该就是德艺双馨了。在现在社会中,无论是想在职场上求得更好地发展或者在生活中结识更多朋友,都离不开品德的认同。柳传志就曾在赢在中国中直接点出联想选拔人才的标准:“有德有才破格重用,有德无才培养使用,有才无德限制使用,无德无才坚决不用。”可见品德的好坏对一个人的发展影响是巨大的。但是在如此多元化的社会中,我们到底应该如何去评定一个人的品德高下呢?曾国藩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办法。

跟曾国藩学习如何考量一个人的品德_第1张图片

曾国藩提出:“一个人的品行是否端正,从他们独自一人面对事情的做法,就可以很准确的判断出来。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慎独。” “慎独”这个词,很多书中都有多提及。《中庸》的说法是“莫见乎隐,莫显乎微” 《卞太后诔》的说法是“祇畏神明,敬惟慎独。”《大学》的说法是:“诚於中,形於外”。尽管说法不同,但是表达的意思都一样,就是要在每一件小事上,控制自己的欲望,尤其在独自一人的时候,更需心存敬畏,不能人前人后,表里不一。

跟曾国藩学习如何考量一个人的品德_第2张图片
杨震四知

 每每说起“慎独”,我总会想起“ 杨震四知 "的故事。 杨震是东汉的名臣,素以风雅清正,公正廉明著称,有一次路过昌邑县,而昌邑县令王密正是他的故交好友,也是蒙他推荐所以才做的县令。王密为报答杨震的知遇之恩,就在当天晚上怀揣十金想送给杨震。杨震不受说:“我是因为你才能推荐的你,你送我金子是不知道我的为人啊”。王密情急之下说:“夜里无人知道。”杨震义正言辞的说:“举头三尺有神明,此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谓无知?” 

跟曾国藩学习如何考量一个人的品德_第3张图片

      虽然读了很多遍,但每次读起这故事还是令我对古人心思的那种纯粹心生感动,也许只有如古人般把修身养性作为一生的要求,勤而行之,才会出现杨震这般表里如一的人吧!生在信息获取如此便捷,信息传递如此透明的时代,是一种幸运又是一种不幸,幸运的是我们通过学习都可以具备判断是非善恶的能力,但不幸的是,随着我们知道的道理越来越多,反而在做选择的时候想的可能并非这些善恶的标准,而是别的东西吧。

      君子小人,一念之间。慎独,既是考量一个人品德的最终标准,同理也是为我们指明了一条修身之道,与众君共勉!



你可能感兴趣的:(跟曾国藩学习如何考量一个人的品德)